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信息化的测度,是指从定量角度来考察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系统及其环境的现状、质量和发展潜力,反映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程度与进度,通常采用信息化指数模型表示。
准确客观评价区域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化定义一般基于宏观抽象范畴,难以具备操作和精确量化。无论是对信息化进行深入研究,还是在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政策体系中体现信息化思想和目标,都必须首先建立信息化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用于描述对象某一类属性或综合属性。区域信息化过程广泛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方面,所以简单采用个别指标往往不能客观评价信息化过程,需要根据信息化系统特点,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结合其时空变化,建立一整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分析比较,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但建立能够全面反映信息化状况与结构的指标体系并非易事,原因在于:
·信息化是不同地域空间内社会经济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协同耦合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非线性等特点;
·由于信息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不同专家立足于各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知识背景,考虑问题侧重点大不相同,建立的指标体系各具特色;
·信息化指标体系各项参数应容易获得,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能获得决策者认可,利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过程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在实际研究及应用中,要较好地同时满足上述三点较为困难。因此,建立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过程特点及其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确定评价信息化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不是简单拼凑和堆砌,而是对复杂系统特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即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事物整体的评价。
1 以往信息化测度方法评价
目前较有影响的信息化测度模型是马克卢普-波拉特信息化分析测算方法和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相比较而言,前者从信息产业角度出发建立了稳固且令人信服的评价体系,但需要合理的统计体系和详实统计资料支持;后者具有简便易用的优点,但评价体系只具有相对完备性,测度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只具有相对意义。
1.1 马克卢普-波拉特统计测度方法
借助国民生产总值账户体系统计指标,将信息部门增加值从社会总增加值中划分出来,形成对信息经济的测度。这种统计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具体部门和环境考虑信息要素的分配和结构,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此法测度信息经济。然而马克卢普-波拉特统计方法中存在明显缺陷,如信息产业外延太广,将第二产业中部分部门也包括在内;又因将非信息部门的信息活动排除在外,间接反映了社会信息化水平,且计算过于复杂,难以经常进行。
1.2 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
日本学者70年代提出依据某些综合的社会统计数字,汇总成一个总体指标,从衡量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能力等来反映社会信息化水平。该模型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讯主体水平、个人消费信息比率4个因子及11个指标。该模型统计资料易获得,计算简单,实用性强,且可进行时序列测算,但算术平均的采用违背了任何事物都有轻重缓急之分的科学原理,掩盖了实质上的差别。随着时代发展,其指标已严重过时,难以反映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1.3 信息化测度方法存在的问题
从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选择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严重落后于信息化现实;没有正确区分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差别,将信息化指标体系等同于信息产业指标体系;没有处理好信息化系统与传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系统的关系,偏重信息经济发展,缺乏信息环境的考虑;指标体系中选择了过多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较少;只注重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忽略信息化质量、能力评价,信息化状况评估不但应包括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估区域科技、教育、法规建设、管理等方面对信息化的支持;忽视信息化阶段性、空间性;指标体系过于庞大,可操作性不强等。
2 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
区域信息化测度应从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能力3个方面来概括。发展水平主要指区域信息化发展状况,包括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质量侧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能力建设,涉及自然、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管理等综合指标。信息化指标体系框架中每个综合指标都可以从时间、空间、结构、效益4个属性来全面反映其特征。照此构建指标体系可极大减少任意性。
2.1 信息化指标体系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化发展,对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将不断深化。区域信息化系统作为一个多维复杂的巨系统,其评价必然向时序与空间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加强信息化指标体系空间性的研究有利于从空间上来预测和分析区域的发展趋势,为区域信息化规划服务。
(1)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将更加客观实际。目前信息化评价指标的选取一般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频度统计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主观性较大。权重确定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加以改进,但仍不能避免较强的主观臆断性。信息化评估应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主观性,增加科学性和客观性。
