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仓库的结构设计
仓库的结构是对实现仓库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仓库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仓库的结构,从出入库作业的合理化方面考虑,尽可能采用平房建筑,这样储存产品就不必上下移动,因为利用点滴将储存产品从一个楼层搬运到另一个楼层费时费力,而且电梯往往也是产品流转中的一个瓶颈,因为有许多材料搬运机通常都会竞相利用数量有限的电梯影响库存作业效率。但是在城市内,尤其是在商业中心地区,那里的土地有限或者昂贵,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采用多层建筑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在采用多层仓库时,要特别重视对上下楼的通道设计。
仓库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是由“建筑的开建长度、进深长度”、“库内货物堆码形式”、“建筑物主体结构”、“出入库次数”“出入库作业流程”以及“仓库职能”等因素所决定的。出入库口尺寸的大小是由卡车是否出入库内,所用叉车的种类、尺寸、台数、出入库次数,保管货物尺寸大小所决定的。库内的通道是保证库内作业的畅顺的基本条件,通道应延伸至每一个货位,使每一个货位都可以直接进行作业,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交叉。
库房内的立柱是出入库作业的障碍,会导致保管效率低下,因而立柱应尽可能减小。但当平房仓库梁的长度超过25米时,建立无柱仓库有困难,则可设中间的梁间柱,是仓库成为有柱结构。不过在开间方向上的壁柱,可以每隔5~10米设一根,由于这个距离仅和门的宽度有关,库内又不显露出柱子,因此和梁间柱相比,在设柱方面比较简单。但是在开间方向上的柱间距必须和隔墙、防火墙的位置,天花板的宽度或是库内开间的方向上设置的卡车停车站台长度等相匹配。
由于实现了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因此现在对仓库天花板的高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用叉车的时候,标准提升高度时3米;而使用多端是高门架的时候要达到6米。另外,从托盘装载货物的高度看,包括托盘的厚度在内,密度大且不稳定的货物,通常以1.2米为标准;密度小而稳定的货物,通常以1.6米为标准。以其倍数(层数)来看,1.2米/层×4层=4.8米,1.6米/层×3层=4.8米,因此,仓库的天花板高度最低应该是5~6米。
地面的构造主要是地面的耐压强度,地面的承载力必需根据承载货物的种类或堆码高度具体研究。通常,一般平房普通仓库1平方米地面承载力为2.5~3吨,其次是3~3.5吨,多层仓库层数加高,地面曾受负荷能力减少,一层是2.5~3吨,二层是2~2.5吨,三层是2~2.5吨,四层是1.5~2吨,五层是1~1.5吨甚至更小。地面的负荷能力是由保管货物的重量、所使用的装卸机械的总重量、楼板骨架的跨度等所决定的。流通仓库的地面承载力,则必须还要保证重型叉车作业的足够受力。
1.集装箱货场
(1)集装箱以及作用
集装箱等集装设施的出现给储存带来了新观念,集装箱本身便是一栋仓库,不需要再有传统意义的库房。在仓储过程中,以集装箱存放货物,形成集装箱货场,可以直接以集装箱作为媒介,使用机械装卸、搬运,可以从一种运输工具直接方便地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或从发货方的仓库经由海陆空等不同运输方式,无需开箱检验,也无需接触和移动箱内货物,直接运到收货人的仓库,省去了入库、验收、清点、堆垛、保管、出库等一系列储存作业。这样不仅装卸快、效率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包装费用。因而,对改变传统储存作业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储运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1)促使装卸合理化。它与单个货品的逐一装卸处理比较,其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缩短装卸时间,这是由于多次装卸转为一次装卸而带来的效果;第二,使装卸作业劳动强度降低。采用集装箱后不但减轻了装卸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集装箱货物的保护作用,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装卸时的碰撞损坏及散失、丢失。
2)使包装合理化。采用集装后,物品的单体包装及小包装要求可降低,甚至可以去掉小包装,从而节约包装材料。
3)由于集装的大型化和防护能力有所增强,包装强度也大大提高,有利于保护货物。集装整体进行运输和保管,方便了运输及保管作业,便于管理,有效地利用了运输工具和保管场地的空间,改善环境。
4)集装的最大效果还是以其为核心所形成的集装系统,将原来分离的物流各环节有效地联合为一个整体,使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物流的现代化进展是离不开集装的,可以说集装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用集装箱分别堆存,避免箱子的随意摆放,而且减少倒箱。
