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蹒跚学步
一本DBASEII编程的书放在我面前,老站长笑眯眯地坐在我面前:“我准备给你一年的时间。”他接着问我“知道我为什么选中你吗?”我摇摇头,“美国人有个试验,把学计算机的人送去学管理、把学管理的人送去学计算机,然后让他们都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编程,结果后者能够比前者更快地进入角色。”站长是毕业于我国一间顶级理工科大学的,在我们厂可算得上计算机应用的开山鼻祖。大家对他褒贬不一,不过在那个时候他能这样去做,应该说他的思想是很前卫的,以后的实践也证明他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
由于幻想成真的激动、也是为了不辜负站长的期望,此后的学习我非常努力。我把所有的程序命令语句及其用法制做成卡片随身携带,即使在乘坐班车上下班的路上也不时掏出来记忆。每天一到单位就扎进机房坐在计算机前,从编写小程序练习开始,逐步到编写一系列程序完成一项模拟任务,除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出来一次,再出来就是下午下班的时候了。晚上回家以后我也是满脑子程序,有时突然有了某些灵感恨不得马上跑到单位去实践。这样,不到半年我的编程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恰逢此时,站里搞生产管理的项目组成员因故都调走了,领导认为我已经达到了上岗要求,决定让我提前结束学习进入那个项目组。我为此曾洋洋得意,在与大家共事时表现出一种愚蠢的“自信”。许多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时自己比同事们差远了,也意识到我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的,是同事们多年积累的经验滋润着我,是机房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就了我。现在每当我想起那时的飘飘然都会不自觉地脸红。
刚进这个项目组就赶上了一次调研,由计算站牵头,厂里组织生产处和两个效益较好的分厂组成考察组赴东北工业基地考察。成员都是基层领导和业务骨干,考察对象是沈阳机床厂和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机床厂因为在八十年代初期就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MRP系统而在国内计算机界声名显赫,而沈阳鼓风机厂和以它的IT部门组建的电脑公司也是颇有名气。我和计算站另一个程序员参加了这个考察组,我们分别参观了这两家工厂的计算站和生产现场。这两个厂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成绩让我们耳目一新,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回去后要大干一番的热情。那一年是1987年。
参观回来后,我分析了眼前的处境,这个项目组前期的工作成果是搞了个“拆套”程序,从算法上解决了产品结构层层分解的问题。这其实离实现真正的生产管理还差得很远。就拿系统生成计划来说吧,要考虑可供使用的库存,因此就要首先从库存管理开始做。要考虑正在加工中未完成的零件,那还要把在制品管起来,把这些外围的基础数据都管好了才有条件继续往下做。在我前面,共有两拨人花了很长的时间分别做了两个不同的“拆套”程序,从已入库产品还原回自制件,用累计数的方法计算“缺件”。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程序都没有留下,只是听说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模拟堆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如果继续按前任的思路往下做,恐怕还要重新做这个“拆套”程序,估计又得花一段时间。现在已经无法验证DBASEII是否支持递归的算法,后来当我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用递归算法分别在XBASE系列程序语言和其他程序语言中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当时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还是较难解决的,我因此迟迟拿不定主意,是重复前面的人走过的路还是另辟新径。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同去参观考察的一个计划员极力怂恿我去他们分厂开展工作。理由是他们分厂是炼钢、锻造、粗加工一条龙生产,计划排产不用考虑“拆套”,考虑的其他因素也很简单,因此用计算机做计划并不难。而且他们分厂是两千多人的大厂,搞好了影响也大。同时因为计算站从来没有派人到他们分厂搞过项目,“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经不起他以各种理由多次邀请,我和考察组另一个程序员就来到了这个分厂。他说到做到,把自己的许多工作安排到下班以后晚间进行,白天基本都和我们泡在一起“搞科研”。他给我了各式各样的算法来生成计划,无奈怎么也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他信心满满地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打气, 接着又拿出了一个“ 这回肯定行”的算法,但最终还是让我们大家再一次泄气。折腾了好久最终我们都没有搞出一个满意的结果。尽管计划排产的成果不理想,但其他方面的配套开发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业务人员和分厂领导都很满意。站里为此派了好几个程序员来协助这个项目,站长也把我们那点成绩经常挂在嘴上。
其实现在看起来,那些成绩也没有什么,无非就是合同、台账和统计报表之类的,反思当初的抉择,我觉得在另一张白纸上另作图也许是个错误的决策。对我来说,也许克服困难继续在前任的基础上做下去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然的话,往往都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不过这和极力邀请我的那位计划员无关,相反,他的工作激情与不断探索新生事物的精神倒是很值得我们宣扬的。多年后,我碰到了当年在他们计调室工作的另一位员工,知道他已经升任那个大分厂的正职领导了。这些年来,我在工作中碰到不少这样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业务员,他们中许多人后来都进入了领导岗位。我觉得除了他们自身积极向上、吃苦肯干的优秀品质以外,信息化工作本身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经常鼓励我身边的年轻人,时常和他们说起我这样感悟——企业信息化大浪淘沙,只要你真的是金子,你一定会被发现!
