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起重机械RFID识别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起重机械必须实施有效安全监管。
目前,很少有使用单位及时主动办理注册信息的变更手续,致使维修保养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设备技术档案残缺不全。在实际中,通过肉眼人工识别很难找到已注册设备或区分出非法设备,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较大,可靠性也较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差,承担较大的责任风险。
国外起重机械的总体数量不如我国的多,法规管理相对严格,监察人员的法制观念强,违反安全管理规程的情况相对较少,对起重机械身份识别、档案管理和防伪等技术的需求也不像国内如此迫切,故尚未开展电子标签自动识别起重机械身份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的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军事、安全与产权保护等各个领域。我国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这对于国内的各个行业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样,对于特种设备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将RFID技术引入到特种设备的检验中去,又如何在特种设备的检验中更加充分地发挥RFID技术的重要作用,对于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推动特种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RFID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表面或者内部。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通过读写器的识读范围时,读写器自动地以非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读取出来,依据需要可以对标签中信息进行改动,从而实现非接触甚至远距离自动识别物品功能。根据应用方式的不同,RFID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4类:EAS系统、便携数据捕捉系统、联网系统、定位系统。
EAS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物体是否存在,是典型的单比特系统,例如零售商店的每件货物都带有一个标签,而在商店的每个出口都有大量带有天线的阅读器,这些阅读器可以探测到非法携带的商品,以免商品被偷。
便携数据捕捉系统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从标签中获得很多不同信息的应用。在该系统中,便携数据终端设备中包含完整的RFID阅读器。当手持的阅读器捕捉到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无线频率数据通信链路把数据发送到主机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先把数据保存在设备上,在和主机之间的线路连通后,一次性地把数据传上去。
联网系统通常都是由位置固定的阅读器构成,该系统直接和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互联。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转发器可以安装在移动物体上或可移动的物体上,也可以放在人的身上。
定位系统使用转发器来协助车辆实现自动定位和导航。阅读器通常都安放在车辆上,车载的计算机和阅读器互联并通过无线频率数据通信链路和主机信息管理系统互联。转发器被嵌入到工作区的地板里,它内置了相应的身份数据和位置信息。阅读器的天线被固定安装在车辆的下面,靠近地板内置的转发器中。
使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故障设备修复的工作效率。它能使设备的维护修理人员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了解故障信息,而不论他所处的地点距离故障设备有多远,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故障查找的时间。通过RFID技术甚至可以远距离对设备进行编程工作,这对某些紧急情况下,如备件不足时,需要对控制器进行局部的程序修改时很有意义。
2011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施方案》,以提高大型起重机械本质安全为目的,逐步实现在大型起重机械上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任务。以此强化大型起重机械技术安全管理和控制,推动大型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生产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现场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遏制起重机械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起重机械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据悉,实施方案分五个步骤进行,目前进入第三阶段,结合前期试点,组织相关型式试验机构对已有的“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开展试验验证。计划2015年前后,全面完成管理系统安装工作,实现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RFID技术在起重机械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