(2)评估模型更加科学合理。以往信息化评估由于大多采用加权迭加方法,导致子系统内部或子系统之间的评价值能够相互替代,影响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采用加权求积法误差也较大。当务之急是构造科学评估模型来减少评估过程误差,减少评估结果的失真。
2.2 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指标体系原则
进行区域信息化状况的评价研究,必须结合区域具体情况,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将其纳入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注重信息化质量能力的评价和空间效益,指导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实践。在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国外注重信息化的纯经济效益、微观配置,我国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强调政府宏观调控、国家信息化要素的作用。
(2)阶段性原则。经济发展是信息化的基础,区域的信息化水平要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为其经济实力所左右。区域信息化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用同一信息化指标体系来评价自然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因此只有区分区域信息化的阶段性,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的信息化状况。
(3)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由于信息化系统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大部分指标用统计数据计算,但也有少数指标属公众主观感觉量。所以指标体系中既有客观指标又有主观指标。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量的变化上,还表现在主观感受程度的提高上。因为人是信息化的最终检验者,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人们的满意度只有经过主观调查,通过对主观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到。因而,必须结合主观调查等评价方法,以了解人们对区域信息化的评价、感受和满意度等,作为客观评价的补充和深化。
(4)可操作性原则。任何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都必须经过评估实践检验,因此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用尽量少的指标来反映区域信息化的总体状况,即指标覆盖性与概括性相结合。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较性,同时计算方法容易掌握,所需数据容易获得。在整体完备性基础上,指标体系应力求简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适当增加辅助指标。
(5)系统性原则。区域信息化系统因素多,分布广,关系复杂。建立指标体系应按照系统论观点,把相关系统发展纳入整体,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具体行动和系统目标之间的关系。指标体系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应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状况,而且还要体现对象的变化趋势,反映对象的发展动态。对各指标按层次分析进行排序,赋予不同权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突出信息化本质特征。
(6)空间性原则。信息化评价不仅要注意时间序列发展变化,同时必须兼顾区域信息化的空间性,科学地评价、描述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化情况,分析其空间差异,因地制宜地贯彻实施信息化战略,走适合本区域特点的信息化的道路。
(7)水平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信息化能力的描述,改变重水平轻质量的作法,把当前行为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信息化能力是区域信息化要素、环境对信息化系统发展的支持与保障能力,是区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决定未来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因而,对区域信息化状况的评价,不能局限在仅仅评价其信息化水平,更应重视信息化能力的评价。信息化能力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管理调控能力等。
(8)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静态指标主要反映当前发展水平,动态指标则反映区域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预测功能。如“信息产业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能够反映当地信息经济与人口之间协调潜力。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表示区域信息化系统的持续特征。
(9)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要素有数量和质量之分,数量指标是要素规模大小的度量,而质量指标才能表示要素结构层次、空间分布、效率水平等属性。应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反映要素特征。
(10)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信息化指标体系几乎均以定量指标为主,完全采用统计部门的数据推算。事实上,信息化系统中还有部分无法直接统计的定性指标。如信息化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必须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的推动、管理、调控能力是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条件,但政府对信息化的管理调控能力,如信息政策、信息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只能作定性判断。
(11)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便于研究和比较,指标体系的内容不宜变动过频,在一定时期内,应该保持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描述对象发展重点和目标的调整,指标体系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即指标体系也应体现动态性。
2.3 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空间性
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定量描述和综合评价区域信息化过程,用于解释区域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由于区域信息化过程是在不同尺度地域空间内诸多社会、经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过程,具有多维立体空间结构,包括数量维、质量维、时序维和空间维,信息化指标体系应体现四维特性的统一。
建立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应考虑区域自然和社会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层次定位特点,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发展目标,区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分工与位置,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区域产业结构及生产力空间分布特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及与其他区域交流与开放程度等来进行。