集装箱是堆存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根据集装箱堆存量的大小,货场可分为混合型和专用型两种。专用型货场是根据集装箱货运站的生产工艺分别设置重箱货场、空箱货场、维修与修竣箱货场。设置货场时应满足发送箱、到达箱、中转箱、周转箱和维修箱等的生产工艺操作和不同的功能要求,并尽可能缩短运送距离,避免交叉作业,便于准确、便捷地取放所需集装箱,利于管理。
在设计集装箱货场时,在考虑上述三要素的同时,还应该尽量达到下面三项目标:
1)服务的精确性。由于集装箱存放货物无须拆箱,所以,箱内货物的质量和数量完全靠货物证件以及其他相关单据,同时在分类堆存时也完全以证件及其单据进行分类,所以应在集装箱货场的存放和管理过程中尽量做到认真细致。
2)单位堆放和流转速度。操作要求尽可能快,与堆存区要求的服务水平相适应。为了尽量减少堆场的占地面积,在设计集装箱堆场的过程中,在选取存放堆垛方式过程中,应尽量增大单位堆存,同时尽量缩短保管时间,加快集装箱的流转速度,尽可能充分发挥集装箱的优越性。集装箱货场的存放和管理过程中尽量作到认真细致,力求达到服务的精确性。
3)旺季储存能力。这与前面的因素有关,系统设计者应该满足一定时期内95%的库存需求。这一定时期可以是一个月、一年,依服务类型确定。最后的5%通常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满足。在集装箱码头中,泊位利用率是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及时抓住储运旺季,充分发挥集装箱货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达到集装箱货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达到集装箱货场的储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杂货是指直接以货物包装形式进行流通的货物。货物的包装有袋装、箱装、桶装、箩装、捆装、裸装等,也包括采用成组方式流通的货物。杂货中的相当一部分可以直接在货场露天存放,如钢材、油桶、日用陶器、瓷器等。杂货在货场存放要考虑是否需要盖、垫垛,以便排水除湿。杂货的杂性使得杂货的装卸、堆垛作业效率极低,而且需要较大的作业空间,同时杂货容易混淆,需要严格的区分。
大多数杂货的货位布置形式均采用分区、类布置,即对存储货物在“三一致”(性能一致、养护措施一致、消防方法一致)的前提下,把货场划分为若干保管区域;根据货物大类和性能等划分为若干类别,以便分类集中堆放。
根据货物不同的性质,对各种堆存的货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之后即可按照货场的货区进行分类堆放。货场的货区布置主要有三种:横列式、纵列式和混合式。
1)横列式。横列式布置是指货位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这种布置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主要通道长且宽,副通道短,有利于货物的取存、检查;通风和采光条件好;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其主要缺点:主通道占用面积多,货场面积的利用率会受到影响。
2)纵列式。纵列式布置形式是指货位的长度与货场的长度方向相同。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主要是:仓库平面利用率较高。其缺点是:存取货物不方便,对于通风采光不利。
3)混合式。混合式布置形式是指货场横列式和纵列式布置兼而有之,是两种方式的结合,兼有上述两种方式的特点。
散货是指无包装、无标志的小颗粒直接以散装方式进行运输、装卸、仓储、保管和使用。在仓储中不受风雨影响的散货一般直接堆放在散货货场上,如沙、石、矿等。
散货货场根据所堆放货物的种类不同,地面的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可以是沙土地面、混凝土地面等。由于存量巨大,要求地面有较高的强度 。由于散货都具有大批量的特性,散货货场往往面积较大。为了便于疏通,采取明沟的方式排水,并且通过明沟划分较大的面积货位。散装货场都采用铲车或者输送带进行作业,所堆的垛形较为巨大。
?? 仓库布局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仓库的布局应满足以下原则与功能要求:
1.尽可能采用单层设备,这样做造价低,资产的平均利用效率也高。
2.使货物在出入库是单向和直线运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改变方向的低效率运作。
3.采用高效率的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
4.在仓库里采用有效的存储计划。
5.在物料搬运设备大小、类型、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尽量减少通道所占用的空间。
6.尽量利用仓库的高度,也就是说,有效地利用仓库的容积。
1.仓库位置应便于货物的入库、装卸和提取,库内区域划分明确、布局合理。
