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杂谈(四):信息化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
从预算管理的生命周期模式来看,首先是企业初创期的预算管理模式,即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次是企业成长期,即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再次是企业成熟期,即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最后是企业衰退期,即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于预算管理的各时期的模式,信息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角色定位各不相同。
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写纸张、笔墨和算盘传统信息的历史。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使财会人员最先体验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深刻革命。首先,现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财务人员将成为新世纪“被淘汰者”。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财务人员将成为新世纪就成为“失业者”。由于使传统的业务日趋简化,使会计人员专业优势减弱;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全球流动日益加速,网络信息新兴产业兴起,计算机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开发财务软件的出现,让会计人员确确实实成为“电脑操作员”。一切经济业务只要将数据输入电脑,其余的工作便在几分几秒钟内完成。这样一来,非会计人员就会有大量的人员挤入财务队伍也同样能够胜任,如果不尽快转换角色,传统会计人员将被取代,财务人员就将成为“失业者”。
一、财务人员的角色定位变化
1、会计人力的需求改变,过去一个部门可能需要40会计人员才能解决问题,现在可能只需要10人,甚至5人就可以解决了,一般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大减少,但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却在增加。
2、会计人员更新专业知识,重心转向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管理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信息服务。用知识进行管理,使会计管理工作达到现代管理的水平。会计的职能由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
3、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未来财会人员将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财务主管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变化
1.做好预算与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工作。企业面临的未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财务主管必须为未来早做打算和筹划,对未来的风险和收益作出估计,对未来的投资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作出评价。
2.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要权衡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合理安排收支,一方面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另一方面尽量避免现金闲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要在财务风险与市场份额之间进行权衡,预防呆账,减少坏账,保全企业的经营成果。
4.做好存货的管理工作。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对其管理不仅是业务部门的事情,也要受到财务部门的调控与监督。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合理组织存货采购,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减少材料浪费,加强与计划、生产、销售部门的沟通,合理组织存货生产,减少存货积压,科学管理存货。
5.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财务主管的基本功。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6、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帮助。
7、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察企业经营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资料,切实当好企业领导的参谋。
三、财务主管的角色定位转变
1、恰当地行使自己应有的财务监督权,同时,还要善于组织、善于沟通、善于处理各方利益冲突。
2、要成为管理专家,现代企业的财务主管不再仅是管账、编表的“账房先生”,而是协助公司最高管理当局运筹帷幄的重要智囊、“理财专家”。这样的财务主管光有工作热情不行,而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了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外,还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熟练地掌握财政、财务、会计、金融、税收、审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制定的工作方案,写出的分析报告才能科学、先进,符合企业及各方利益。
3、要掌握信息化手段,解决核算业务处理的会计信息化,与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必要基础、是公司财务控制、计量财务经营成果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推广到企业战略和企业决策的高度
4、财务主管必须加强和补充新的技术和知识,包括作业流程改造、系统整合、基本资讯工作能力、分析策划能力等。随着财会人员角色的转变,企业对财会人员、财务主管评价的标准也会相应地不同,未来企业将看重财务主管的跨专业的整合能力及分析、预测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精通或基本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的财务主管,能摆脱企业总出纳和标准报告制作者的角色定位,转而成为能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从企业的使命和目标的高度来分析和处理企业经济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协调、组织、决策能力,能成为企业业务合作者甚至是企业战略合作者的复合型财务经理人才。
预算杂谈(五):如何制订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总则、预算的组织机构、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管理体系、预算的控制与分析、预算的考核与激励及附则。全面预算按预算期的长短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年度预算的期限从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依据,以下属公司销售预算为起点,编制全年的销售、生产、采购、费用、资本性支出等预算,组成年度预算。年度预算的总目标必须分解落实到每个季度,列出季度目标,便于季度检查以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年度预算是制定季度目标的重要依据。月度预算的期限从当月月初至当月月底。根据年度预算和月度经营情况,编制月度资金预算,用于公司资金平衡和费用管理。