2.4 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包括体系框架设计、指标选择、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库建设、模型运算、空间叠加分析、可视化表达等步骤。
(1)指标数据的获取。指标数据获取包括:统计资料;部分主观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普查数据;实测数据,如遥感数据、网站数据等。
(2)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数字化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进行,地图扫描,分层输入,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进行相关链接。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即各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传统确定权重的方法多依据经验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局限,直接同时分析判断多个指标的权重不但非常困难,而且难以准确。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庞大,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步骤如下:
根据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对各要素两两比较采用1—9标度法,经专家根据经验定性分析判断,确定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比值,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对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值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出各要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即层次总排序,进而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4)消除指标量纲,进行指标价值量化。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由于其量纲、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目标的作用趋向不同,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处理,消除指标量纲影响后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5)空间叠加分析。将价值量化后的指标,作为地图要素的属性值,存储于数据库中,采用GIS空间叠加功能,通过不同图层之间的叠加计算,合并属性,生成结果图层。
(6)可视化表达。在平面地图基础上将信息化指标作为区域高程,拉伸生成三维真实地图,使信息化系统及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得以直观体现。
2.5 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组成
从发展状况、质量、能力建设三个方面考虑来建立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有关指标分别为发展指数(DI)、质量指数(QI)、能力指数(CI)。这三个指数构成区域信息化综合指数(RISI),即:
RISI=f(DI,QI,CI)
发展指数(DI)反映区域的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质量指数(QI)主要反映区域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波动情况)、公平性(空间差异)、持续性等;可持续能力指数(CI)反映对区域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科技、决策管理水平、开放程度等方面来衡量区域信息化潜力建设。
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深入结合区域特点,考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反映区域人文和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差异(划分地区发展类型,不同要素在不同类型中占据不同权重)。在具体指标选取上,以全国及省区统计年鉴所载的统计指标为主,同时包括信息产业部的行业最新统计指标,使体系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
3 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实现
区域信息化评估由于涉及许多指标,各区域间指标数值互有高低,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显然各个指标不能进行简单相加和罗列。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指标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数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由于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在科学地解决指标权重和无量纲处理问题的前提下,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能使评价过程一目了然,充分发挥出指标的导向作用。
由于区域的信息化过程涉及因素多、持续时间长,又兼有多要素时空耦合、作用机制极为复杂的特点,所以指标体系中罗列的指标较多,实际计算起来繁琐,而且有些指标(如决策管理水平等)量化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依靠传统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不免带有主观化的倾向,而采用改进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综合考虑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可使权重的确定更客观,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3.1 采用改进的AHP计算指标权重
指标是区域信息化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指示器。由于区域信息化系统的多维性,各项指标对区域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不同,具体反映在综合评价的指标权重分配上。传统权重分配常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其中Delphi法不仅对咨询专家要求较高,而且多轮咨询的工作量较大;AHP采用九标度刻画比较判断结果,使专家感到操作困难。根据实验心理学定律提出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其计算步骤如下:
·任一列元素归一化即为权重向量。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客观、完全一致性等优点。
由于区域信息化系统指标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单纯加权求和难以刻画该特征,应采用加权求和与加权求积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低层指标综合时可适当采用几何平均,以强调指标的独立性;在高层复合指标的综合时则采用加权求和计算,以反映系统的迭加性。
3.2 无量纲处理
无量纲处理,即对评价指标数值的标准化、正规化处理,是通过一定数学变换来消除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即把量纲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以进行综合的相对量化值。
