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而运应而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PLM)是一种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综合人、过程和技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与产品相关信息、过程、资源等进行管理的方法。它以产品为核心,集成并管理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信息、资源和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有效缩短了产品的上市周期,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
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mung,简称ERP)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有效工具。它致力于改善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在以产品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制造业企业中,PLM系统主要针对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行管理,ERP系统则主要针对产品的制造及其后续周期进行管理,虽然其两者管理的方式和过程有所不同,功能划分如图1所示,但其管理的对象及目标是一致的,由于两个系统管理对象的一致性,业务流程的交叉性,因此,两系统存在大量的数据传递及沟通。如何保证两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及及时性,成为了各个企业的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问题,这就需要将PLM与ERP系统进行有效集成。
图1 PLM系统与ERP系统功能划分
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PLM与ERP系统集成方法,使PLM系统与ERP系统动态集成,保证了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1 PLM-ERP系统的集成内容和方法
1.1 PLM与ERP系统集成的内容
在制造型企业中,企业以产品结构(BOM)为主线组织产品设计和生产。PLM与ERP系统集成的核心是BOM。PLM系统主要管理的是DBOM,而ERP系统主要管理用于实际生产的MBOM。虽然DBOM与MBOM有所区别,但两者关联度较高,DBOM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转换为MBOM,ERP系统中的MBOM来源于PLM系统。
因此,BOM为两系统间集成的主要内容。
ERP系统中产品属性信息,产品编码信息,产品分类信息等也来自于PLM系统,而可用供应商、供应商地址、物料的合格供应商列表、物料标准成本等信息,PLM系统可以从ERP系统中获取。因此这些也为两系统间需要集成的内容。
1.2 常用的集成方法
常用的集成方法一种是封装性集成,即将PLM与ERP两个不同的系统进行封装,其集成难度大,需要颠覆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另一种方法是访问集成,需要ERP或者PLM系统开放访问端口,进行相互访问,要求开发人员对两种系统的开发都需要了解,开发难度大;还有一种集成方法是接口集成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PLM和ERP即双方提供的开发工具,开发数据接口,使ERP能从PLM中直接获取信息,PLM也能通过接口从ERP即中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达到信息的双向传递,信息传递过程中只需要PLM与ERP系统开发人员双方约定传递规则,便可分工合作,开发难度低,开发效率高。
对比以上三种集成方法,笔者认为采用接口集成方法进行PLM与ERP系统集成,能有效实现PLM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其开发难度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性小,而且能够保持两个系统相对的独立性。
2 基于工作流的动态接口集成
传统的接口集成方法大多是一种静态的过程,数据的传递和验证,都是一个单独的过程,处理效率较慢,传输效率低,无法实现传递的自动化。
在PLM系统中,实现企业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是工作流技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与执行。将接口信息的传递过程集成到工作流中,自动处理信息的传递和验证,将增强系统间的集成的紧密性与可控性,实现系统间的集成自动化,使接口动态化,大大提升了接口的传递效率。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集成方法。
2.1 系统集成架构
基于工作流的集成接口,其基本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传递,基础是工作流技术,在工作流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传递,其集成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集成架构图
在产品研发完成时,新产品必定要经历一个新增产品工作流,在该工作流进行当中,增加传递任务节点,在此任务节点,将需要将传递的内容自动及时传递到PLM数据库中间表中,等待ERP系统读取,ERP系统自动读取成功后,根据规则,实时给出传递状态反馈信息,此时,工作流已经自动进入检查节点,检查节点根据ERP系统反馈信息,及时自动地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异常,则转到PLM异常输出与管理平台。同样,在产品更改时,需要经历产品更改工作流,在该工作流中,实现更改数据的传递及反馈处理。
2.2 信息传递过程
工作流将具体任务或处理功能进行封装隔离,使不同的执行者各行其职,完成整个工作流的工作目标。传统的工作流每个节点上,都必须指派具体的执行人员,而上文提出的集成框架是利用增加传递节点和检查节点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检查。这就需要系统虚拟出与执行人员有相似执行功能的信息机器人,信息机器人执行逻辑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机器人执行逻辑图
物料的新建、更新,BOM的新建、更新,以及新供应商与物料供应关系,都需要进行数据的传递,为了完成从PLM到ERP的传递,在PLM系统本地数据库中创建传递请求中间表,在ERP系统本地数据库中创建传递反馈中间表,对于每种需要传递的数据,都采用“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处理”的形式。
PLM中的信息机器人响应用户在工作流任务中执行的检查传递结果动作,读取ERP反馈表中状态,反馈给用户传递结果信息;PLM工作流中信息机器人的处理程序,检查传递必须成功,才允许流程向下推进。
2.3 信息传递准确性控制
信息传递过程是在工作流中完成的,阻止错误信息进入接口即对信息准确性进行控制的最佳方案是在工作流发起之初进行控制。
工作流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其实为工作流的过程实例。WFMC(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参考模型中对过程实例运行状态和活动实例状态进行了定义,其分为开始、准备运行、运行中、挂起、结束、终止六个状态。
将每种状态看做一个任务动作,任务动作的实现是有处理程序来控制的。处理程序是模拟任务动作使用者的思维,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来安排、执行每一个任务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处理程序将错误信息控制在接口之外,这样就在错误信息控制在工作流启动之前,提高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
3 应用实例
某大型企业PLM项目,采用某公司的PLM产品Teamcenter,其ERP系统为Oracle ERP系统。如何将Teamcenter与Oracle ERP有效集成,是该企业PLM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集成的主要任务是PLM与ERP系统间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准确性控制。
3.1 信息传递的实现
以新增产品为例,说明PLM与ERP系统的集成过程。
新增产品进行新增产明细工作流,其主要包括工程师提交产品任务节点、标准化审核任务节点、会签节点、部长批准节点、系统发布节点,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
产品经部长批准后,进入系统发布状态,该产品等待生产,此时能够向ERP系统传递有效数据,因此,在系统发布节点后增加传递节点。其传递逻辑如图5所示。
图4 新增产品工作流
图5 传递逻辑图
3.2 信息传递的控制
在Teamcenter工作流中,信息传递过程的控制,主要通过Handler技术来实现,Handler相当于是Teamcenter系统与业务程序之间的桥梁。
产品研发往往以系列为单位,同一系列产品间有一定的关联。
若对系列中单一产品进行修改,其系列中其他产品也可能需要进行修改,而工程师无法辨别系统中哪些产品与该单一产品有关联,或者不完全了解与其相关联的所有产品,则需要系统在工程师进行产品修改工作流的初始阶段进行控制,保证其信息传递阶段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在ECO工作流发起节点添加命名为m6_bom_sync_check的Handler,其逻辑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m6_bom_sync_ check程序逻辑图
4 结束语
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动态接口集成方式,并具体说明了其集成方法。实践证明,该方式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了PLM与ERP系统之间信息的动态集成,保证产品数据的一致性、唯一性及共享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有效的提高的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基于工作流的PLM与ERP系统集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