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一家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的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和服务。目前,中集集团总资产643.62亿、净资产186.28亿元,2011年销售额641.25亿元,净利润36.91亿元。在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6.4万人,初步形成跨国公司运营格局。
图1 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干货集装箱、房屋箱及其他特箱的生产制造。天津中集最初只是一家干货箱生产制造公司,始建于1989年8月,是当时中国北方第一家集装箱制造厂。1999年,公司加入中集集团,2000年10月,公司收购位于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冀乐阿塞依工厂并投入生产。2004年,按照集团业务战略,在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购买了26万余平方米土地,用于扩大生产规模。2006年7月21日,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保税新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07年5月5日,保税新厂首箱下线,正式投产。
二、信息化应用现状
2000构建公司内部网站。
2004年架构公司OA系统,实施信息流转和文档共享。
2005年架构了CIMC域系统,与集团总部组建单一域环境。
2007年配合集团改造并升级ERP系统
2008年架构仓库无线网络实施备品备件条码出入库管理
2009年部署数据文档加密系统和HR系统升级
2010年部署深信服管控内网管理
2011年部署桌面安全管理系统
2012年升级改造公司内部网站,架构了协同办公平台,升级改造公司电子邮件系统(由POP3模式转换为EXECHANGE模式
2013年部署安全运行中心和实施虚拟化项目
三、参评信息化项目详细情况介绍
天津中集机房虚拟化项目实施,我司经过近15年的信息化建设,机房经过初步淘汰后,还有15台左右的老旧服务器在用。因部分系统开发人员变动,部分业务系统还在报废的服务器和老的操作系统运行。(例如NT和2000系统上运行),硬件风险较高,因设备故障造成系统停摆的次数频繁出现。为提升系统运行安全和降低机房损耗,我部与2013年底实施并部署的机房虚拟化项目。
1.项目背景介绍
天津中集在以往的IT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是采用“以应用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不同应用所用的资源相互独立,这种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1)投资成本高、运行效率低
传统的IT技术以绝对性能为诉求,而不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存在资源浪费严重问题。IT人员不停地在规划设备采购、新业务上线等一系列工作。企业拥有的X86服务器和桌面设备的数量每年都在以惊人的数量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器的利用率却很低,而随着服务器技术的进步,服务器的利用率每年都还在持续下降;存储设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存储设备的性能和容量切没有被充分利用。
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随着重要生产系统的部署,应用的可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每一次停机都会带来生产的损失,因此企业的IT管理员都希望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停机降低到最低限度。如何提高应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是摆在用户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基于传统技术实现的高可靠性,往往会大大增加成本和系统复杂度。从4个9至5个9的高可用性背后是巨大的IT投资,企业必须在IT成本与高可用性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2)架构缺乏灵活性,响应速度慢
传统IT架构缺乏灵活性,对业务需求响应速度慢,不易变更。以往每上线一个新业务,都要走一遍相对应的流程,对于IT部门来说,有超过50%的时间用在硬件采购、服务器部署等重复任务上,使得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低,响应速度慢,而成本切不断上升。
3)管理复杂、效率低
随着服务器的数量的不断增加,IT部门往往需要管理多种设备、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多种应用。维护已有应用系统平台,是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护好我们在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重大投资,以及在人员培训方面的投资,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4)维护难度大
企业的生产制造系统需要经常性的系统维护,但是由于生产需要连续不间断的运行,只有很少的时间留给IT管理人员来进行设备维护和升级。此外,企业的生产系统需要对业务数据实施定期备份,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如何实现快速备份和恢复,成为一个困扰IT管理人员的难题。这些都使得IT系统的维护难度越来越大。
5)运行成本高
对企业来说,不断增加的x86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除硬件采购成本增加外,包括机房空间、散热、电源等在内的其他资源的运行管理成本也在大幅增加。数据中心的能耗逐渐成为IT成本中的一个重头,企业需要控制数据中心的空间使用,需要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或者抑制数据中心对能耗需求的急剧增加。
