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施ERP的第一步,当企业实施完成ERP1后,将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价值呢?对价值的评价或许会有多种方法,看待ERP也会有各种视角,然而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ERP代表着目前最先进的管理工具,它是科学管理之集大成。所以实施ERP1就意味着向最新的管理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体地,还有下面的分析。
1、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
实施了ERP1以后,企业获得了丰富的业务操作数据,并且有了非常方便地应用这些数据的工具。严格地说主要还是后者,因为在手工管理状态下,也有着丰富的业务操作数据,只不过这时的业务操作数据分散在成百上千种单据之中,管理较好的企业也只不过多有几本台账。这些数据日积月累,即便规模不大的企业,一年的单据量也很容易达到百万这个数量级以上。此时,很难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处理,从而得到想要的信息。所以相当数量的企业领导人只能依据难懂的财务报表来掌握企业的运作情况,而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又有着前述的局限性。ERP1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完全弥补了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企业领导人得以从多个角度全面掌握企业情况,并且由于情况掌握的及时,甚至在计划期中都随时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操作进行调整。
对企业经营操作进行的调整,是对企业经营业务状况监控的结果。ERP1提供的数据组织方式,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数据存储的,这种逻辑将保证数据的出处是惟一的,而使用的部门则是多个部门共用同一个数据,这就是所谓的数据共享,这种方式使得企业主管们不仅仅能够实时了解本部门的运作情况,而且也能很方便地知道其他部门的运作情况,只要有相关的数据权限就行。ERP1带来的管理方式改变中,最大的改变就是企业部门间沟通方式的改变,沟通变得更简单了,这是ERP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最根本的原因。例如前述的销售收入的分解查询问题,在ERP1里仅仅是一个对销售订单统计分析的功能。库存对采购的指导,只要使用可用量这个概念,不管有多少种库存品,一样会为采购提供可用量查询,指导采购作业。
ERP1应用后,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系统完整的应收应付管理,使得销售主管和采购主管能够胸有成竹地面对供应商和客户,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信誉。存货核算功能对库存资产的精确核算,为仓库主管消除了后顾之忧,使其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管好库存资产的问题上。
毫无疑问,ERP1使得管理者掌控企业的能力得到加强。管理者对企业的掌控将不再是仅仅依靠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回顾,而是在计划期内随时都可以了解经营状况,并且根据情况可以对经营业务做出调整。只要他们愿意,几乎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了解到经营业务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客户、每一个供应商、每一张订单、每一项应收应付、每一种物料的可用量,在需要知道时都可以了然于胸。而假如他们没有时间,他们要将全部精力贯注在涉及企业生死攸关的重大经营决策上,则尽可以只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是关键经营要素的状态进行展示,只要其关键性就足以表明企业经营是否正常。
2、对企业效益的贡献
实施ERP1与通常实施ERP一样都是一项投入,且一般不能直接计算出投资ERP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尽管ERP1已经将企业对ERP的整体投入分步而使其开始投入变得较小了。然而,这毕竟是一项投资,相信每一个投资者仍然想知道ERP1实施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在以往ERP应用的文献中,许多资料在谈到ERP的实施效益时,都会列举出一些数字。如降低库存25%、交货周期缩短30%、资金利润率提高10%等等一些所谓的硬指标。当然,并不能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错误,但确实会感到有些证据不足,因为这些硬指标的改变是多种经营因素造成的,在这些因素中,不可排除实施ERP 这个提升管理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将这些硬指标的变化全部归结于ERP的应用肯定是非常牵强的。反之,并不能肯定不实施ERP的企业就不会有这些指标朝着好的方面发展。ERP始终只是一种管理工具,要使用这种新的工具,肯定要改变一些操作习惯。犹如今天的通讯工具从电话座机到传真再到手机和EMAIL一样。这是通讯工具不断推陈出新,用户也不断改变习惯的过程。不使用手机和EMAIL肯定是落伍的,但不是一使用手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使用是一回事,用得好是另一回事,用来赚钱能否如愿差异就更大了。管理工具好了,管理企业相对容易了,但能否让企业真正减少费用,提高利润,或许更多的还是经营层面的问题,这应该是实话实说。
