一、破窗理论是强化企业管理的警钟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第一个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窗户玻璃,而该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那么,这个环境中的其他人就可能会受到环境诱惑或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肆无忌惮地打碎更多的玻璃。结果在这种人为形成的氛围中,各种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就会不断滋生和蔓延。企业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企业员工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及人的行为都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制止的不良行为,会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起到一定导向作用,有时甚至会误导他人的行为规范。这是“破窗理论”给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敲响的一个警钟。在从事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环境,强化企业的细节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将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中,确保企业在良性轨道上运行。
二、企业管理中“破窗现象”的内涵
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企业管理者就要认真研究人的特性、分析人的需求,因此,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环境氛围及企业文化的成熟程度和员工对文化的认可度将影响企业的生产率,影响企业能否形成最大的合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进而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破窗理论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更多的思考。
(一)“破窗现象”揭示人内心中隐存“投机心理”的侥幸性
这里所说的“投机心理”是指一种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设法通过取巧的手段来达到利己目的的心理情绪。明知这样做是违反规定和制度的,还这样去做,他们不是脚踏实地地从头干起,而是想凭借运气,像押宝一样进行“投机”。“破窗现象”揭示的就是这种不健康心理,看到有利可图,便克制不住自己,特别是看到其他投机者占到“便宜”后没有受到惩戒,“侥幸心理”就更加严重了。
(二)“破窗现象”揭示企业员工从众心理的释放性
从众是一种减轻心理压力的方式。研究表明,当和众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时自己会很容易谅解自己,不损伤自尊心。大家都不去做而自己独自坚持就要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在大家都知道你做这件事之后就不仅是自身的心理压力了,还会加上很多舆论压力。企业员工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样具有一种“天然”的从众心理。许多制度制定好以后有人触犯,第一次没人管,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触犯。
(三)“破窗现象”揭示的是人对利益诉求的执着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是这样表述的:大部分人有五种需求,从低级需求到高级需求的顺序是不一样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开始,向友谊、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过渡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文化程度不同,对基本需求和高层次的需求欲望度是不一样的。管理者要细心研究下属的心理变化,精准把握他们的需求。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如果出现第一面打碎的玻璃窗,管理者要全面剖析其原因,在及时修理好“窗户”的同时,要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查找员工的需求是否得到及时满足。企业员工的“破窗”行为往往是为了表达自身的一种利益诉求,管理者不可忽视员工的利益诉求,要仔细研究企业员工的需要,在制度方面进行协调,尽力从职工的角度思考企业问题。只有在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顺畅。
(四)“破窗现象”提醒不可忽视执行力的渗透性
在企业管理中,执行力十分重要,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就在很多人寻求企业管理的良方时,执行力正在悄悄改变着企业的面貌。如,在安全生产中,任何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尤其要高度警觉那些看似偶然、轻微的违章,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危险,却可能造成大量的安全事故。发生重大事故的教训说明,执行力没有渗透下去,没有渗透到底层,都是平时类似的操作中的“破窗现象”太多了所导致的。平时的违章行为太多了,没有危险,就不以为然了。用“破窗理论”来分析,开始有人违章操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及时进行制止和教育,这样就使更多的人受到这种暗示或纵容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性违章,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可见,企业管理中执行力一定要渗透下去,一直渗透到最底层,还要不断强化执法刚性。
(五)“破窗现象”警示管理中隐性问题的危害性
由于管理者认知的偏差或由制度的漏洞而引发的破窗行为,开始也许是隐性的,没有明显征兆,但到一定程度就会显现出来。也许,“破窗”出现前,企业内部早就潜伏着某种苗头了。如果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或因疏忽而没有检查到,就会从隐性走向显性,从渐变到突变,进而逐步暴露出来,如果不及时“补窗”,就渐渐习以为常了,再整治就比较困难了。如,某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某些企业制度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某些企业三班制中排班的不科学、不合理,某些企业对一些小的违章不追究等,如果不重视并加以解决,最终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六)“破窗现象”提醒环境具有强烈的行为诱导性
打碎第一块玻璃窗没有人管,接着就必然有第二块、第三块甚至更多的玻璃窗被打碎,这些充分说明了环境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强烈的暗示和诱导环境中的个体,特别是那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会出现很多的“模仿者”,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环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让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让良好的行为引导企业风气,把破窗行为扼制在萌芽中。尽管在不少企业中,破窗现象是杜绝不了的,但管理者以身作则,会产生显著的正面效果。好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坏的榜样的影响是恶劣的。如果不及时制止,长期下去,企业将无法组织高效的生产,最终将被市场淘汰。由此可知,环境诱导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说明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能严以律己,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成为“破窗”之人;另一方面说明企业管理不严,执行力不强,制度流于形式,无意中怂恿员工做出“破窗”之事。
三、“破窗理论”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的启示
(一)着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全方位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精心铸造每一道防护墙
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全方位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风气,反对任何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不做“破窗”之人。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按规定办事,不搞下不为例。
(二)着力提升企业执行力,狠抓企业细节管理,努力提前护好每一扇“窗”
企业管理者要戴放大镜研究战略,要戴显微镜来进行管理。在安全管理中,要严格自我约束,摒弃侥幸心理,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防微杜渐;要从源头做起,从细节做起,见微知著,只要有违章操作的苗头,就要对其进行制止和教育,把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组织职工对事故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必要时对违章者施以重罚。这样可以给人另一种暗示,那就是规范操作不容置疑。中国古代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的劝世警语,在企业管理中,战略如何落地,全在执行力度。强化细节管理,是企业运营中每一扇窗的守护神,对任何小的过错,要及时从严整治,决不手软。
(三)提高企业“忧患意识”,强化制度建设,迅速及时补好每一扇“破窗”
强化企业“忧患意识”,增强员工危机意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制度是企业的行为规范,是制约全体员工不偏离向企业目标奋进的方向,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度要设计完美,避免执行中无章可循。应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出发,讲究制度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讲究科学性和权威性。制度在执行中不能因某种原因或某种势力而弱化。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市场变化莫测,每个企业更要有危机感,每个职工都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这样才使得公司得以健康发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的固化企业的每一扇窗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目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及时营造竞争性的文化氛围是刻不容缓的职责。制度管理固然很好,文化管理是更高境界,文化能凝聚人心,使企业员工具有向心力,能召唤员工崇高的使命感,使每一位员工为事业而奋斗。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从根本上固化企业里的每一扇窗,有助于形成一种“环境文化”,能使员工在任何状态下服从命令并使自我的行为符合环境的要求,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五)增强辩证思雏,利用“破窗”来培养企业的危机意识
企业管理中,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问题,一件事物有坏的一面,肯定还存在好的一面,事物在不断地发展,要用发展的思维来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管理企业,问题是解决不尽的。我们要利用工作中发现的“破窗现象”,来反思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整治“破窗”行动中,来堵塞我们管理中的漏洞,正确对待每一扇“破窗”,仔细分析其根源,从中挖出改进管理的锦囊妙计。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破窗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