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华曙)的创始人许小曙受到了媒体极大的关注,关注的程度连他本人有时都难以招架。毕竟,湖南华曙只是一家刚刚创立的小企业,创业三年,其中两年半都用在了产品设计和研发上面,其第一台产品——激光烧结3D 打印机从下线到现在,也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如果要问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3D打印目前在中国是一个热点,而许小曙正致力于将其中一项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
谁是许小曙?
今天在国内业界提起许小曙,也许还有人并不知晓,其实在国外,许小曙的名气远比在国内要响亮得多,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得从他早年的经历开始说起。1986 年,许小曙离开了他毕业并任教三年的母校湘潭大学,远赴美国矿业大学深造,这一走,便是二十多年。在大洋彼岸,他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毕业之后在美国焊接研究所(AWI) 工作了七年。1997年,许小曙转投实业界,先后在DTM、3D Systems 等大型高科技公司任职,并在此时遇到了他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3D 打印技术。对于许小曙来说,与3D 打印技术相遇,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这项技术和事业燃起了从未有过的热情。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他一直致力于3D 打印技术中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Sintering,简称SLS)技术的研发,如今,许小曙已经是世界上掌握SLS 技术制高点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项技术。
出于经营理念的缘故,3D Systems公司在3D 打印技术上不光是做SLS 技术,其他诸如SLA、FDM 等技术它也力图全面发展;许小曙却认为,公司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SLS 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上。在他看来,SLS 技术相对高端,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它的发展快慢与否,可以决定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而3D Systems 公司对这项技术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重视,他的许多想法无法得到实践,更重要的是,秉承着一个科学家最朴素的心愿,他想要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让SLS 技术在更多的高端工业领域得到应用。
2009 年末,一个偶然的机会,许小曙获得了一笔2500 万元的天使投资,正是这笔投资,使他下决心辞去了美国3D Systems 公司的高薪职位,回国创立了湖南华曙。对许小曙来说,他在3D 打印技术在美国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时候与之相遇,在3D Systems 公司多年的研发经历已经使得3D 打印深入到了他的灵魂之中,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仅仅用一项新技术就可以概括的,3D打印,应该是制造业的未来。而彼时,再留在3DSystems 公司,他的心愿很难实现——用他周围的人的话来说,他只要留在3D Systems 公司,优渥的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此生全无后顾之忧,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还是选择了离开。
在湖南华曙,许小曙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进行公司自有产品的研发。他认为,我国目前的3D打印技术不能说不先进,但着实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别人的技术可以拿来用,但那样变不成自己的,我们也永远走不到这项技术的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目前运用SLS 技术的激光烧结3D打印机售价过高,绝大部分人是用不起的,这显然大大制约了这项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和推广,因此,“为整个行业提供一款大家用得起的设备,一种大家用得起的材料”便成了许小曙的目标。
回顾这两年多的经历,与设备的研发相比,材料的研发难度无疑更大。最开始,考虑到国产材料的不稳定性,湖南华曙采购了国外的原材料来配方、制粉,但后来发现,由于国内的供应商不愿意花高价钱拿国外高质量的原材料,所以进口到中国的都是不合格产品,在这基础上生产出的最终材料显然也是不合格的。起先许小曙及其团队并不了解这些,因此在材料的研发上走了好多弯路,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再经过慎重的考虑,出于便于掌控的理由,许小曙决定启用国产原材料,而彼时,已经是2011 年10 月左右,湖南华曙在材料的研发上,已用去了快两年的时间。换成国产材料之后,一开始事情进展得较为顺利,在经历了寻找、选择之后,2012 年3 月份,湖南华曙自行研发的尼龙材料粉末问世,一开始出产的试验用料通过了测试,但开始大批生产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尼龙粉末的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原材料生产方的工艺不稳定、生产过程中简单粗糙、未完全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为此,许小曙特意派人在那里“盯”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对方能够完全按照湖南华曙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为止。