在那个分厂忙碌期间,我赶上了人生中第一次技术职称评定。我调到计算站的时候因为站里已经没有了干部指标,站长把我以数据录入员的身份调进来,所以仍然是工人身份。这次技术职称评定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我做了“转干”,仅仅被定为技术员。而与我情况相同的一些同学,因为他们在管理部门工作而有条件绕过了文件的限制被评为助理经济师。这件事对我有点刺激,嘴上不说心里有些不平衡。
而且这种不平衡对我的心理影响很大。以前我总是能平静面对这些问题的,遇到涨工资、送院校培训之类的好事,我就想那是人家的事儿,和我无关;要是遇到派人出去挖树坑、打扫街坊,或者哪里出现了反标要核对笔迹抓反革命了,我就想,哎呀,是不是该轮到我了?现在却出现心理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来得正是时候。恰巧企管办要扩大编制,我们同届两个在干部处帮忙的同学向企管办副主任推荐了我。那个副主任是个工作勤奋、群众口碑极好的人,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之后,非常满意我这个人选, 希望我能够下决心到企管办工作。那时我真动了心,想回到管理专业上去,但是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件事没有办成。我没有去成企管办,那位领导倒调到市里工作了。许多年后,我在市科技大会上代表公司上台接受市领导的颁奖,那时我已两鬓苍苍,这位领导就在我附近,依然认识我,隔着几个人向我微微点头。没有去成企管办后,我就再没有动过改行的心思,一直安心做着计算机程序员的工作。后来虽然职位变了,但一直没有离开过计算机系统、离开过计算机,我想这或许是命运使然吧。
毕业那年,我们一帮同学去了五台山。正是旅游季节,寺院里人山人海,同学们都很亢奋,高声大气地喧哗。在一个寺院门口,一群人围着一个坐在地上算卦的人。那人算卦不是用一种方法,而是给这人看手相、给那个人测字,周围不时有人挤进去算卦。我也挤过去问卜未来,那人既没有看我的手相也没有给我测字,斜眼看了我一会儿,什么也不说只是在地上胡乱写了一个“计”字。一问才知道这就是结果了。我略一思索不觉一惊,我们学的是经济类企业管理,毕业后做统计、做会计都很常见,做计划员也有可能,这些职业都有个“计”,莫非这真是个神卦,是不是我的同学们说什么被他猜到了?后来到了计算站我才猛然醒悟到,原来那个“计”是计算机的“计”字!
在计算站呆了两年多,我们软件组的组长就调走了。站长们讨论了一下决定让我担任组长,没有通知我就在大会上宣布了。我急了,一散会就去找他们,我说软件组工程师大有人在,而且还有近几年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让我一个大专毕业、半路出家的小技术员做组长太不合适了。他们答复这些问题他们都考虑过了,让我先不要推托,做一个阶段试试看。他们说“我们想测一测你承受压力的能力”。就是这样一句话打动了我,我默默地退出了站长办公室,算是接受了。后来才意识到他们把我的性格吃透了,知道事先征求我的意见肯定不会同意,于是先来个既成事实,然后再拿那句话来激我。
有句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现在的局面不是没有老虎而是身边的老虎有好几只呢,我这个猴子只好硬着头皮在老虎们面前装大王。我尝试关注并介入组里其他人的工作,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我鼓动站长给每人都买了本COBOL的书并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同时,我还让新来的大学生讲授PASCAL及算法等课程,以此提高大家的素质。我自己又学习了汇编和Fortran77,为的是进一步了解其他室的工作并便于与他们进行较好地沟通。
在这个阶段,我们软件组还承接了一些厂外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不是我直接负责,但我还是参与了早期的总体设计,并因此被某个单位请去搞编程培训教学工作。这是我首次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别人讲授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站任软件组组长那个阶段,大家都非常给我面子,我们一起工作合作得很愉快,没事儿的时候我也经常和大家侃大山,互相间关系融洽,组里气氛相当活跃。记得有一年春节前,站里给每人发了点奖金,大家吵嚷着要用这钱聚餐。有人提醒我去问站长搞不搞活动,意思是如果搞就建议全站一起到饭馆聚餐,如果不搞,我们就买东西到一个同事家里自己烹饪。结果站里嫌麻烦不搞,我们软件组就单独搞了个聚餐。那天晚上我因为赶末班车提前走了,后来听说聚餐延续到很晚。席间大家比起歌喉,有个姑娘唱“一剪梅”让人惊叹不已,第二天、第三天大家都在高兴地议论这些事。兴奋的情绪迅速感染了别组的年轻人,他们也纷纷张罗着要聚餐,站长们也受到了感染,决定把全站所有小组的奖金收上来统一搞一次活动,并因此规定计算站所有组的成员都必须参加。这下子软件组的人又不干了,闹到最后站里收了点儿钱又补贴了点儿钱,算是把大家硬捏在一起活动了一次。
若干年后,我也逐步重复了当年站长的错误,慢慢地与同事们越来越疏远。平时只知道叫大家干活儿,从来不主动组织集体活动。后来我有机会较长时间与一个单位的IT部门接触,那里所有的员工基本上都有驾照,技术人员一半以上都在读硕士研究生,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他们领导集体组织促成的。这位领导还利用双休日组织大家到某个基地进行拓展训练,到大学里进行企业管理的沙盘推演。这些事听得我目瞪口呆。那时我才意识到我作为IT经理比这个领导差远了,甚至可以说我完全不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在这方面我是失败的,可惜的是,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改正了。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