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从企业信息化以来,IT 投资和生产率提高或公司绩效改善之间缺乏显著联系的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198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将之总结为“除了生产率统计外,你可以到处看到计算机”。要解决“生产率悖论”,需要全新的思维来破解。下面将从信息化资本,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思维方面来浅议其破解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本文中的信息化是广义信息化,包含企业、政府、军方等,在其信息领域里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一、信息化资本
信息化是容介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宇宙起源的角度来说,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个时间为零的“信息态”,大爆炸后,呈现出具有“质能态”和“信息态”的二态性。宇宙中的信息态生成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新的物质形态又生成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物质态和信息态的相互循环作用构成了宇宙的最高级的运动形态——容介态。“容介态”是一种事物状态不断融入新的信息介质时,使整个事物状态自身又不断跃升变化的运动状态,这是以一种以信息变化为基础的进化现象。
信息化这种容介态形式,一方面沟通物质态与信息态,另一方面自组织系统而产生新的价值容于物质态与信息态。正因为这样,依据简单而科学推理,按照商品—货币—资本这样的上升路线,把信息化定义为商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也就是与企业形态(组织、文化、业务、流程)融合,产生价值,获得货币,货币表现为可见的金融货币和不可见的虚拟货币,金融货币作为资本为企业带来价值,虚拟货币作为信息化资本的一部分融入企业也带来价值,这价值表现为盈余价值,也可以转化为实体价值。
信息化资本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从定义资本以来,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不同的资本分类,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产业资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为商品资本,在金融领域表现为金融资本,在人力资源领域表现为人力资本,在信息化领域表现为信息化资本。信息化资本是货币资本投入后,媒介信息技术,依附于企业各种意识形态,融入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另外一种资本形式,具有自组织系统性、复查性、融合性、无形性。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信息化资本模型:
信息化资本=货币资本(金融资本)+信息技术+企业形态(组织、文化、业务、流程)
对于全新的信息化资本,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首先,信息化资本的概念需要定义明确。企业(社会)所进行的信息化投资,是否定义为资本,或者说企业(社会)所进行的信息化,给它定义为事物,也就是把信息化作为人类类活动图式来看,它是否具有资本的概念?对于企业信息化作为资本来看待,大家都可能不太认同,为什么呢?因为,它现在还不具备资本的一些基本要素,马克思对资本有详尽的见解,所谓资本:一方面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另一方面来说是一种运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而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但是,广义上讲,资本也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信息化资本概念的提出,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如果把企业信息化定义为事物,也就是看做是一件物品(商品),那么,信息化资本的概念定义就不难解决。信息化资本的概念与物品(商品)作为资本的概念相一致,即具有普通物品(商品)的特性,也有它自我的特性,同样,信息化资本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商品的价值来研究。
其次,信息化资本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事物的发展都是经过萌芽、诞生、生长、成熟、持续发展或消亡的过程,信息化也是这样,从最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再到提供决策支持,或者更高层次的商务模式转变获取核心竞争力而可持续发展。不同的主体表现不一样,其领导层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投资会影响本身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忠诚度。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目的是为企业带来利润,信息化资本在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像其他资本一样,在期间不仅产生剩余价值,而且还产生盈余价值。信息化资本必须要附着其他资本或者企业形态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和盈余价值。信息化资本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与其他资本一样,依附而生,对于盈余价值则有其自运行规律。简单例举:某大型央企在使用信息化前财务人员共100人,每人月平均3000元,后来买了个财务管理软件,信息化投入200万元,每年运维费用5万元,第一年使用后,财务人员减少到90,第二年减少到70,第三年减少到30,第四年减少到20人。简单计算后便知:使用信息化软件之前5年人工成本共支出1800万,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后5年类费用总支出1241万元,直接节省459万元现金。这就是信息化资本投入附着其他资本或企业形态而带来的盈余价值。有人认为,这不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吗?信息化资本投入前后对比不就是盈余价值吗?这么认为也有道理,但是,这个简单例举只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本质上还是存在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使用系统后,财务业务流程变得规范,员工工作效率提高,领导决策质量提高,总体财务成本降低,如果公司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能很快植入本公司的财务文化等。