由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指标间的优劣没有明晰的数量界限,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采用模糊量化的方法比较适宜。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对指标数值的实际价值进行量化。
3.2.1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上下限
进行模糊量化首先需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上下限。具体确定过程中,对正向指标以各区域数值最大者为Xim,最小值为0;逆向指标以各区域数值最小者为Xin,根据该指标性质及信息化要求确定其阈值,指标如超过阈值就予以排除;对于适度指标,首先根据指标性质和信息化的要求确定其适宜数值Xin,即信息化最佳点;其次是围绕Xio分别确定其上下限阈值Xim和Xin,其过程类似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标准。
3.2.2 确定各指标模糊隶属度函数类型
在模糊数学中,把某事物隶属于某一标准的程度,用[0,1]区间内的一个实数来表示。“0”表示完全不隶属,“1”表示完全隶属。模糊隶属度函数用于描述这一渐变过程。为了计算简便,根据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列各指标的性质,选择线性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函数主要有3种类型:
对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型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式中:B(Xi)——第Ci或Di指标实际数值的隶属度值;Xi——第Ci或Di指标的具体实际数值;Xim——第Ci或Di指标的上限值;Xin——第Ci或Di指标的下限值。
对逆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对适度指标,采用半升并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式中:Xio——第Bi、Ci、或Di指标的最适度值。
将各指标实际值Xi代入相应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其隶属度值(量化值)B(Xi)。量化值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使不同指标之间有了可比性。B(Xi)越大,表明该项指标实际数值的价值接近最先进值的程度越大。
3.3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
指标体系中有许多定性指标,其指标本身没有具体数据。此类指标在量化时可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互比较并采用定性分类的方法进行量化分级。一般可分成“理想”、“较理想”、“一般”、“较差”、“很差”,并分别用9、7、5、3、1表示。如实际比较认为界于这几种类型的中间,可分别采用8、6、4、2表示。然后按正向指标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 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
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是在国家信息化要素中,选择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典型指标和对指标加权、排序、综合计算而成,具体数据通过国家、部门和地区各类统计报表、有关单位抽样统计获取,主要应用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纵向比较和地区间横向比较。指标数据绝大部分可在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得到,个别数据通过定向调查获得。该指数不仅反映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而且反映信息化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发展状况,反映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指数模型的构造力求全面、综合、深入地反映信息化系统发展水平与状况,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最新成果(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多媒体等)及其应用发展。模型如表1所示,它是由3层结构4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包括国家信息化体系6大要素的有机整体,较为完整地覆盖了信息化系统的各个方面,所选指标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其中信息资源划分为计算机网络、科技成果、视听媒体和传统书刊4个类别,选择人均数据库数量、网站数量、科技成果数量、专利数量以及图书出版量等12个指标。信息产业主要根据产业规模进行评价,包括人均信息产业GDP、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PD,比重等指标。考虑到信息产业发展初期高投入、效益滞后的特点,增加人均信息产业投资和人均信息产业固定资产增加值作为补充。信息设施状况主要采用计算机、电信、广电网络密度等指标。信息技术应用包括国家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及个人信息化等范畴,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家级重大信息项目投资(如金字工程)、行业信息化投资率、信息系统普及率、人均信息消费比例、信息设备普及率等指标。信息人才侧重于信息人员(包括其他产业及政府部门信息人员)、科研人员、高教人员占总人口比例。对于信息政策,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信息化领导机构、区域信息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评价。
指标确定后,采用正向线性标准化函数进行简单处理,去除量纲影响和取值范围影响,将各地区三级数据分布在[0,1]区间,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后相加,得到二级指数;经过再次标准化加权运算,产生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
确定权重原则为:总和为100,信息资源18,信息设施16,信息技术应用18,信息产业18,信息化人才15,信息化政策15。
信息化水平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Di为区域信息化发展三级指标权重,dij为四级指标权重,f(Dij)为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标。
结果(图1)表明,沿海地区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北京(99)、上海(75)、天津(51)、广东(47)分居我国信息化发展前列。第二梯队包括吉林(22)、浙江(33)、福建(34)、江苏(27)、辽宁(30)等,而西藏(5)、广西(14)、贵州(7)等位于相对落后的位置。由于上述统计指标采用人均值,某种意义上抵消了地区内部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差异,同时受人口数量影响较大,因此出现个别沿海人口众多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低于内陆地区的局面,但其总体结果是客观可信的,基本反映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水平状况。
表1 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
图1 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
5 区域信息化质量指数