2.集装箱货物仓库和零担仓库尽可能分开设置,库内货物应按发送、中转、到达货物分区存放,并分线设置货位,以防事故的发生;要尽量减少货物在仓库的搬运距离,避免任何迂回运输,并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3.有利于提高装卸机械的装卸效率,满足县级的装卸工艺和设备的作业要求。
4.仓库应配置必要的安全、消防设施,以保证安全生产。
5.仓库货门的设置,既要考虑集装箱和货车集中到达时的同时装卸作业要求,又要考虑由于增设货门而造成堆存面积的损失。
仓库布局是指一个仓库的各个组成部门,如库房、货棚、货场、辅助建筑物、铁路专用线、库内道路、附属固定设备等。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平面和立体的全面合理的安排,即仓库总平面图(如图2-1所示)。
(1)要适应仓储企业生产流程,有利于仓储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①单一的物流方向。仓库内商品的卸车、验收、存放地点之间的安排,必须适应仓储生产流程,按一个方向流动。
②最短的运距。应尽量减少迂回运输,专用线的布置应在库区中部,并根据作业方式、仓储商品品种、地理条件等,合理安排库房、专用线与主干道的相对应。
③最少的装卸环节。减少在库商品的装卸搬运次数和环节,商品的卸车、验收、堆码作业最好一次完成。
④最大的利用空间。仓库总平面布置是立体设计,应有利于商品的合理存储和充分利用库容。
(2)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①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址条件,满足商品运输和存放上的要求,并能保证仓库充分利用。
②布置应与竖向布置相适应。所谓竖向布置,是指建立场地平面布局中每个因素,如库房、货场、转运线、道路、排水、供电、站台等,在地面标高线上的相互位置。
③总平面布置应能充分、合理地使用机械化设备。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门式、桥式起重机一类固定设备,合理配置这类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并注意与其他设备的配套,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
(3)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①库内各区域间、各建筑间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并又有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
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卫生和环境要求,既满足库房的通风、日照等又要考虑环境绿化、文明生产,有利于职工身体健康。
一个仓库通常由生产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组成
它是仓库的主体部分,是商品储运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储货区、铁路专用线、道路、装卸台等。
储货区是储存保管的场所,具体分为库房、货棚、货场。货场不仅可存放商品,同时还起着货位的周转和调剂作业作用。铁路专用线、道路是库内外的商品运输通道,商品的进出库,库内商品的搬运,都是通过这些运输线路。专用线应与库内道路相通,保证畅通。装卸站台是供货车或汽车装卸商品的平台,又单独站台和库边站台两种,其高度和宽度应根据运输工具和作业方式而定。
辅助生产区是为了商品储运保管工作服务的辅助车间或服务站,包括车库、变电室、油库、维修车间等。
行政生活区是仓库行政管理机构和生活区域。一般设在仓库入库口附近,便于业务接洽和管理,行政生活区与生产作业区应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仓库的安全及行政办公和居民生活的安静。
为了有效利用仓库的存货能力和周转货物的速度,使仓库的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对仓库进行合理使用规划,进行分区分类、专业化分工、储存和作业划分,提高仓库的效率和能力,促进仓库效率的提高。
仓库使用规划就是为了方便作业、提高库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提高货物保管质量,依据专业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原则对仓库的使用进行分工和分区,而确定的货位安排、作业路线布局。合理地使用仓库,可以实现的高效率和促使效率提高。
仓库使用规划体现了实际的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产品运动。在规划过程中考虑两个因素,即设施、储藏利用空间以及作业流程。
(1)仓库专业化
分工和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大生产的标志。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仓库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仓库管理同样需要分工和专业化。