一、总则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逐层分解,对其总部各个部门以及下属公司下达经营目标,全程管理其经营活动,并对其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管理会计制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管理层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制定出强有力的经营应对策略,提高管理水平,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手段,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及差异分析表格、相应制度和说明组成的,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前后衔接、相互关联、有序排列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报表体系,它完整地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期,通过将经营结果与预算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实行过程控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二、预算的组织机构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一般包括总经理办公会议的预算专项会议、财务部以及预算责任体系。总经理办公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机构,在预算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以预算专项会议的形式审议或审查各项预算事项,听取预算实施结果的分析汇报,总部参加会议的主持人是公司总经理;与会人员是总会计师、副总经理、公司各部门经理。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常设部门为财务部,由其负责预算相关事项的日常处理和预算的整理汇编。
总经理办公会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机构。其职责为:组织公司有关部门论证并决定年度经营目标;决定公司的预算政策,并根据预算政策决定预算方针;根据经营目标,审批公司年度预算;每季度末听取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审议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
财务部的职责:参加有关预算的总经理办公会,向其他部门传达预算的编制方针、程序,具体指导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根据预算编制方针,初步检查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预算目标,汇总后编制公司整体预算草案并试算平衡,编制年度和季度损益表报总经理办公会审定;月度预算由财务部审核并试算平衡后提交财务部经理批准;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和控制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完毕后,按要求及时形成预算执行反馈和差异分析报告,月度预算提交预算执行反馈给各部门,季度提交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给总经理办公会;初审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协助总经理办公会协调、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及在权限范围内审批预算外支出。
根据集团企业实际,集团企业所有组成部门均为预算责任体系成员,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职或兼职预算管理人员,部门预算实行主要负责人责任制,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和执行预算,并对执行结果负责。
三、预算的编制
公司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围绕集团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展开,为实现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编制,与工作计划紧密相关。以责任中心为单位,以销售为起点,确保集团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总费用的增长速度低于总收入的增长速度。预算的编制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结果。预算的编制必须在总经理办公会决定的预算编制方针的指导下进行。
预算编制方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公司年度经营指标(如销售额、利润等),公司费用管理政策(主要是对部门管理费用的影响,如交通工具的规定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公司对某些固定资产的投入如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可能导致通讯和交通费用的降低,但折旧费用会上升),公司资本运营政策(如证券市场的投资,收购与兼并采用的方式(股票或现金)等对现金的影响)。
预算的编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增量预算法,以基期水平为基础,分析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及数额,编制相关预算的方法。第二种是零基预算法,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主要用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主要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
预算的编制日程和要求,根据预算期限的长短, 将企业集团的预算体系分为年度预算体系和月度预算体系。年度预算的编制,自预算年度上一年的XX月XX日开始至XX月XX日全部编制完成。月度预算的编制,自预算月度上一月的XX日开始至XX日编制完成。预算依据如变动费用的计算依据、固定费用的历史数据一般均由总部门和财务部、行政部提供,各部门要积极提供协助。
专项预算,各部门对于自己的主要工作项目,必须编制专项预算,专项预算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各部门需要提交项目工作内容简介,项目总体预算,分项目预算和用款计划。预算的调整,由于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或公司内部的结构调整,使得预算不能顺利执行时,应该对现有预算作出调整。预算的调整采取附加预算的方式进行,附加预算与与原预算合并使用,对原预算不做改动。对于日常变动,采取季度调整的办法。即每个季度的预算执行完毕后,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各部门提交下季度的预算调整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实行。对于季度内重大突发事件,按预算外支出办法处理。
四、预算的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载体,根据集团实际,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以下属公司的销售收入预算为起点,为实现销售收入而编制的各项预算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它主要包括下属公司:销售收入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存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采购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现金流预算及损益预算等。预算外支出控制流程,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确有必要的预算外开支遵循先申批再开支的原则,需要作出详细预算。无预算而自行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资本性支出控制流程(包括年度资本性支出计划和季度资本性支出补充计划),根据资本性支出的立项申请进行控制,在支出金额方面同样要遵循先预算后开支的原则。资本性支出原则上均需要总经理审批,根据企业集团实际,采用授权方式进行。即:办公用品类资本性支出:XX万元以下由总经理授权行政部经理审批;生产设备类资本性支出:XX万元以下由总经理授权下属公司总经理审批;基建工程类资本性支出:XX万元以下由总经理授权下属公司总经理审批;超出以上限额均需要总经理审批,如总经理不在,可以由总经理再次授权,但必须是一事一议。
