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息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合理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对企业实施MIS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诺兰模型产生以来,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许多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当前BPR与信息系统规划紧密结合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大部分模型却缺乏企业战略与信息技术战略一致性的思考。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企业过程再造和战略一致性思想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将BPR和战略一致性思想渗透到信息系统的规划步骤中去。
1 BPR 及战略一致性思想
BPR的本质最早于1993年由美国学者哈默(Hammer)和杰姆培(Champy)给出。他们认为BPR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获得巨大的提高。BPR的核心思想是过程管理,要求打破企业部门间的界限。以业务过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打破传统的职能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信息技术(IT)是BPR实施的使能器(enabler)之一,而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必然要考虑技术基础即信息技术因素,所以BPR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两者分离则均不可能做好。
本文所提到的战略一致性是指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的一致性。信息系统规划中的战略一致性模型是由哈佛商学院John Henderson于1999年提出的。Henderson认为,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都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在企业战略领域中外部定位与内部安排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对企业经营绩效非常重要。同理,在制定信息技术战略时应该依照外部领域及内部领域的观念进行规划。内外两个领域的战略适配,强调任何战略都应该同时处理内外两个领域;企业战略与信息技术战略的外部之间、内部之间存在着功能整合向度,这种整合向度考虑的是信息技术领域及企业领域内所做出的选择会对彼此造成的冲击。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必须要考虑企业战略与信息技术战略内外部的一致性。
2 基于 BPR 及战略一致性的 IS 规划方法
传统的职能式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给企业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必须要求企业过程的一种整体上的重新思考,而非手工处理过程的简单自动化;同时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R和战略一致性理念的IS规划方法。如图1所示:

图1.基于BPR及战略一致性的IS规划方法
2.1 战略一致性阶段
该阶段强调企业战略、信息技术战略在内外部上的匹配和一致性。企业战略的外部领域是企业竞争的范围,包括:关于企业范畴、竞争力及治理结构的决策;内在领域则包括:管理结构、关键企业过程的设计再设计、人力资源技能的取得及发展。在对应的信息技术战略方面,其外在领域包括:技术范畴、系统竞争力与信息技术结构机制;内在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结构、信息技术流程及信息技术技能。这一阶段的分析目的主要是确保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为下面的IS规划步骤明确一个战略上的正确方向。
2.2 BPR阶段
这一阶段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核心过程。在众多的企业过程中,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最关键的过程。这些过程支撑起了企业的整体,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逐步实现。因此,在IS规划中对企业的过程重组时,我们应抓住关键的过程进行改造。核心过程的确定可以通过战略一致性阶段分析结果结合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得到。
对过程现状的分析,是进行过程重组及优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的调查、访问,全面了解过程及其子过程的运作方式,过程运作中信息的流动方式,过程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当然这里重点调查的是企业的核心过程。利用图形建模、数学建模和语法建模等方法将企业过程现状明确表达出来,为下一步的过程重组优化分析打下基础。
通过对过程现状的分析,把握了企业核心过程的实际状况,然后就要利用BPR理论的过程优化规则,充分利用当今先进成熟的 IT,对过程进行优化再设计即业务流程重组。这里强调的再设计并不是过程现状的简单自动化,而是一种本质上的创造性的过程变革。这种变革必须要给企业带来运营效率的巨大提升和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流程重组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打破企业的职能部门分工,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组织,以企业整体为对象重组业务流程。
2.3 IS/IT构架阶段
在BPR阶段之后产生了过程的优化方案,这些方案是与IT紧密结合的。这样就会对企业的过程组织形式提出重大变革的要求,同时伴随的是信息系统变革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原有的信息构架方式进行彻底而全新的变更,以符合新的过程及组织形式。
在过程重组优化方案基础上,识别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首先要定义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的相关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按时间长短分为历史数据、年报数据、季报数据、月报数据、日报数据等;按是否共享分为共享数据和部门内使用的数据;也可按用途分为系统数据、基础数据和综合数据等。
信息系统变更需求暴露后,就可以利用一系列的方法(如U/C矩阵法即功能/数据法,系统/过程法等)进行信息系统的合理划分,识别各个子系统。确定各个系统对过程的支持方式,职能及信息处理方式,并且确定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及控制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的IS构架。这个构架不仅是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方式显示,而且也要明确各个系统的开发顺序即优先序。
IS构架需要IT的支持。IS构架分析出来之后则是如何利用成熟的IT实现的问题了。首先要详细地分析和挖掘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资源,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人员等。其次要把握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最新涌现出的技术手段。分析和讨论哪些技术在未来将成为主流,并能给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崭新的实现方法,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需要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最后是考虑用信息技术对IS 构架的各个系统进行实现的方法。
总体上说就是对信息资源充分的利用,对当前先进的IT以及IT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正确成熟的把握,结合企业资源,采取恰当而稳定的IT实施IS。确定各个IS所属类型、需要什么样的软硬件环境支持等,这些结果综合在一起就是IT构架。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这一基于BPR 及战略一致性的IS规划方法,重点突出的是战略一致性思想与BPR思想在IS规划中的应用,而对IS与IT构架只作了简单的介绍。这并不代表IS/IT构架阶段不重要,相反这一阶段却是极其重要而复杂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突显战略一致性及BPR的思想如何贯彻到IS规划步骤中。因为战略一致性及BPR的思想关系到当前的企业是变革思想,发展壮大还是固步自封直至消亡的根本问题。希望本文能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基于BPR及战略一致性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support/1112181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