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蓄势待发
由于有了网络做基础,我们开始着手把过去所有部门单机、单用户的系统改造为多用户系统,把过去服务于一个部门的系统改造为由多个部门共享的系统。比较典型的是把过去商务备件销售一家使用的“备件销售系统”改造并扩展为同时服务于财务、库房、计划等多部门的系统。我还是主要负责财务系统方面的工作。这个阶段又开发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产品成本管理模块,同时把基于XENIX的财务多用户系统移植到了Netware网络上。考虑到财务系统数据的重要性,我们针对财务使用的每台PC都作了客户端网卡绑定。
随着应用的提高,我们也开始进行网络硬件升级。从10 兆网络升级到100兆网络,同时用光纤把我们的一个在几公里外的车间连入到了我们的网络。这一次网络施工是请专业网络公司完成的。
这之后,我们陆续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散件管理系统”、“刀、量卡具及辅料管理系统”、 “保税库管理系统”、“索赔管理”、“员工自然状况及住房管理”等系统。加上在此前引入的“员工考勤系统”以及“劳资管理系统”,有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在网上运行。这个期间公司在CAD、CAPP方面的应用也有了飞速的发展。我们购入了若干套三维设计软件,工艺人员也开始使用计算机编制工艺、管理资料。可以说,此时公司的计算机应用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当时,市计算所曾因要书写一个报告,对全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进行过一次摸底。据他们的人说,全市有网络的单位大约有几十家,但是只有某大型企业的带钢厂和我们公司的网络有应用程序在上面运行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随着Internet的逐步普及,公司在外方财务经理的强力推动下注册了域名、申请了集团电子邮箱、建立了网站,成为我国较早进入因特网的企业。我记得那个年代鲜有中文网站,公司的网站在刚开始时是由专业公司设计并维护的。后来新分配来两名程序员,其中一人马上接手了这项工作,从内容组织到网页设计、从中文网页到英文网页全部包了下来。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的网站都是由我们信息部管理的,这种状况恐怕也是当时所有公司的共性。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站管理的根本是内容管理,而内容取决于公司对自己网站的定位,而且网页制作方面除了技术因素外还需要有美工等专业的配合。鉴于这些考虑,许多大公司都把网页设计外包给专业公司,把内容管理交给公司内部负责宣传或负责市场的部门。我们公司后来也采取了这种模式,遗憾的是,接替的管理部门前后变更多次,网站内容管理始终不理想。
回想起来,公司信息化能达到如此规模除了和公司高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及持续投入分不开以外,也和他们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我曾经多次看到有关文章论述CIO或IT主管的素质及工作要求,对比这些要求我觉得我差得很远。但是其中有一点做起来不是很难,那就是作为企业信息部门的主管,要少关注IT技术细节,要站在企业管理更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们总经理竟然也是这样要求我的。有一次总经理找我做了一次长谈,他明确要求我不要专注于编程等工作,要从大的方面关注公司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他要求我关注各个部门的业务,特别提出建议我参加每个星期的生产调度会,并在会上“注意各个部门业务咬合的地方”。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不知道是他本身就具有这样敏锐的意识,还是从哪里看到类似论述的文章。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他非常前卫,就像当年的计算站站长要从管理专业选拔程序员一样。后来,虽然我没有每周参加调度会,但的确开始按总经理的要求关注公司管理的诸多方面。
人们经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我却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而且还会直接砸到你的头上。1998年初的有一天,人事部门突然通知我说公司打算派我出国,让我准备照片并填写必备的资料。接到这个通知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信息部刚刚组建的时候已经分两批出国考察过了,一般来说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机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奢望过出国学习考察,没想到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
后来我才知道,外方公司在面临“千年虫”问题时,决定将使用多年的MSA系统换成欧洲某国著名的ERP软件,经过一段时期艰难的实施已经初步取得成果,他们在上线以后做了个大手笔的决策,把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分别设置在采购和销售模块里,尝试利用这个系统建立供应链管理,并为此召集相关各个企业的不同业务人员到公司总部学习、培训。我们合资公司的一个外方经理正好在国外准备参加培训,公司总经理就让他再联系一个名额让我也参加培训,更主要的是让我借此机会对外方公司计算机整体应用情况进行一次考察,为公司今后计算机应用的更大发展做准备,这显然是一种战略决策型的安排。
由于那个外方经理及其中国籍的夫人已经在国外了,公司决定不再派翻译而让我独自赶去和他们会合。就这样我踏上了出国的旅程。在国外,又经过一次转机后我和外方经理终于会面了,他们开车带我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酒店住下后就离开了。从此以后,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开车接我去公司,培训完再开车送我回酒店。在国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要独自安排,这对我的听力和口语显然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我之前,公司还从来没有安排过任何一个中方员工单独出过国,甚至有个团队出国时还“失踪”过一个人。总经理敢放我一个人出国,显然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为此我非常感谢他对我的信任。
