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制造周期大大缩短,而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给技术状态控制带来很多问题,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灵活地对产品进行配置,并记录产品的配置信息,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固化和追溯,迫切需要相应的信息化手段记录各批次状态,windchill的配置管理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技术状态管理是以电子资料室为底层支持,以BOM为组织核心,把定义最终产品的所有工程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对产品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维护和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能够建立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它适用于某一产品或系统从研制到生产,直到生产后产品保障的整个生命周期,作为系统工程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技术状态管理对大型复杂产品或系统的研制起到重要的管控作用,确保在研制、生产的任何时候,都能使用正确的技术文件,技术状态规则主要分为变量配置规则、版本配置规则和有效性配置规则3类。基线实际上就是按版本配置规则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基线是在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被作为今后研制和生产活动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
1 基线管理用途
基线是PDM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和效率,方便系列产品的管理,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对产品多样性管理的要求。基线管理的主要用途有:
a)对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数据的所有版本进行有效性管理。在产品设计制造及维修过程中,产品数据经常会根据需要发生各种变更,基线可以将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种变更如实记录下来,能根据产品基线找到对应的各种产品数据。
b)通过基线管理能使企业获得灵活的产品定义并能提供给用户关心的各类型产品的配置信息。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在第一位,利用基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配置和小部分的改进以满足用户需求。
c)在特定的时刻固化当时的产品技术状态,确保最后交付实物的状态和系统中的电子数据状态完全一致,以便于日后追溯、再次投产及借用。一旦产品出厂就冻结基线以保证产品状态与基线完全一致,后续批次更改可以不影响到已出厂产品批次基线,有利于保证产品图物一致性。
2 基线实施
2.1 基线种类
文中所采用的基线是在GJB3206规定的3种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管理特点增加了批次基线,以记录各批次产品的技术状态。图1是以机载类产品为例表示在产品研制、生产各阶段应形成的基线。功能基线用于管理产品立项所需输入性文件的技术状态。分配基线用于管理产品设计所需输入性文件的技术状态;产品基线用于管理产品研制阶段的详细设计数据的技术状态;批次基线用于管理产品每次批产时所用产品数据的技术状态。其中分配基线可以在方案、初样、正样和定型各阶段根据需要允许有相应阶段的分配基线。
图1 各阶段应形成的基线
2.2 基线投放流程
基线管理确保生产、制造和维修使用正确的文件,保证所有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图物一致性。基线管理只针对产品零部整件的归档发布状态版本,以其为配置条件来设计配置规则。图2为零部整件从新建到投放基线的流程。基线中的part和文档并不是实例化数据,它仅形成一个映射表,根据表内的图号、版本能找到关联的文档和数据。由于基线列表并无产品组成关系,其组成关系是基于相应产品对应版本的产品结构树,因此同一条基线内同一个图号的part或文档只允许存在一个版本。
图2 基线投放流程
2.3 基线清理
大部分part或文档在升级过程中将提供设计师选择投放的基线,归档后系统根据所选择的基线自动投放,特殊情况下,如:part或文档在创建基线前已升级归档;修订part或文档时,系统提示选择新版本投放基线,但此时设计师漏选某条基线。在此种情况下,必须手工将此part或文档投入基线,为保证基线内part或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基线冻结前必须对基线内容进行清理,但由于基线内part和文档较多,不可能人工逐一核对,因此必须对系统进行定制,增加基线清理功能。即根据此基线相对应的产品结构树与基线内容进行自动比对,生成不一致项目清单,根据此清单再进行人工核对,确保基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4 基线冻结与解冻
当产品出厂验收合格并交付用户且完成了基线清理工作后,需对相应基线进行冻结,以保证基线与实物的一致性。冻结后原则上不允许对基线内容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下,如出厂产品返修导致技术状态发生变化时,需通过基线解冻流程对基线进行解冻,并根据实物变化修改基线内容,在修改完成后再次按基线冻结流程进行基线冻结。
2.5 更改管理
在产品研发、生产及售后过程中难免会对已归档的part或文档进行变更,为更好的收集整理变更影响产品配置的各种信息,从需求描述到功能发布的各个层面上准确描述变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通过逻辑严密的闭环变更流程,保证一系列变更控制活动的有序进行。我们实施了符合CMII标准的变更管理,CMII变更管理由问题报告(PR)、变更请求(ECR)和变更通知(ECN)3个对象构成。变更主要有问题报告引起的变更和设计师自发启动的变更两种形式组成。两种变更的流程及关系见图3。
图3 变更流程
2.6 生产管理
我们以前采用最新版本有效的管理方式,此种管理方式无法记录和使用历史版本,实施基线管理后,生产方式与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施基线管理与最新版本有效管理并行由于多年形成的产品历史数据量大,并未完全移植到PDM系统上,而这些数据是我们多年的知识积累,是不能完全摒弃的,对于未上PDM系统的数据将仍然采用最新版本有效的方式管理,这将会造成两种管理方式并存,给文档管理和生产带来不便。
(2)生产现场同图号不同基线的图纸同时生产由于图纸借用可能导致同一图号被不同产品借用并同时生产,这给生产现场图纸管理带来影响,为区分各基线的图纸,在图纸上必须标注所属基线。在制件流转、入库等标识都必须标注相应的基线标识。
(3)组织生产方式由按令号管理向按基线管理方式转变基线标识中包含产品代号、研制阶段、基线类型和批次等信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应建立生产令号与基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保证投产整件状态的正确性,生产图纸必须从基线中提取并打印,生产图纸上应包含图号、版本、基线等信息;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分批或批次挪用等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保证生产分批和批次挪用造成基线内容与实物不一致有据可查。
要做到图物一致仅靠基线管理是不现实的,基线管理仅是其基础,还需要生产环节的各项措施(包括管理规定及相应的信息化手段)能跟上基线管理的步伐,才能真正做到技术状态的可控、可追溯管理。
3 结束语
基线管理是PDM系统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通过实施基线管理能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有效控制,能快速的通过基线配置,形成家族式系列产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但基线管理不能彻底改善目前产品批次状态不清、产品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只有其它方面措施跟上,才能完全发挥基线管理的优势。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基于Windchill的基线实施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