将信息化要素划分为时间(波动系数)、空间(区位差)、结构(要素比例)和效益质量(经济评价)4种形式,对信息化系统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信息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信息化质量评价首先是信息化系统结构的确定。一般而言,按照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信息化系统要素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传统信息资源包括报刊、书籍、影视、广播等,现代信息资源主要以网络信息服务和数据库为代表。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信息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次,可根据信息化要素主要指数(如信息人才增长率、信息产业人均效益增长率等)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变化规律,对信息化运行质量(稳定性、持续性)进行有效评价。第三,信息化系统的经济评价,采用经济模型与统计数字分析信息化要素经济效益,如投入产出比、信息业劳动生产率等,用于衡量信息化系统的集约化程度和先进性。
表2 信息化质量指数
信息化质量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Qi为区域信息化发展三级指标权重;qij为四级指标权重;f(Qij)为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标。
在信息化质量评价中,信息化的空间效益的描述最为特殊,一方面由于空间评价自身的复杂性,不同信息化要素的空间特征不同,再者信息化空间规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中信息化空间评价主要侧重于两部分。一是信息化宏观布局,即分散与集聚效益。在我国信息化发展初期阶段,其空间布局特征应该以集聚为主兼顾区域平衡。二是信息化微观配置,即信息产业的地域空间模式。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特征,划分不同的发展类型。
通过对各地信息化质量评价(图2),发现区域信息化运行质量与其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性,但个别地区存在差异。该现象说明信息化发展必须注重效益、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而对于后进地区,如果能把握时机、集中优势,采用科学的发展战略,完全可能实现跨越发展。
图2 各地区信息化质量指数
6 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
与发展、质量评价不同,信息化能力评价不仅针对区域信息化系统自身,亦注重信息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即信息化环境系统状况。这是因为,信息化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信息化发展必须依赖其环境提供各种有效支持,尤其我国尚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必须兼顾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互补共进的双重任务。
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其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i为各区域信息化潜力指标权重;f(Cij)为区域信息化系统能力指标、环境能力指标。信息化发展现状不能决定信息化最终归宿,信息化初始格局也并非终极格局,当国家信息化宏观运行环境基本建立后,情况各异的区域信息化进程,必然导致信息化要素重新排序布局。政策先进、环境优良、特色显著并受国家大力扶植的地区会迎头赶上、脱颖而出;政策保守、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的地区,即使早期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也会在新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
表3 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
按照信息化发展相关要素的组成,将信息化环境分为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商业金融、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教育科技文化、对外开放以及人口素质10个方面,分别选取代表指标进行衡量,根据其作用程度赋予不同权重,模型运算后得到区域信息化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
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由2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和45个四级指标组成。对于信息化系统,决定长远发展的主导因素包括信息化发展指数、信息化质量指数、信息化主要指标发展速度、信息化系统持续程序(信息化系统内部支持激励机制),并将专家系统对区域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分析模拟结果作为指标的补充纳入其中。
结果表明,各地信息化能力指数与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存在强一致性,符合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信息化发展能力指数仅代表未来的某种可能性,该可能性的最终落实要依靠信息化的正确决策和科学实施。
根据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指数,将各区域进行排序,比较区域之间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前后顺序,衡量区域间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效果。将同区指数进行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可分析出信息化进程及其规律,体现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信息化水平提高但能力下降,则说明信息化发展缺乏后劲,有演变为不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将各区域指数进行横向比较,可分析出区域之间信息化系统及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情况及相互差距,分析各自优劣势,找出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各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的比较如图3所示。
图3 各地信息化能力指数
7 区域信息化综合指数
在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区域信息化质量指数、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基础上构造区域信息化综合指数,根本意义在于综合、全面、长远地分析区域信息化状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持续发展。
通过区域信息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十年来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但是,中国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信息化作用远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空间分布不平衡、信息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协调信息化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信息化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信息化质量与效益,增强信息化发展潜力。
各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的比较如图4所示。
图4 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