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作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服饰生产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脱离周朝经济管理制度的制约和影响。是周朝经济管理制度发展、演变和进步的产物,也是周朝服饰管理制度的延续和拓展,但独特的人文地理、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及思想文化意识,决定了齐国的服饰生产管理制度的模式异于周朝和其他诸侯国。《淮南子·览冥训》中“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记载,比较真实客观地表达了当时各诸侯国在各个方面的差异。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是中国最早的丝织中心,“齐纨鲁缟”在当时极负盛名。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丝织品,不但做到“人民多采布帛”,而且还大量输出,畅销各地,致使“冠带衣履天下”,成为当时服饰潮流的弄潮儿。所有这些,都与齐国科学、合理的丝绸服饰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下》和《考工记》都有明确记载,其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体制的论述,力图解读齐国丝绸服饰之所以“冠带衣履天下”其必然性背后的文化意蕴。
1 完善的管理体制
齐国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政治、经济力图革新。太公因“功冠群公,缪权于幽”,姜尚首封, 《史记·周本纪》有“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的记载。太公建都齐,今临淄一带,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历代君主都沿袭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特别是齐国贤相管仲采用了“三国五鄙之制”“相地衰征”及“重本重末”,制国二十一乡,其中六乡为工商,并设立了相关管理人员的经济策略,使其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在服饰生产管理方面,采用了规范化管理模式和质量管理责任制等措施,为历代服饰生产管理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1 规范的管理模式
“衣”在齐国不仅是日用消费品,更是“昭名分、辨等威、表德劝善”体现着装者身份的符号,《管子·立政》日: “衣服有制”、“度爵而制服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因此,备受统治阶级的蓖视和青睐。齐国在服饰生产与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模式,设定了有关服饰内容的各种管理职位,派专人管辖,分工精细,工序衔接严密,各有专责,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齐国这种重视手工业技术的传统影响深远,成为农业经济时代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1.1.1 技术继承模式——子承父业,同业相聚
《考工记》有“六职各有分工,百工与居一焉”的记载。“子承父业,同业相聚”的技术继承模式,不仅使齐人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技术要领,减少了技术遗失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技术继承模式被后人延用几千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成文的技术传递手段之一。同行聚集的政策,则促进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切磋,从而提高手工业的技艺,由此来达到“相语事以,相示以巧,相陈以功”的目的。
1.1.2 产品质最控制模式——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
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对于工艺难度性较大的手工艺技巧,或特殊工艺品,齐国采用了禁止私人生产的办法,以免出现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流于市井, 《管子·立政》有“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一五乡,以时钩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的记载。
1.1.3 技术人才招聘模式——来天下之良工
利用各种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招聘奇人、能人发展手工业,大批技艺高超的工匠“归齐如流”,促使齐国在制造业、铸造业、纺织业等多种行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的记载,体现了齐国对手工业技术人才的重视和认可。
1.2 质量管理责任制
1.2.1 管理层生产责任制
记载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方书籍《考工记》六职的分工为:“审曲面势,以筋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筋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至丝麻以,谓之妇功。”其中“百工”又细分为六大技术门类和三十个专业工种。“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这些门类和工种都配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他们分别被称为“人”或“氏”,所用名称有“轮人”“弓人”“梓人”“筑氏”“治氏”“凫氏”“染人”“缝人”等,其主要职责是管理“百工”。从郑玄的注解中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说法: “其日某人者,以其事名官也;其日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染人负责主管染丝帛。缝人负责缝制内宫王、后衣服等物,等等。
据《考工记》记载:齐国的手工业划分非常精细,每道工序都有明确的分工,器物、服饰及服饰材料都有严格的总体技术要求和尺寸标准,并且选派专人设计管理和检查,其专业化、制度化和分工的精细化已达到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层严格执行关于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确定产品质量的目标和规划,监督并督促质量管理的开展情况。并对质量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对“百工”的产品质量作出优劣评定,确定不同的奖惩制度。
1.2.2 “百工”的质量管理责任制
《齐文化通论·科技》中对六大技术部门作了详尽的讲述,其中“攻皮之工”和“设色之工”是专门针对服饰加工的工种。“攻皮之工”工作内容主要有“函”“鲍”“钾”“韦”“裘”五个岗位,每一个工种都必须按照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函”专门制作护身披甲,“鲍”是鞣制皮革,“镡”专门制作鼓,“韦”制作祭服蔽膝之衣,“裘”专门制作皮衣。设色之工为“画”“绩”“钟”“筐”“黄”五种。“画”和“缋”主要是绘或绣来满足服饰的“五彩文饰”,“钟”其工作是染制羽毛,“筐”染制布帛,“黄”主要是练丝和练帛。“百工”必须明确具体职能、工作、范围、内容及产品要求,使每一位“工”做到岗位清楚、任务明了,以及责任到具体某个人。“百工”所运行的工种复杂精细,每一项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和要求。认真勤枪和自检,及时发现问题,以保证每个匠人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1.2.3 原料的质量管理责任制