在国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使用系统的销售模块。用他们提供的软件通过因特网直接登录他们的系统,输入我们的订货品种和数量,引用专门为我们制定的折扣,提交后就会转为销售订单被他们所处理。此外我还参观了他们的ERP系统在车间和库房的应用情况,结识了那里信息部门的一位主管。这位热心的主管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几乎包含系统所有模块的查询菜单供我们熟悉系统,这对我的学习考察很有帮助。回国后很久,我一直使用这个菜单继续了解这个系统。可惜后来,外方认为这样做有安全问题而取消了这个查询。
在业余时间里,我步行走遍了附近的小镇,还坐火车去了其他城市游玩。回国后,有许多人问我对那里的印象,我觉得那里的物质文明和我们许多大城市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就精神文明来说,我们与人家差了一代人的光景。有这种体会是源于我的口语太差以及对所到城市的陌生,在许多时候,正当我停留在街上察看路标、或驻足于地铁通道里翻阅地图的时候,往往都有热心市民主动过来询问并帮我找到地方。这一点让我感触特别深刻,并决心回国以后也要模仿。结果回国后的第一次“实习”就让我非常尴尬。那显然是一个外地进城的家庭,老人、孩子和妇女共计四、五人,在一个站牌前小声商量着怎么坐车。我好心地过去问她们要去哪里,那伙人惊慌地看着我,随即拉着小孩飞快地走开了。
也许我是个成年男子,也许我心中有些自信,那时遇到别人主动相助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到过害怕。在回国转机的那个城市,当我在街上闲逛时,突然看到有个路标指向某个公园。我马上联想起小时课文上曾经说过那个德国著名思想家就埋葬于此。我不禁绕进去寻找,但是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回国后有人告诉我那个墓地早就搬迁了(注1)。我的同龄人认为我这个经历最能体现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烙印,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认识许多到过那个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很少有人知道那个公园和那位伟人的故事,也很少有人专门去寻找过。不过大家可别误会了,我不是任何政治团体的成员。我的朋友和我说的都是“时代的烙印”,是和我们小时候学的是俄语,听的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密切相关的。我曾经牢牢地记着那句名言——“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段出国的经历也让我想起了在电大学习的一段往事。我们那届的英语课是选修课,许多人的基础都非常差,而我更是连音标都读不全的学生。学校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并不鼓励每个人都要学英语。由于此前我在计算机知识学习中经常碰到英语单词或短句,我下决心要学好这门课程。为此没少下功夫,我的同学都劝我不要因为选修课下功夫太多而导致期末考试必修课砸了锅。我们那届的电大英语刚刚改革,采用了新教材、摒弃了过去强调语法的做法、加大了词汇量和听读训练,每五课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结束有个复习课。那个时候每到一个单元接近结束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吃力,感到似乎有一堵高墙横在我的面前。每当此时我都会犹豫是否该放弃了,但每次我又都咬牙挺了下来。结果,第一次期末考试,我的必修课不但没有砸锅,英语还考了全班第一、年级第二。我想,如果没有当年的不放弃,也就不会有我后来出国的那段精彩经历吧。
回国后,我又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环境的建立,我开始意识到了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动手编写了一个关于信息安全防范及保密管理的条例。我现在手头仍有那个文档,总计十章四十九条,内容涉及单机使用规范、数据密级、网络设置和数据共享、数据备份、病毒防范、因特网及邮件、人员离岗离职规定等各个方面。当时,恰逢公司组建了一个非专职的委员会负责信息安全问题,这个条例就作为委员会的文件下达了。由于有了相应的制度并能较为严格的执行,所以当CIH病毒泛滥时,我们公司使用的计算机没有一台中招,负责维修公司计算机的地区服务站非常赞许我们。曾有个公安系统的处长带队来公司调研,当他们看到我们这个制度及相应的做法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前面讲到了,公司成立之初,在暂停MRPII项目的时候曾经制定了一个方针:即通过自己的力量逐步开发并逐步集成、积累有关各种数据,培养人才,为将来实施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做准备。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物料编码电子文档数据,从制造的主物料到辅助材料、设备备件和刀量卡具以及固定资产的数据都积累起来了,同时,我们还积累了大量的产品BOM和工艺路线电子文档数据。而且,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们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不仅有IT人员还有业务部门骨干,他们不仅精通管理而且熟悉计算机操作,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系统,有个别业务人员甚至能自己动手编程构建一个单机运行的小系统。这些都为我们后来的ERP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我后来见到许多实施ERP的公司,是从讨论物料编码方案开始准备工作时,我更意识到如果没有我们当初那些年的默默积累,我们后来的ERP实施会更加困难。
注1:在我整理这个文章的时候才知道,那位伟人根本没有埋葬在那个HYDE公园,他埋葬于HIGHGETE公园,这应该是我们以前翻译的一个大错误,同样受此误导的不止我一个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