2.项目目标与实施原则
针对企业的IT现状,对于还未启动数据中心资源虚拟化整合的企业,先从两个方面对IT基础架构进行虚拟化整合,分别为:
A、存储整合;
B、服务器整合。
图2 虚拟化实施架构对比
方案采用经过市场验证、具有丰富成功案例的数据中心资源整合产品VMware vSphere来实现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虚拟化整合。VMware vSphere具有HA、FT、DRS等高级特性,可保证整合后的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
在对服务器与存储进行整合时,采用就近原则将企业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服务器、存储整合到一个或两个集中的位置,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实现两个数据中心间的异地灾备。
1)存储整合
为了避免存储设备相互独立,不可共享等问题,将现有的存储集中到数据中心后,为了实现存储的共享,对新增的存储采用SAN存储架构,如上图所示,组建SAN后,所有存储被整合成一个存储池,服务层中的物理和虚拟服务器可同时访问不同阵列上的磁盘空间。
另外,借助下文介绍的“服务器整合”,还可实现将分散在不同阵列上的存储空间整合后提供给同一台虚拟服务器使用,实现存储级别的整合。
对于已有的非SAN架构的存储,则可通过下文介绍的服务器整合方案共享给同一物理服务器群上的虚拟服务器。
2)服务器整合
企业的服务器按照角色分主要有:
IT基础服务器:如活动目录服务器、文件和打印服务器、WEB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
应用服务器:如ERP、CRM、OA服务器等。
据调查,国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虚拟化,其中既包括基础类应用,也包括企业核心生产应用,据统计,x86服务器上的虚拟化比例将从2011年的40%达到2016年的80%。
3)IT基础服务器整合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X86构架的服务器,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不到10%-15%,并且有一部分服务器配置过低,。这使得IT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安装补丁和添加安全策略等。另外还导致设备、人力和散热方面的成本上升。
因此,利用率低、服务器配置过低时中集的IT基础服务器是进行虚拟化整合的首选候选者。
4)应用服务器整合
当前,企业中的应用服务器大部分为X86构架的服务器,虽然这部分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较IT基础服务器高,但同样存在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因此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整合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以SAP为例,根据第三方调查,目前已有34%的SAP客户虚拟化了SAP测试/开发环境,33%的SAP客户虚拟化了生产用SAP应用程序服务器,24%的SAP客户虚拟化了生产用SAP数据库。
在虚拟化整合过程中,将物理服务器集中到数据中心后,先对现有物理服务器进行分类整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较高档次的服务器作为虚拟平台服务器,在每台基础平台服务器上安装配置VMware虚拟架构套件vSphere,实现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相互独立的虚拟服务器,利用物理服务器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每一台虚拟服务器提供计算资源,并利用与物理服务器连接的SAN存储为每一台虚拟服务器提供存储资源。从功能、性能和操作方式上,每台虚拟服务器都等同于传统的单台物理服务器。在每台虚拟服务器上,都可以安装配置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安装各种应用软件,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器资源,可以将现有X86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在服务器层面实现业务系统的整合。
从性价比的角度出发,对于部分性能较低的物理服务器则不作为虚拟平台服务器,这部分服务器可用于安装vCenter Server管理服务。
对于部分高负载应用(如安装在高性能物理服务器上,其平均CPU占用率大于75%),则不进行虚拟化整合,而是保留原有基于物理服务器的应用。
3.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 从2013年9月份起进行项目研讨和前期规划。
- 11月份进行立项。
- 12月份开始项目实施。
- 新购3台HP 380服务器和1台EMC 5300存储,连接模式直接通过HBA卡与存储链接,进行数据存储交换,迁移10台服务器,新建6台服务器。从而实现天津中集服务器虚拟化。
- 迁移系统包括域控服务器、OA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HR服务器、数据核查服务器、TMS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劳保系统服务器、内部网站服务器、ERP服务器。
- 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4.效益分析
实施虚拟化后,将以前在陈旧设备上运行的业务系统迁移到新的环境中,避免因硬件损坏造成系统停摆状况出现,降低机房电源消耗显著。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天津中集利用虚拟化实现IT系统高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