据史料记载:无论是纺织、画绩、染色还是面料的选择,负责人对其下一级的管理人员都要进行质量把关,严格按照规定枪查原材料的质量,并按服饰制作的原料配比要求发放,对库存物资认真检查,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出现。对“百工”要求严格。检查物料是否符合规定,尺寸是否准确,款式是否标准,做工是否细致,成品颜色是否符合要求,物料是否遗漏或缺损,是否能按预定时间完成,等等,并对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
1.3 奖罚分明的管理模式
对于不同职责的负责人,实施政绩考核制度,每月月底做好一个月的治绩统计,并上报;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后一天,上报十天内每天的治绩:年终,命令大宰属下所有官员做好一年的治绩统计,逐级上报。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管理人员进行惩罚,相反,对政绩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周礼·地官》有“岁终,则考其属官之治成而诛赏,令群吏正要会而致事”的记载。
2 严格的产品生产标准
2.1 统一的产品造型
深衣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日常类服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深衣曾一度盛行,直至秦汉。古代深衣在造型上要求严格,追求“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和“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结构造型。而且对于饰边的运用在《礼记·深衣》中也有明确规定:“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缒;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体现了齐国“礼制”下的标准化服饰。
2.2 统一的尺寸标准
严格的产品尺寸标准是服饰向精益求精发展的基本保障,齐国教条化的服装结构造型确定了尺寸标准的统一性。从服装的结构来看,服装是由不同造型的面料组成,每一块面料都有它特定的用途,因此其尺寸必须完全符合构成服装造型的基本条件。现代服装的结构造型与古代相比,在采寸方面灵活多变,不受服装造型的限制,由此而设计出的创意装往往打破了传统服装所规定的尺寸,而使整个服装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外观。但在“礼制”影响下的齐国服装造型却必须遵照严格的尺寸标准,来表达“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的观念,因此齐国在服饰局部采寸上都有严格的尺寸规定。为完成服饰的预期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后世服饰采寸起到先导作用。如:齐国卿大夫以“端委”礼衣礼帽为上朝的服饰。端,正也。古布宽二尺二寸(周尺),不裁剪,故为端,文服袖长为委。又如: ‘礼记·玉藻》:“下广二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士爵韦”形制为“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礼记·深衣》:“深衣三祛,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掩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缘广寸半。”等等。
3 齐国丝绸服饰管理制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3.1 “同业相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再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以人才、信息、技术、材料汇集的“同业相聚”生产管理模式,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及企业整体、全面运作管理的需要。国内外建立了以“同业相聚”为原形的大型园区。如,位于旧金山东南的圣克拉拉谷地的美国硅谷,是一个由十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司组成的新兴工业区。这里是以激光技术、微处理机、影像游艺机、家用计算机、无线电话、袖珍计算机等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主要发展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和电脑软件产地。中国以深圳市生物工程研究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网区,是深圳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生物工程产业群,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生物工程研制、开发、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以创新发展的视野,广泛归纳创新资源,为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提供优良环境。可见现代“工业园区”与两千多年以前的齐国“同业相聚”有着异曲同工的渊源。
3.2 “来天下之良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经济的巨变推动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创新、和谐及人性化的人才管理制度是“来天下之良工”成为事实的蕈要渠道之一。因此,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的企业管理模式,成为现代各大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原动力。
3.3 齐国质量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中的体现
齐国定岗、定位和奖惩分明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将工作人员的职位、责任、利益结合在一起,即从不同层面将责任归结到完成某种任务的实施者身上,增强了实施者的责任心和上进心,有利于管理层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和监督。及时的评估考核,激励了管理层和“百工”的工作热情,同时技术人员的集中管理有助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在实践经验不断印证的过程中,生产技术和操作程序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简单、有序的企业管理模式也正是现代丝绸服饰生产企业流水线的一种基本管理理念。
4 结语
开明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为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宽松、开放的“稷下学宫”为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丝绸服饰生产管理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服饰生产管理文化,同时也对现代生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齐国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瑰宝,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它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构架,已经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社会文化,人们在这种文化力量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及后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