再次,信息化资本价值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和定义。上述案例中直接节省459万元,全部是信息化资本投入产生的价值吗?不一定,因为还涉及到其他管理和人才方面的问题,如果财务软件本身产品有问题,还需要人工修改,对账,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没有减少,财务人员也没有减少,反而需要增加服务人员,或者提供给领导看的报表不对,还出现明显的统计错误,决策失误产生的影响等都会对信息化资本的盈余价值产生影响。盈余价值可正可负。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所谓企业信息化测度与评估都是借鉴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基本上只注重企业的财务方面,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剩余收益(RI)、盈余(Earnings)、营业现金流量(OCF)、投资报酬率(ROI)等财务指标,或者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Wall提出的综合比率分析体系、Dolnason·brown创立的杜邦财务分析法和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现在主要采用平衡记分卡进行评价,或者采用Douglas Hubbard提出了应用信息经济理论测度企业信息化,该理论把期权理论、现代最佳证券投资理论、传统的净现值(NPV)、投资回报率(ROI)和内部收益率(IRR)等财务评价方法集成起来,并运用大量精确统计方法,用于量化不确定性结果,产生包含风险和回报的期望结果的曲线图[3]。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考核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时,考评主要由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类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包括:投资适宜度、战略适宜度、资源匹配度、组织文化适宜度和应用适宜度;灵敏度指标包括:信息灵敏度、管理运行灵敏度和对外反应灵敏度。但是,其具体一级指标从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与效果、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来考核评估。国外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研究用经济定量的比较多,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考核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有所突破,定性的角度多一点,无论是那方面都没有把信息化作为资本的角度来评价考核,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生产率悖论”,其实那只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信息化资本具体应用时需要商业规划,顶层设计。信息化资本的最终目标是依附企业形态,提升能力,创造价值。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企业信息化理念误导下,我国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资过程陷入投资不等于应用,应用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不等于核心价值的怪圈,也就是说信息化资本的没有被有效转化为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没有有效形成信息化能力,已形成的信息化能力没有深度地转化为商业价值效果,已取得的商业价值边缘效果偏离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价值。这个过程也是信息化资本发挥效益、创造价值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企业其信息化阶段不一样,信息化资本产生的效力也不一样。企业如果想获取更多的信息化资本投资价值,需要顶层设计,匹配企业的发展战略,依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从“服务主业 提升能力 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做好规划,轻重有序,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创造价值。
总之,要解决“生产率悖论”,需要新思维,新理论,确定信息化资本概念,认识其发展过程与原理,最后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二、信息化资本理论依据——广义虚拟经济新思维
信息化测度与评估或者绩效,国内外研究者一般从信息系统、管理学、经济学等三大领域来分析、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或定量的方法,三大理论依据领域的源头是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物本经济”概念,信息化资本依附于企业各种意识形态,融入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另外一种资本形式,更多体现在虚拟和无形上面,信息化资本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融合无形的“人本经济”“生活创造价值”,这就需要从虚拟经济新思维角度来考虑。
虚拟经济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是主要依据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的虚拟经济,另一种是全新思维的“容介态”广义虚拟经济。
依据马克思“虚拟资本”的虚拟经济,是指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殖,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国内主要代表人物刘骏民教授,《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一书中,最早将虚拟经济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除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狭义的虚拟经济仅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业,并提出“经济的金融化或金融深化主要是虚拟资本的扩张造成的,而虚拟资本的扩张与房地产业的虚拟价值膨胀合在一起,就实际上构成了经济中的虚拟部分,我们将经济中虚拟部分称作虚拟经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虚拟化的显现,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内涵也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另一位代表人物成思危教授将虚拟经济定义为“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在《虚拟经济探微》中指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而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的经济活动模式。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五个发展阶段。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的特性”。
