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MRPⅡ发展的几个阶段
1.1 订货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库存计划和控制方法是订货点法。订货点法又称订购点法,是一种在库存物资由于消费下降到一定数量(这个数量称为订货点)时,就派员进行订货,以期在库存耗尽之时所订物资正好到货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假定订货提前期、市场供应、装运条件是不变的,每次订货的批量是相等的,订货时间是随着物资库存量降到订货点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在生产对物资的消耗速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在订货点派人订货来适应物资消费速度的变化,保持物资储备的合理性。图1就是传统的订货点法:
图1 传统的订货点法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传统订货点法的实质就是“库存补充”原则。意思就是把仓库填满到一种状态。保证任何时候仓库都有一定数量的存货,以便需要时随时取用。订货点法适合于需求比较稳定的物料。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量常常是不稳定、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订货点法来处理制造过程中的物料便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缺陷:1、盲目性;2、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3、形成“块状”需求。
1.2 MRP的产生及其局限性
1.2.1 MRP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把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1)独立需求件:物料的需求量不依赖于企业内其它物料的需求量而独立存在如:发动机、桥、轮胎等外构件。(2)相关需求件:物料的需求量由企业内其它物料的需求量来确定。称为非独立需求项或相关需求项,如:销轴等。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对象:是非独立需求类型的物料。一个产品可能有成百上千中非独立需求型的物料,各自的生产和采购提前期不同,需用日期也不同。MRP就是编排好它们的生产和采购计划,使其在需要的日期能够配备齐全,满足生产的需求,而在不需用的日期内又不要过量积压,要做到这一点,物料的计划参数要求就必须准确,特别是提前期,按物料的提前期,从需用日期算起倒排计划,确定订单下达日期和数量,生产和采购部门清楚每种物料的需求先后顺序,从而做到有条不紊的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图2是MRP的逻辑流程图。
图2 MRP的逻辑流程图
1.2.2 MRP的局限性
MRP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2.没有考虑到采购有关条件的约束;3.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由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4.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1.3 闭环MRP的产生及其局限性
1.3.1闭环MRP的产生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七十年代发展成为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全部纳入MRP,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MRP)应该是可行的,也就是考虑了能力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了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和实现。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验,执行和控制。图3是闭环MRP的逻辑流程图。
图3 闭环MRP的逻辑流程图
1.3.2 闭环MRP的局限性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大量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后果非常严重。
1.4 MRPⅡ的产生及特点
1.4.1MRPⅡ的产生
于是,在八十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 ,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亦缩写为MRP )而记为MRPII。图4是MRPII的逻辑流程图。
图4 MRPII的逻辑流程图
1.4.2 MRPⅡ的特点
MRPII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1 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MRPII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计划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技术、由粗到细逐层优化,但始终保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一致。它把通常的三级计划管理统一起来,计划编制工作集中在厂级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只能执行计划、调度和反馈信息。计划下达前反复验证和平衡生产能力,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处理好供需矛盾,保证计划的一贯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2 管理的系统性
MRPII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企业所有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结成一个整体,各部门都从系统整体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工作质量同其他职能的关系。这只有在“一个计划”下才能成为系统,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应被团队精神所取代。
3 数据共享性
MRPII是一种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部门都依据同一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任何一种数据变动都能及时地反映给所有部门,做到数据共享。在统一的数据库支持下,按照规范化的处理程序进行管理和决策。改变了过去那种信息不通、情况不明、盲目决策、相互矛盾的现象。
4 动态应变性
MRPII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要求跟踪、控制和反馈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可随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迅速作出响应,及时决策调整,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它可以及时掌握各种动态信息,保持较短的生产周期,因而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5 模拟预见性
MRPII具有模拟功能。它可以解决“如果怎样……将会怎样”的问题,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而不是等问题已经发生了再花几倍的精力去处理。这将使管理人员从忙碌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分析研究,提供多个可行方案供领导决策。
6 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MRPII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把实物形态的物料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财务部门及时得到资金信息用于控制成本,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和经营情况,随时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参与决策,指导和控制经营和生产活动。
二、从MRPII到ERP
整个20世纪80年代,MRPII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企业逐渐从原来的加工装配式企业向流程式企业扩展,MRPII本身在技术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1990年初,美国著名的信息技术分析公司Garter Group Inc.根据当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和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对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并发表了“ERP:A Vision of Next –Generation MRPII”为题的研究报告,在其中首次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的概念。
一般认为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以先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能将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供应链上的各项业务流程,如订货、计划、采购、库存、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财务、设备维护、人事等。全面优化与集成,使企业与供应商、客户能够真正集成起来,进而通过客户需求信息来拉动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可见ERP并不是全新的东西,而是MRPII的进一步发展产物,原MRPII的内容仍然是ERP的核心内容。
ERP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充分体现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的是能充分体现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企业可以通过成功实施成熟的ERP软件包来吸取行业最佳的实践和优秀业务流程,以改善企业绩效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然而,ERP的实施是复杂的,涉及公司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乃至管理模式的变革,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将对公司员工的观念产生冲击,这使得实施ERP是一项复杂、艰巨、耗资巨大的工程,其成功实施必须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要有良好的方法论作指导。
结语:
纵观企业的管理系统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从20世纪60年代只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的MRP到70年代的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有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然后就是80年代的MRPⅡ系统,它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再然后就是现在的ERP系统,它将企业供应链上的各项业务流程,全面优化与集成,使企业与供应商、客户能够真正集成起来,进而通过客户需求信息来拉动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可以肯定的是,ERP并没有停止其发展的步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ERP也将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