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曾被人形容有“三不强”:企业不强、技术不强、产品不强。近年来,虽然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两会期间,加快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转型刻不容缓。
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和发展,其中也不乏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低,同时,我国制造业的结构不尽合理,装备制造业薄弱,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制造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遭遇拐点,要么走产业升级的道路,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区和国家所取代。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高端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回顾2013年,纵观各制造行业,可以看到有一些行业的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已做出了努力,通过产品与市场转型、管理转型、品牌转型、商业模式转型等方式走上了新台阶,成就新辉煌,比如北京首钢集团在面对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利润菲薄等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非钢产业来分散压力,2013年首钢的非钢产业盈利达到60亿元,比2012年增加近16亿元,非钢产业已经成为首钢集团新的支柱。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能成功的实现转型升级,由于行业特性、大环境的影响、能源问题、劳动力成本或者是企业固步自封,导致一些企业遇到了转型失败、企业破产或是在市场的冷雨中求生存等后果,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光伏发电国内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但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国内光伏产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产业正加速洗牌;另一方面遭遇美欧“双反”。今年,为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历了“双反”大战的洗礼,光伏企业都在积极向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进军。目前许多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在调整企业战略,备战“价格承诺的后时代”,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应借助“双反”调查危机,倒逼国内光伏产业加速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
2013年,汽车行业变动不小,政策变化、人事变动、并购重组、市场攻防,影响到的都不仅仅是2013年的市场销量的变化,还带来了未来整个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变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将巨大的政策机遇和市场相结合仍是值得注重的问题。汽车的限购令及排放标准的提高,都将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以中低端市场为传统领域的自主品牌将遭受到更大的生存压力,自主品牌2013年的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长城、吉利、比亚迪正在成为自主品牌新一代的领导者,而国有汽车企业中的上汽、长安也日益显示出竞争的实力与底蕴,但是大部分自主品牌别淘汰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48家汽车企业被工信部宣告进入两年期的退坡通道将是行业整合的开始。
目前,汽车行业已成长为最具规模的产业之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产业体系,我国汽车工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韩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汽车后发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一是坚持稳增长保全局,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产业优化升级初见成效;三是注重自主与协同创新,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五是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从总体上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自主品牌发展压力巨大、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等。下一步,深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是: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发展为指导原则,以结构优化产品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做强中国品牌为突破重点,以节能环保和国际化发展为重要导向,以构建和谐汽车社会为产业责任,加快推进产品产业结构由量的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产业技术创新由技术外源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产业运作模式由以本土为主向国际化发展转变,建
立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机制,实现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为建设汽车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机械工业通过稳中求进、创新驱动,使行业运行实现了平稳发展。首先,机械行业实现了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和平稳发展的态势;其次,产业结构继续向预期方向调整;第三,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许多企业通过发展高端产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高端装备自主化开始向纵深领域推进,如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出线装置、高压绝缘套管等关键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正在改变;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航空和汽车领域的应用有所突破。以潍柴、东电为代表的行业排头兵,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快速升温,促进了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成为机械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产业集聚不断升级,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产业链不断延长。最后,在整体需求趋缓、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价格下行压力下利润率下降。
进入“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利润率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8.38%(年指数)的历史高点,下降至2013年1~11月的6.65%。利润率的下降对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甚大,这说明机械工业仍未真正摆脱困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机械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依然严峻。机械工业自身经济运行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制约性因素,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行业转型升级步伐还须加快,必须更加努力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总的来说,制造企业转型,压力仍然巨大,阻碍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最大困难在于: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落后,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加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却产出不高,能效低下。二是人才严重短缺。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的是国际化、高科技含量的复合型人才。自主创新是增强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却往往受到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显然,中国还处于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传统制造行业竞争加剧,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