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IT成熟度和IT管理,国内外企业之间差距有目共睹。BMC通过成熟度评估的模型,观察到企业IT运维管理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完全是人工为主的,人走了,业务跨掉一片。
第二层,已经有部分流程化运作了,初步的制度化运作,人走了业务会受影响。
第三层,完全是能够按照制度化去运作,换了人,可能只是运作的效果差一点不会垮掉。这个层次容易发生僵化的情况,就是所有的部门都被定了很小的一些目标,这个目标之外的都不管,只看这个目标。
第四层,能够按照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成本来动态的调整、动态的驱动整个资源的投入。这个时候已经不考虑整个运作的成熟化了,不再是解决制度僵化的问题,而是解决“五个手指一般长短”的问题。即所有的系统都要全部保证一样的可用率,其实浪费很多成本。系统应该能够动态的帮助企业发现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是最值得投入的包括人力资源、经费等。
第五层,把IT当作业务。不仅仅是关注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而关注更高一层次——服务效益和业务价值。比如今天这个部门被定义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那么IT管理系统就关注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但明天突然发现创新很重要,可能这个部门迅速的能够调整成基于创新的关注,这个对管理成熟度的要求很高。
从这五个层次中,或能看到各个企业所处的位置,也能找到国内外企业的一些差距点。BMC软件北亚区首席顾问毕巍先生指出国内外IT运维差距跟整个的企业治理有很大关系。他介绍,国外任何部门的治理,都有很清晰的要求,而国内则比较模糊。“站在一个企业角度来看,目前国内企业缺乏对IT部门的明确考核要求,通常业务部门都是提出一些模糊的要求,比如“越快越好”、“100%可用”等,而缺乏从业务价值和服务绩效角度的合理、量化衡量体系。。”
在上海通用、华为这样IT成熟度高IT管理很先进的大型制造业,IT部门主动会告诉业务部门说什么样的创新手段能够帮你解决哪些问题。对此,毕顾问表示“对于IT管理比较先进的企业来讲,IT永远领先于业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IT管理是促进IT与业务融合的很重要的工具,但是,这在国内也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理念沟通问题。比如业务部门不明白“服务水平”是什么,毕顾问坦然这些事情是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没办法绕过的。像国外的数据中心对服务有非常清晰的定义,而且都跟成本挂钩。但在国内,大家都没有这个理念,也不认这个理念,这个现在成为国内IT与业务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比较大的限制条件。
国内外运维现状的不同,而在中国的运维市场上,国内外IT管理软件的选择问题也是很多企业觉得迷茫的问题。针对市场上国外软件和国内软件的选型问题,毕顾问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个是站在中国的软件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定位的宏观角度,第二个是中国自己本身企业管理的特色和国外的企业的特色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至少中低端的硬件制造,差不多把控了全球50%以上的份额,那些不是以创新见长的软件,迟早有一天也是中国人的天下。因为国外软件成本很高,国外的优势就是创新。毕顾问认为劳动密集型的软件一定最终是国内的,当然国内软件企业自己也要提升对大型软件开发的组织管理能力。
另外,国内的企业管理上面的特色和国外企业不太一样,导致国内外产品的不同。很多国外的管理的产品在国内落地的时候,最痛苦的地方在界面。国外厂商的产品擅长“完整性”,因为有技术理念支撑,所有的产品其实是一个整体的,能够完成一个数据中心里边管理的一套理念,背后有一个模型,这些国外产品自己强大的优势。毕顾问表示,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级的数据中心里,国外的产品往往能发挥优势,因为用户不是只用一个产品某些功能,而是需要贯穿一系列工具产品实现特定的管理任务和目标来完成整个数据中心的管理目标。
在IT成熟度高主要注重IT运维的企业里,国外企业的软件产品的占比很好,而在建设和运维并重的企业里,国外软件的比例也很大,主要以建设为主的企业主要是国内软件企业的。所以,当用户越来越关注这个产品本身的管理价值的时候,国外产品的占比就会上升,当管理功能本身并不是那么的迫切,管理界面往往就变得重要了。
他毫不掩饰国外产品不足的地方,研发中心不在中国,更符合欧美市场的需求,对国内市场的需求跟进及时性比欧美市场相对薄弱。BMC已经扎根中国多年了,在国内有一个强大的专业服务团队。虽然产品研发在美国或是在其他地方,但是很大程度上服务是可以提供很大的一个补足,并且实践证明确实是可以跟国内的需求做很好的结合。同时,目前BMC中国公司也积极推动与产品研发团队的互动,将国内若干项目当中积累的共性需求及时推送到后端研发团队变成未来的产品新特性,这就是BMC现在正在做的事情。“BMC差不多一年一次会跟研发有一些互动,把在国内看到有意义的东西,包括互联网上新技术在数据中心管理中应用、客户应用场景等,都会及时传递到后面去,而确确实实现在这边也有一些功能已经成功的成为下一个版本的组成部分。”毕顾问介绍BMC还定期会把这些有共性的市场上的一些东西会跟BMC的实验室有一个互动。最后,BMC也在努力的帮助客户去更好的理解国外的这些管理模型、管理的理念。“国外IT管理产品的优势在于它的理念,国内的软件只有吃透这些理念,才会真正迎来春天”他指出当前IT管理应用中的核心问题。
其实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是一个共生态。“国内外软件各有各的价值,这个价值还是形成一个生态链,是有相互的促进作用的。这绝对是一个相互促进的问题。”毕顾问希望大家双赢的看到这个问题。
毕顾问认为对于管理上有一定成熟度的企业,在数据中心或者IT运维这块会有一定成熟度要求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以国外的目前成熟的管理软件作为一个框架,适当的在部分的领域里边,去选择国内厂商的有优势的功能。“比如说网管软件、深层次的报表分析、BI分析、展现等国内厂商其实做的不错,而且国外厂商不擅长这方面的。因为在国外,都是管理驱动型的,在内部管理当中,通常都是以朴实的成本驱动的视角来看问题的,如上面提到的界面层级的,所以企业是可以结合一些国内有特色的一些产品的。”
“对这些有规模的、有成熟度意愿的企业,我建议他们至少在未来的十年当然,可能是以国外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目标参考物。”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于IT中等投资规模以上的企业,毕顾问觉得国外软件肯定是比较有价值的,特别是在快速提升管理水平这块。他介绍,对于很多企业,像国内有些金融企业,用了国外软件十年、八年后,挑一部分用国内的软件,然后有一部分他用自己开发的东西,“这个套路我认为是不错的,他先学,学到位了,然后再找到当中的定位来降低成本,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套路。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我也推荐可以参考这样的套路。”同时,它也提醒企业要谨慎选择,不要只看价格。“很多企业CIO最痛苦的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工具蛮便宜的,买来以后发现没用,再买一次,这个是很痛苦的。”
【受访人简介】
毕巍先生目前任职于博思软件(BMC Software),担任北亚区首席顾问。他在数据中心领域拥有超过18年的从业经验,其中14年职业生涯在IBM全球服务部供职,包括数据中心运维、数据中心业务外包、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中心运营咨询等各类技术和技术管理岗位,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经验,对国内外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方式拥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1 年,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和中国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特聘毕巍先生担任资深专家职务,协助论坛和联盟在国内推广传统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理念、方法和经验。2011年,毕巍先生接受中国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和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委托,作为主编组织业内专家团队编撰了《中国IT服务创新蓝皮书》。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BMC毕巍:选择共赢的IT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