需要实话实说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企业运用了ERP1,就实现了相对的精细管理,天天都可以算细账。这里不妨用家庭理财的情况来做一个比较说明:两个家庭主妇都在操持家务,假设这两个家庭的月开支基本都是在2 000千元左右,一个会精打细算,一个是大大咧咧。会精打细算的那个家庭主妇要想每月节约100元左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ERP1的实施成功,就意味着让企业管理者能够对复杂的企业经营进行精打细算,而如果他这样做了,可以设想,对于一个有几千万业务量的企业,通过算细账而节约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是非常容易的。那么如果是一个几亿业务量的企业又会如何呢?所以说ERP1给企业带来的真正效益应该源于此。
3、规范了业务管理
ERP1在企业实施后,实际上是迫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在上ERP之前,难免会有一部分人认为:企业的管理太不规范,不适合上ERP,因为ERP要求的是规范化的管理。这种认识确实有他的道理,ERP是采用电脑技术来做为数据载体的,电脑只能识别代码,如果管理不规范,许多基础数据不健全,确实没有办法用电脑来管理数据。然而,这种认识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企业管理的不规范,才需要通过实施ERP来规范企业的管理运作。通过实施ERP1给企业带来的规范化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数据的规范化
数据的规范化是通过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来实现的,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在实施ERP1之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来这项工作是任何企业,不管上与不上ERP都应该进行的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但是,如果没有ERP系统,这项工作做得再好,恐怕也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完全贯彻下去,因为标准化工作规范了数据之后,如果还在手工管理状态,那么必然会增加手工的工作量。因为每一张单据都会要求填写标准的代码,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仓库每天有几百项出入库业务,假如每项业务又涉及到几个物品编码,这种工作量是很难承受的,而如果在标准化时让编码尽量简单,则又起不到能反映物品特征的作用。所以企业管理教科书告诉企业管理者们应该进行的标准化工作,几乎在所有的企业中都难以贯彻下去。ERP则不同,它在运作中几乎都不需要操作者输入编码,绝大多数应用中只需查找编码、选择编码。而且由于有了标准编码,也就不再需要输入其他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如品名、规格、计量单位等等,这些都是随编码自动引入的,这是根本性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标准化就是为ERP而诞生的。因此,企业的数据规范化只有通过实施ERP才能实现。
(2) 业务处理流程规范化
以数据的规范化为保证,ERP1的实施上线,将使得销售、采购、库存、财务的业务处理方式规范化。在ERP系统中,数据规范的结果是每一项数据都是可以找到责任人的,且每一项数据只能有一个出处。这与管理上要求的责任制是非常符合的,这也是ERP规范企业管理流程的最好的证据。为此,企业各部门的人员将会有更加明确的职责分工,并且这种分工会比上ERP 之前要细的多。明确的岗位职责将使得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配备更加合理。如果说有些企业不适合上ERP的话。那么,除了其规模较小没有必要之外,或许害怕这种管理变革才是真正的理由。其实,ERP使得业务流程规范化的更强有力的证据,或许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应用才能显现出来,那就是逐步消除目前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各种单据,因为这些单据都是在手工管理状态下,为了明确责任,记录管理操作而发明创造的。现在既然有了计算机可以来做这样的事,为什么还要这样多的单据呢?现在确实还不能将这些单据取消掉,管理人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不可能立即改变,管理进步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使用人员都会向实施人员提出要求提供某种报表或单据,其实大多是手工管理习惯的延续。这种惯性之大足以使软件供应商都不得不按照这种惯性来开发ERP软件。但相信随着ERP的普及,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一定会达到更好的规范化。ERP1实施上线后,诸如自动产生记账凭证、合同自动生成订单、订单自动生成发货单等等都是这种规范化趋势的表现。这些特征最终一定会最大限度地简化并规范管理操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企业实施ERP之后应如何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