五、预算的控制与分析
预算的控制,预算依据部门(责任单元)进行控制,同时对有单独立项的项目按项目进行控制。预算的差异分析,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预算单位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每月的预算执行完毕后,由财务部填写预算执行情况反馈。提交给各部门。在季度末XX日内,由财务部填写差异分析表格,揭示差异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各部门提交差异分析报告,交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六、预算的考核与激励
预算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整体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即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二是对预算执行者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对预算执行者绩效的考核评估,将个人绩效与公司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绩效,实现公司战略的目的。预算的考评是一个认可预算执行效果的过程,应遵循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应遵循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评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应遵循时效原则,预算考评是动态考评,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应遵循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评时应该作为特殊情况处理;应遵循分级原则:预算考评要结合组织结构的层级、责任中心的划分和预算目标的分解进行,。预算的激励需要和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
七、附则
附则说明预算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起草,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并说明本预算制度的解释权在财务部及本预算制度执行日期。
预算杂谈(六):责任主体的界定及分析
责任预算指按照责任会计划分的责任主体系统,进行总体目标分解、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考核的预算模式。预算目标的汇总和分解对应各级责任主体,并按责任主体的特点和责任范围,确定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责任预算可按责任结构对预算期内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分配,达到对资源有效和动态的配置,以明确各单位责任目标,提供考核依据,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预算将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细化,有助于监控公司长远战略的发展。 责任预算要求各责任主体按统一、规范的格式编制预算,有助于统一预算数据和计划信息,提高计划效率。责任主体即企业内部为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协调行动,并承担着与经营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的单位,也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统一体,必须做到权责明确、权责相当。各预算责任主体的整体目标必须一致,应围绕着集团企业的总目标确定各自的目标。
一、责任主体的分类
根据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和下放给各级管理人员决策责任的性质和层次,分为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预算责任主体,它是需要对其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主体。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收入、利润预算负责,而且必须对其投资报酬率或资产利润率预算负责。利润中心是负有利润责任的公司整体/子公司,以及相应的管理责任人。利润中心的管理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整体供产销经营活动负责,并具有经营自主权。成本费用中心是负有成本、期间费用控制责任的单位/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责任人; 成本费用中心的管理责任人对本单位可控的生产成本、商品成本及其他有关成本及本单位可控的期间费用负责。
二、预算责任主体的组织的常规设置
预算组织是基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推进企业预算执行的基础组织,也是完成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和修订、预算考核及控制的主体机构。预算组织的设立使得预算工作处于一个有机动态的管理系统当中,为企业预算目标的贯彻和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一般来说包括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组织机构、预算编制执行机构、预算监控机构及预算考评机构。董事会是预算决策机构的权力中心,直接体现公司股东的战略意图,确定公司长远发展规划。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董事会授权下处理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相关事宜,确保公司预算管理实施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预算管理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
三、预算目标原则的确认
预算目标的确定遵循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预算的前瞻性是指预算是要经过企业员工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前瞻的预算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短期目标。预算的现实性是指人们经过努力确实具有完成预算的可能性。预算只有同时具备前瞻性和现实性,才可能具有科学性。集团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所有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预算编制按照责任主体采取分层逐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办法;集团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所有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
四、预算编制内容及对应责任主体
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预算。财务预算包括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资本支出预算包括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长期投资预算,长期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预算、筹资预算。各责任主体预算编制内容
预算编制内容
责任主体
销售及收款预算销售部门
生产计划及生产成本预算生产部门
材料采购预算供应部门
销售费用预算销售部门
固定资产、办公用品预算办公室
投资预算投资部
研发费用预算研发部门
管理费用预算各管理部门
工资成本、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门
财务费用预算、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和现金预算表财务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