分工和专业化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有针对性的设施、场地建设,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促使管理和作业人员熟练地掌握专业和特定的技术和知识、特性,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建立准确的额定、指标管理体系,便于考察、评判优劣、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便于明确责任;有利于降低仓库成本,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效率化
除了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仓库管理的质量外,仓库规划的主要目的实现高效率的仓库管理和使仓库作业能高效率地进行。实现货物周转速度的提高,减少压舱压库的现象,特别是中转型仓库,高效率的周转是仓库的生命。对任何仓库来说,快捷的货物进出、方便的作业、高效率的作业速度都得到送货人、提货人的欢迎。稳定的仓库规划,使仓位的使用固定化,方便员工熟悉和实现快捷的货物查询。
(3)充分利用仓库
仓库使用规划是在现有仓库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划,要根据现有仓库的场地特性、设备条件,针对仓库的货物种类,合理地进行规划,使仓库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作业便捷的货位用于周转量大的货物仓储,而不便操作的货位用于保管长期存储的物资。作业路线合理规划,不仅要实现作业的快捷,还要使作业线路最少地占用仓库面积,提高利用空间。分散或者集中作业都能满足仓储作业的需要,但不同的仓储物、不同的作业方式,对空间使用会有极大的差别,应根据仓储作业的需要规划作业区。向高处发展是提高仓库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在仓库使用规划应尽可能地利用高度。
(4)从企业管理的原则进行规划
企业在生产单位和机构设定上要遵循以任务为目标、专业分工、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原则。将此原则运用到仓库管理之中,则会出现---专业分区、管理幅度划分仓库区间的仓库分段、分片的仓库管理和之中,则会出现作业规划和机构的设定。对不同的生产过程进行作业分工和业务分类,有不同的生产单位承担是库场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合适的管理幅度的划分,使得人员管理到位、责任明确,员工激励和监督能有效进行,保证仓库管理有条不紊,员工的劳动业绩得以准确反应,便于考核,避免作业较差、管理重叠或出现真空地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发使用,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的改进,会使管理幅度增大,管理趋于集中。
(1)仓库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2)仓库的经营方式和仓储对象
(3)仓库的机械化程度和未来的发展
(4)仓库的管理的方法和能力,员工的素质
(5)仓库所面临的外部物流条件
(6)安全仓储和消防管理的需要
(1)仓库的总体合理布局。根据仓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整个仓库所有设施进行用途规划,确定生产、辅助生产、行政等场所,仓库、作业、道路、门卫等分布和确定,并对各类设施和建筑进行区别。如仓库货场编号、道路命名、行政办公区识别等。通过总体规划形成仓库的总体布置图(如图2-1所示)
(2)仓库的专业化分工。对所有的用途和功能已具专业规划的原则进行用途确定,一般按照仓储物种进行分类分区,对于专业化的仓库可以按照不同的作业方式进行划分。通过专业分区使得仓库形成如食品区、日用品区、机电区、物资区或者保管区、验货区、包装区等分区。
(3)仓库员工的分工和管理范围。按照仓库员工的管理幅度需要确定班、组管理范围,确定仓库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
(4)仓库货位的安排和用途,作业道路和仓库的作业路程。为了实现安全保管和快捷作业,将仓库、货场划分为一定的货位,并对货位进行编号。确定仓库、货场内的作业通道,保证每一个货位都能与通道相通,并制定每一仓库和货场作业流程的进出口和运送方向。
(5)仓库的未来发展,包括仓库的发展战略和规模(仓库的扩建、改造、仓库吞吐、存储能力的增长等)以及仓库机械化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如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等。
(6)仓库的主要经济指标,如仓库的主要设施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仓库吞吐存储能力、物资周转率、储存能力利用率、储运质量指标等。
因此,仓库规划是仓库合理布局和正确选择库址的基础上对库区的总体设计。仓库建设规模以及仓库储存保管水平的确定,使仓库形成相对稳定的布局和管理系统。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仓库管理软件:仓库规划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