如今,在原材料供应上,湖南华曙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又拥有了长期且稳定的合作伙伴,并且在这方面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与国外技术站在同一水平上2012 年6 月,湖南华曙自行研制生产出了第一台激光烧结3D 打印机并远销美国,成为世界上除了美国3D Systems 公司和德国EOS 公司之外,第三家高端选择性激光尼龙烧结设备的制造商,与此同时,湖南华曙自行研发的尼龙粉末材料也已经可以批量生产,这也打破了德国Evonik 公司对这项材料长期以来的垄断,尽管强度略低于德国,但韧性却是德国的2 倍。这些都标志着公司前期的研发工作取得了成功,公司自身也正式开始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华曙之前,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差不多是美国1995 年左右的水平,差了二十多年,华曙的成功填补了这一差距,使我们跟国外站在了同一水平上。”
与国内其他3D 打印机的生产商不同,湖南华曙将其生产经营的范围定位于运用SLS 技术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上,“做精、做好SLS”是其目前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工业上的不同需要,研发不同层次的设备和材料,产品覆盖高端到低端各个档次。值得一提的是,许小曙并没有把研发家庭式的3D 打印机纳入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如果以美国3D Systems 公司和德国EOS 公司做样本的话,3D Systems 以横向发展为主,而EOS 则专注于SLS技术的发展,许小曙认为,两种发展方式各有千秋,3D Systems 瞄准的是新兴市场,但这并不是湖南华曙的发展方向,与之相比,EOS 则更能代表湖南华曙的未来。“我知道家用3D 打印机的市场很大,但是必须要把成本降到很低,并且要提高做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否则是很难直接运用在产品上的。”
如今,尽管所占比例很小,但湖南华曙的3D 打印机却也开始了终端产品的“打造”。在公司会议室的陈列柜里,就摆放着一架无人机的尾翼。许小曙介绍说,那是山河智能旗下子公司山河科技委托湖南华曙专门打造的。飞机的尾翼内部安装了控速管,一段与飞机中部的测速装置相连,另一端则与外部相连,若用传统工艺来制造,尾翼要一分为二,中间控速管填入后,再将两部分合一,既影响速度的测量,又制造不够精细,不可靠且工艺复杂。采用了3D打印技术,就可以将整个尾翼一体打印出来,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其他工艺无法达到的水平。另外在不远处,还放置了一个无人机的副翼,这是受南京航空学院委托而制造的,要求是既要轻,又要有强度,因此,通过3D 打印技术,在副翼薄薄的一层外壳下,打印了极为精细的网格状支撑物,那是传统工艺无法制造出来的,既保证了强度,又使得整个副翼十分轻盈,还大大节省了时间。
这些在许小曙眼中,都是值得自豪的事,而湖南华曙在今年下半年,也终于可以做到收支平衡。这对他本人来说,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快了,因为原本在设计研发上,他预留的时间为三年,如今,提前了半年。“目前来看,华曙没准会成为国内整个行业第一家可以赚到钱的企业。”提到这些,许小曙尽管面露喜悦之色,但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对他而言,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才是更重要的事。
改变制造业
“我想做直接运用在产品上的东西,那才是改变制造业的东西,我的目标是要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国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小曙认为,目前从市场方面来看,3D 打印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方向。一是大型企业的研究机构或是独立的研究所,在那里,3D 打印机主要用于产品的研发、试制、功能验证等,这也是目前来讲最容易打进去的市场,国外也是从这个市场起步,逐渐向产品层面去发展;二是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培训基地;三是在医疗器械上的运用,包括人体骨骼的取代,各种假肢、义肢的制造等,因为这属于一对一,非常个性化的生产。从这些方面起步,在将来进一步发展,3D 打印技术就会直接运用于终端产品的生产。“毕竟,产品的直接生产是我们的未来。”
从过程上来看,从高附加值、小批量的产品开始,随着成本的降低,覆盖面会逐渐扩大。许小曙认为,这项技术最开始可能运用于高附加值的军工等行业,像无人机、机器人等的制造,成本下降以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民用行业,包括用于手机、电视机这些产品的生产,都是有可能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SLS 技术3D 打印机的应用依然停留在高端工业,国内市场尚有待于开发。“想要使这种生产方式成为制造业的主流,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材料的局限性。我们目前能够使用的材料也就二十种左右,材料的多样性是第一个瓶颈。二是成本太高,其实在产品的性能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成本太高在许小曙看来,是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能将生产成本降低一倍,我就能把市场扩大十倍。”而这过高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指研发的成本。从设备上来说,湖南华曙生产的激光烧结3D 打印机,其内部的光学系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由于目前无法做到国产化,所以成本高昂。而从材料上来看,虽然湖南华曙能够自主生产尼龙材料粉末,但在别的材料的研发上,仍然需要下很大功夫,比如金属粉末的制造,以及可以替代金属粉末的高分子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的价格昂贵就取决于开发的工艺,而有的金属材料,本身就十分昂贵。