全新思维的“容介态”广义虚拟经济,强调经济首先是关于人的经济,经济活动图式首先也是人类活动图式,劳动对象化是人类活动图式的狭义形态,生活对象化是这一图式的广义形态。依据马克思“虚拟资本”而所谓的虚拟经济是狭义虚拟经济范畴,基于生活对象化的广义虚拟经济能催生劳动价值向生活价值进化,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回归。主要代表人物林左鸣在《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中指出宇宙是一种具有“质能态”和“信息态”二态性的“容介态”,借此定义容介态:即质变或进化的状态,是以信息变化为基础的质变或进化现象。应用于人,表现为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物质态)的实际价值和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信息态)的虚拟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在经济和社会中这种二元价值容介态催生的当代经济既不是知识经济也不是符号经济,而是“人本经济”,也就是所谓的广义虚拟经济[1]。狭义虚拟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
广义信息态,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转变的过程的容介态,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桥梁。
从信息化资本模型可以看出,信息化资本不但需要货币资本(金融资本),而且还需要使用信息技术,依附企业形态,才能产生价值。不管是货币资本(金融资本),还是信息技术及企业形态,都更多地体现出“人本经济”的特性,如果用“物本经济”的特性来衡量难免会出现“生产率悖论”。
总之,信息化资本一方面需要依据传统的理论或方法做具体的指标或定量方法衡量,另一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方法,运用新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建立广义信息态,指导信息化资本科学合理运转。
三、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
广义信息态是人类类活动图式的表现形式,信息化是容介态的表现形式,是新生产力代表,我们把人类类活动图式中产生的事物可当作物品(商品),也就是说把信息化当做广义信息态的物品(商品),物品(商品)作为资本存在会产生价值,同样,信息化作为资本存在于企业也会产生价值,创造价值。
我们都知道,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的本质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具有三个基本条件:1、必须是劳动的产物,具有价值属性;2、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使用价值属性; 3、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价值表现形式:W=C+V+m
C为物化劳动,不变资本,V为必要劳动,可变资本,转移价值,而m为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的观点来看,虚拟价值同样有三个属性:1、趋向于形式化;2、具有寻租变现能力;3、有保值增值能力。
以前的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有些地方是不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更多体现在广义虚拟经济领域。信息化是容介态的表现形式,人类类活动文化的产物,即具有普通商品的属性,也具有虚拟价值的属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些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比重不一样,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借用商品价值模型:ICapital =C+V+m
其中,C为投入价值与市场可衡量的财务收益,用财务指标来评估;V为与企业业务共同产生的价值,可以效能指标来评估;m,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能力表现的价值,无形价值,即盈余价值,可用评议指标来评估。
往往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化资本的价值一般可分为完全的价值表现形式和不完全的价值表现形式。所谓完全的价值表现形式一般是指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形态活动中能够使其价值得到同等的或超出价值的补偿,即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ICapital =C+V+m中的C、V、m都有很好的体现;所谓不完全的价值表现形式一般是指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形态活动中所包涵的劳动没有得到或没有完全得到同等的价值补偿。即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ICapital =C+V+m中的C、V、m没有很好的体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企业信息化投资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即使有应用也没有形成能力,即便形成能力也不能创造合适的商业价值,或许有商业价值,但不是核心价值。
一般来说,信息化资本价值和信息化资本的劳动量不完全是一个等量,这是信息化资本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信息化资本所在的企业形态及匹配度决定的。在社会环境条件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形态水平较高且匹配度高的信息化资本和企业形态比较低且匹配度较高的信息化资本所实现的信息化资本价值是不同的,前者可能获取数倍高于后者的信息化资本价值,也可能后者获取的信息化资本价值数倍高于前者,后者还可能一无所获,出现赔本,甚至破产。
总之,用哲学的观点,借用商品价值模型,构建企业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让不同的企业(主体)充分认识企业业态所处的阶段不同,匹配度不同,获取的信息化资本价值也将千差万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连载1:信息化资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