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化融合的缘起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我国工业化走出了与西方国家工业化不同道路。两化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两化融合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必由之路,与两化融合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于两化融合及其相关定义的重解,并将其与生产性服务业联系起来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化融合概念雏形在十六大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紧接着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两化融合概念,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有大变强”;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度融合,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两化融合概念的发展脉络看,概念在不停地拓展外延,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包含在内。
我国在信息化历程中,出现了经济过分虚拟化和信息化片面化现象。过分虚拟化直接表现为各类网站爆炸性增长,网站数量上增长并没有为经济增长、特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带来过多福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2009年电子商务用户因“网络钓鱼”带来的损失已达76亿元;2010年上半年仅“钓鱼网站”和股票欺诈网站导致网民损失超过120亿元。我国信息化推进比较片面,只突出了网络建设,并没有将数据库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引入等融入工业化进程:数据库是信息化推进和两化融合的基础之一,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直接嵌入工业化的工具。网站构架、站点内容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拷贝;而数据库依据国情不同为变化,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用,这些才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独到之处。美国早在1914年就开始了军用、社会物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这为后来大规模计算机引入与互联网应用奠定了基础。不建立数据库,不充分实现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也就无从谈起。正是针对以上现象,两化融合适时提出。引导大量工业企业,特别是拥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参与到两化融合中来,迅速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业跨越式发展,真正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产、实体经济结合起来。两化融合概念是由信息化和工业化两部分构成,重解其概念也必须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但两化融合并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拼凑,而是两个概念的全新融合。
二、不仅仅是“信息化"
信息化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并介绍到西方和中国。由于各国背景不同,对于信息化的定义也有所区别,主要有四种:一,指以计算机化为核心,实现通讯现代化、行为合理性总称;二,实现计算机现代化,通信现代化,网络技术现代化;三,包括信息观念深入人心,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高速发展,形成信息化环境;四,信息化就是有可触摸有形物质产品为主导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为主导的转变。前两种定义比较模糊,只是用词语进行概念替换,并没有真正进行解释;第三种定义中主要以信息产业发展作为信息化标的,信息观念和信息化环境难以衡量;第四种定义是以信息商品作为标的,但这并不全面,没有体现出信息化对于传统工业品的改造。
在国内,信息化定义也没有达成一致。周宏仁(2009)认为信息化涉及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社会紧密相连,是和农业化、工业化平行的轨迹。李健(2010)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扩大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这些定义存在以下问题:将信息化途径局限于客观设备,缩小了信息化内涵,依靠客观设备只是进行信息化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全部;信息化衡量标准模糊,只提到信息经济比重增加,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什么是信息经济;没有把信息化理解成一种工具,把信息化和农业化、工业化并列;都比较复杂,比较空洞。
在重新定义信息化概念之前,必须对信息定义进行界定。在信息化定义中信息与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定义有所不同,两化融合中的信息更大程度上是科技含义的信息;而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按信息性质不同,可以将信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两化融合中信息大多数是指机器信息(如图1)。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信息化概念应适当扩充。定义分为描述和函数两种,第一种方便理解、推广,第二种是更贴近本质。第一类定义:信息化是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收集、使用、传播机器信息的行为由少到多的过程。第二类定义:信息化是生产部门生产函数中信息参数变大的过程。这两种定义与就定义完全不同,不仅仅是局限在表面文字是否有信息二字,而是从发展经济和信息本身定义的角度出发。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变成一种商品,并形成了信息产业这种新的生产部门。因此制定信息化衡量标准:信息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和信息产业就业者占总就业者比重上升。信息产业是指机器信息技术、设备部门,机器信息商品化部门;商品化部门包括机器信息生产部门、传播部门和服务部门。
三、更加宽泛的工业化
工业化定义分为两类,描述型、要素型;分别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和《农业与工业化》为代表。《词典》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这个定义接受程度最高,也很容易衡量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但这种定义并没有说明工业化的起因,只是一种现状描述。张培刚的定义更贴近工业化的本质。工业化是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形式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整个社会。
这种观点受到熊彼得发展理论和外在经济理论的影响。熊彼得对创新定义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就是某一部门生产函数变动,都是从生产函数角度考虑。外部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函数扩散,由于产业部门关联性,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改变,带动其相关工业部门生产函数变动。历史上,欧美国家工业化是由轻工业开始,逐渐过渡到重工业。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生产函数首先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变化。传统工业化首先改变的参数往往是技术参数;而在再工业化中,信息参数则占到更重要的作用。技术参数是指狭义传统工程技术,而不包括计算机、电子科学兴起后的信息技术。
如果说信息化是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最重要的标志,那么两化融合就是我国新型工业化最重要的标志。西方国家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形成完整且相对健康的工业体系上,而我国的工业体系还面临着重工业过度发展和产业结构尚不合理等问题。我国工业面临“大而不强,内外受制”的问题:即工业产品量大,但产品核心竞争力欠缺;国内工业生产受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国外科技、市场依赖性强。