所以,目前3D 打印在中国的市场并不大,许小曙估算应该有几个亿左右,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其中用于终端生产的,恐怕连5% 都不到,与国外40% 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但他认为,这需要长时间商业上的推广,因为在国外,3D 打印机直接做产品的概念,兴起于2003 到2004 年,距离目前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而国内,其实是刚刚兴起。尽管今年下半年以来,3D 打印的概念在中国兴起了一个热潮,但许小曙依然认为推广的工作是极其难做的。因为这不光包括对未知者的知识普及,还包括了对已知者概念的重塑。针对目前媒体热炒3D 概念的现象,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对这个行业股票的热炒,并没有真正针对3D 这个行业,因为真正算得上3D 打印的企业还没有能力上市,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这样会把对我们整个行业的期待度提得很高,而实际上要走的路还很长,等到行业降温的时候,人们会对3D打印整个行业失望,等到我们真正上市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信心了。我觉得,这个行业,应该实事求是。”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许小曙对于3D打印的将来却十分的看好。对此,他用一种很明了的方式来解读了这个行业的未来。他觉得,尽管目前3D 打印仅仅适用于小批量的生产,但这必定有一个平衡点在里面,具体平衡点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复杂程度和其他一些因素,产品越复杂平衡点越高,则SLS 越显出它的优势。比如某件商品,做1000 件以里,用3D 打印较便宜,而做1000 件以上,开模比较节省成本,那么这个平衡点就是1000。今后,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3D 打印成本的不断下降,平衡点上的数值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从理论上讲,这项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基本不需要熟练工人,如果在有一天平衡点能达到10000,那么3D 打印便会取代很多传统的制造方法。这个趋势将是不可逆的。
此外,从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一角度来看,个性化的产品会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这一点从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上已经看出了趋势。在将来,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东西就是唯一的,拿平常穿的衣服来说,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穿着一样的衣服,可如今,撞衫已经成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这样个性化的生产趋势也是不可逆的。
有这两个不可逆,这个市场一定会呈十倍、百倍的增长。许小曙举例说,在二十年前,数控加工中心刚刚问世的时候,成本相当昂贵,也只有一些高端、军工的行业才用得起,而在今天,已经普及到了相当的程度,如果在当时来描述今天的景象,那时没人会相信。因此3D 打印整个产业的方向是正确的,也许路还很远,但没有错,这个产业能够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多。
但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来说,数控加工中心的例子并不能完全代表3D 打印技术的未来。因为数控加工中心能做出来的东西是有限的,而3D打印要比它高一个层次。如果提升到制造业理论的高度来看,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从手工生产时代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再到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大批量、单一化的生产,将来一定会进展到大批量、个性化生产。许小曙认为,3D 打印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以用于大批量、个性化生产的方式,并且不是运用在单一领域,而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全数字化的工业生产模式,给出了一种方向,一种通用的制造理论。
“就拿之前媒体上报道的用3D 打印机打印出一块肉的新闻来说,那块肉好不好吃、能不能吃,这都不重要,它只是为了证明这个理论可以运用到非常多的实践中去,打印一块肉加强了这样一种概念,就是这不只是单纯的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全新的制造业的思维理论。就像当年电机的应用、流水生产线的应用一样,这都不是一个具体的制造发明,而是一个理论,要在这样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许小曙说。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一位世界级3D 打印技术专家的长沙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