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作为社会知识创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知识管理也将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作一探讨,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建立,以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理念的实践发展并寻求管理上的创新。
1 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集体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或组织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来提高组织获取、开发、保存、分类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实现对组织中知识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管理,尽可能地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共享率、生产力以及增殖率;提高组织的竞争力;通过知识管理,促进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丰富和发展管理科学中的组织管理理论。
2 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
把知识管理的理念引进企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用知识管理体系管理企业工作,即知识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运用;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服务,即企业服务理念的发展及在服务上的运用。在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知识地获取、显示、分发和利用要依赖于各种活动;在讨论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将知识与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对象结合起来一起考察,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到知识的来源、位置、程度及其应用。脱离对象单独对知识进行描述,对于知识管理来说没有太大意义。故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应强调通过实现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过程的集成,最终达到对知识进行管理的目的。
为实现对知识的管理,首先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这里从可编码性的角度出发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以印刷型文献或网络版、电子版文献等方式传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难以明确地被他人观察、了解的知识。
2.1 显性知识的管理模式
考虑到显性知识易于量化、易于描述、结构化程度好等特点,在对显性知识进行管理时,可以从建模框架的思想出发,采用对与知识相关的对象进行描述的方法,来满足管理显性知识的需要。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在业务过程设计期,首先需要对各种对象,尤其是知识进行建模;在业务过程的运行期,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已有模型进行更新,使之与实际状况相一致。这样,管理层就可以根据模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2 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
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难以编码和度量,不易于在大范围的交流,这给对其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可利用Intranet 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对隐性知识加以挖掘,使之显性化。
2.2.1 隐性知识管理的存在问题
难以使员工主动贡献自己的知识这是隐性知识管理中最困难的地方。一般的激励手段在知识共享方面已失去相应作用,这阻碍了员工的知识共享。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和建设的员工进行奖励则需要对知识进行量化,但对员工提供的隐性知识进行量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很难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隐性知识作为一种意会型知识,对其的交流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接受者的切身体会和领悟能力的制约,仅通过传统的语言往往很难对隐性知识进行描述,这就需要考虑使用多媒体的表达方式; 另外,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学习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授予者和接受者之间若干次的沟通和实践。
2.2.2 隐性知识的管理
隐性知识管理时应雇佣愿意贡献自己知识的员工,并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共享;通过建立一套对隐性知识量化的方法以便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可以采用与管理显性知识相同的方法来管理隐性知识。如通过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行知识的量化;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进行量化;对员工所做的工作过程的改进的度量、对技能的度量;对提供的服务对象信息的度量和对工作成果的度量。在对这类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时,可充分利用Intranet 的特点,利用Intranet 为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提供广泛的媒体选择和组合。另外,在Intranet 上可以帮助员工之间进行交互,实现交流的个性化,使团队成员和跨功能的各部门能够在虚拟工作环境中合作,而不必考虑他们在物理位置上的分隔。同时,可以将每一个知识交流的过程记录到数据库中,便于参与者对交流过程进行回顾,以及其他员工对该过程的共享。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和讨论,这部分隐性知识也能够逐步显性化。
3 企业知识管理框架
企业知识管理框架是知识有条理地在个人、组织、企业、企业群体间进行流动和共享的一个知识管理框架,见图1。其中底层是知识基础平台;第二层是知识处理过程;第三层是促进机制;最上层是知识共享创新。它以人为中心,目的是使员工能更好地与他人共享新知识,从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员工也有义务促进知识的有效交流,知识只有流动才会增值。如果员工缺少奉献精神,知识管理框架将不会有效运行,而且也不会完善起来。在知识管理框架中,知识分类有规律地存储。使用者可针对某问题提问、讨论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知识管理框架为员工间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型组织环境,能帮助使用者快速寻找到所需的知识。
图1 企业知识管理框架
3.1 知识管理框架的基础平台
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知识管理框架基础平台是整个知识管理框架的软基础,不仅包括各种知识管理框架管理工具,如搜索引擎工具、信息交流工具、数据库和知识库管理系统等,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库。
3.2 知识管理框架中的知识处理过程
知识处理过程是整个知识管理框架的核心。是否有一个合理的知识处理机制,对整个知识管理框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向知识转化的处理上,可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在知识的存储和传播上,可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存储结构技术、元数据技术、新型检索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来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知识处理过程的功能主要有:知识的获取即知识能够从外部获取,如从外部的研究机构或专家,也能够在内部创造和开发,知识必须得到及时改进和升级;知识的表达即为了使知识对其他人有用,知识需要编成文档、结构化和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的传递即在知识应用前,知识应分配给需要知识的人。文档型知识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来传递或通过文件的方式分配; 另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是通过Intranet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知识使用者查询并找到了所需知识时,知识传递才算完成。想获取那些不能明确文档化的人脑中的知识,只能去发现和接触各自的知识所有者。知识的利用即是知识处理的目的,使用知识去执行、支持和改进增值活动;知识的整理即应该识别那些过时了的或不再相关的知识,并从现行的知识库中删除。
3.3 知识管理框架中的激励机制和知识创新
激励机制是整个知识管理框架能否朝着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知识处理中的组织和文化空间确定了知识转移和创新的环境,组织机构、管理系统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创新则是整个知识管理框架的终极目标。知识管理框架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共享员工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知识管理框架基础平台这个软基础上,经过知识处理核心机制,在促进机制的保证下,达到知识的集成和创新。只有通过知识创新,知识库才会不断地丰富,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共享。
3.4 知识管理框架的运行
知识管理框架运行的主要过程为知识处理过程的螺旋化,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螺旋形动态转化。首先是社会化:包括个体间为了表达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进行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员工可通过知识管理框架上的会议系统、电子邮件、讨论板等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其次是外在化:通过知识管理框架上的讨论板、个人主页、知识库管理系统等,员工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转变成共享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可视化工具、模型、图表等支持转换。第三是综合化:把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综合化、系统化,以便在组织范围内使新的知识得以共享。通过知识管理框架上的知识分类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等,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和优化,提高现有知识的转换和转移速度,增加知识的实用价值。最后是内在化:指组织范围内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螺旋化知识处理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碰撞,产生出新的隐性知识;知识的外在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从而方便地被共享,并可被继承;知识的综合化使显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容易被再利用;知识的内在化,使得能力、技巧、经验等都得以内化,转变为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有新的、更丰富的隐性知识。
4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知识管理建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知识利用图、知识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知识分布图、知识传递图等的模型设计和建立,提高智力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效率,不断发展企业的智力资本,同时促进员工间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故此给出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见图2。
图2 系统模型
用户层是用户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接口,知识员工可向系统提出请求,从中查询已有相关知识,获取显性知识和地址性知识。
知识分析主要是指利用一些方法对知识进行搜索或数据挖掘;其中主要搜索方法有基于Agent方法和搜索器,主要的数据挖掘方法有统计、神经网络、粗糙集和模糊聚类等。
知识中心是模型的核心,它主要由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组成;知识库是利用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或知识工程技术使隐含知识得以显性化,即将隐含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能力,并进而改变社会知识储备中显性知识与隐含知识的相对比例。知识地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企业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条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此外还是企业或领域专家的位置、详细信息或通讯方式的描述。
5 结语
知识管理的全新背景条件和理念内涵对企业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管理应更重视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以高效、快速地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益及效率的必然选择。而对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进行研究,将更好地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