两化融合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所特有的,其内涵也具有我国特色。我们认为工业化本质上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相对应,两化融合也是一种产业反哺,但不只是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反哺,也包括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农业机械化就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农业信息化就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我国并没有完成工业化,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信息化也应是两化融合包含内容。从生产要素角度讲,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生产函数中信息参数效用变大的过程。
两化融合的直接体现就是新型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口号,是我国工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将工业部门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是以信息做先导,工业化做后盾。应当注意到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的几个主要区别:1.涵盖行业更广,这是最大区别。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发展也受其影响。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 “工业化”概念的外延也扩大了“工业化”又被称为“服务业.工业化”。意味着新型工业化产业部门将扩张到工业部门与服务业部门相连接的产业,直接体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关注对象更多。传统工业化将专注对象定位在生产上,而新型工业化将专注对象定位在消费、生产、出售的生产全过程。同样,信息化不是仅停留在生产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工业活动。3.后续影响更受重视。传统工业化中的后续影响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如:环境保护、人口结构、社会风气。工业化早期,西方国家普遍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风气市侩化等问题。新型工业化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一些后续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任其恶化。
四、生产性服务业兴起
在重新解释工业化和信息化概念之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两化融合的产业核心:生产性服务业。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机制,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典型部门,其发展最能体现两化融合,其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是宏观上两化融合衡量标准。从产业角度而言,两化融合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发展的过程:
生产性服务业兴起于信息化时期,最早由Marchlup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产出知识的产业。Martinelli(199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与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流程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以及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Hansen(1994)认为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不难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整个工业生产链所服务的行业,服务内容包括了原始资源分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等,涵盖行业包括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等。本质上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化作用于工业生产全过程的产业:在工业产品设计上运用CAD技术,在工业物质投入上进行供应链管理,在工业产品生产时运用最优化流程设计,在工业物品销售时运用电子商务,并在资金、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上进行全方位信息覆盖。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关于两化融合的部分观点过强调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改造作用,而忽略了工业化的基础作用。如Lundquis(2008)基于瑞典资料认为,制造业作为原动力的地位逐步被生产性服务业取代,特别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更明显。这种观点建立基础是错误的:瑞典作为发达国家,其生产性服务业和长期经济增长是依靠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将其技术外溢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兴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我们归纳了一些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级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新兴产业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同时覆盖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特征。在这些产业内部凡是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部分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凡是能直接产出实物的就是工业。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不同意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起支柱作用。Ryo Arawatari在研究中发现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选民由于信息超载的原因而放弃投票权。个人经济行为与工业组织行为具有一定相似性,区域中没有较健康的工业体系很难进行信息化。工业化主要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销售市场、建设资金和专业人才;信息化最终成果必须也只能通过工业企业体现;工业是信息商品的最大市场,工业化能为信息化提供更为宽广的销售市场;信息化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大部分是来自于工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两化融合人才只有在工业生产线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使信息商品有针对性。
五、结语
通过对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定义的重解,生产性服务业的探讨,不难发现我们要进行两化融合必须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这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大脉络;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信息化内部关系。工业化应该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工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难以实现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先导,没有信息化就不能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传统工业并不能完全放弃,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生产要素如能源、技术等进行改造,淘汰过剩产能;新兴工业的首要任务应是补充传统工业的市场空间,如新材料对部分钢材、木材的替代。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出发点一定是服务制造业,而不能主次颠倒。处理好信息化内部关系就是将信息化的各个工具都均衡发展,如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两化融合时期的工业化、信息化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