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 刘强
一、行业背景与需求分析
1.行业背景
中空玻璃是采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两片、三片玻璃,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
目前中国规模以上中空玻璃加工企业500余家,正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功能扩充转型;2014年全国中空玻璃总产量1.2亿平方米,产值高达150亿元,保持了10%的增长。
2.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目前中空玻璃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产品规格多;
●自动化水平低;
●现场管理乱;
●用工成本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机器换人的策略,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控。
3.生产设备和软件基本情况
中空玻璃自动化生产设备分为专机设备和整线市场,基本情况如下:
●专机设备国内市场成熟,配套设备完备,涵盖磨边机(高力威)、切割机(保泰罗)、钢化(北玻)、中空(韩江)四大工艺;
●整线市场一直由国外垄断(LiSEC)。
同时,中空玻璃在工业软件上存在短板:缺少专业的定制设计平台(CDP)、缺少专用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专业软件技术门槛与专业门槛并行存在,具体表现在:
●定制化设计与智能化管控双重技术要求依据产能、场地进行定制,追求成本、质量、效率等多优化目标,执行过程依赖四大优化问题耦合;
●工艺细节与设备性能的双重专业要求,4大工艺,70余台专业设备,动作方式进行规划与协调,小的工艺细节调整导致设计方案的大变动;若干可能的异常与故障需要预测与处理。
中空玻璃对工业软件和专业软件的研发,要求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深度了解加工工艺、熟悉整线执行过程,掌握定制设计方法、具备算法研发能力。
二、中空玻璃智能生产线
全自动中空玻璃加工生产线(GOLIVE Automatic Insulating Glass Production Line, GAIGPL)简称:高派系统。
1.GAIGPL-高派系统的特点
GAIGPL-高派系统具有高效率、高品质、高智能、全自动等特点,具体表现在:
●基础的玻璃加工工艺与流程;
●先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单元化的定制设计理论;
●智能化的整线管控技术。
2.GAIGPL-高派系统的工艺
GAIGPL-高派系统有四大工艺,包括开料、磨边、钢化、热压。
3.GAIGPL-高派系统的制造单元
GAIGPL-高派系统有四个制造单元,具体如下:
●开料单元:原片仓+切割系统;
●磨边单元:磨边+清洗;
●钢化单元:钢化仓+排片台+钢化炉;
●热压单元:配对仓+热压线。
4.GAIGPL-高派管控系统构成
GAIGPL-高派管控系统构成如下图(图 1)。
图1 GAIGPL-高派管控系统构成
5.GAIGPL-制造执行系统
GAIGPL-制造执行系统包括定制设计平台、基础功能、配套系统、执行内核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图2):
图2 GAIGPL-制造执行系统
三、智能车间快速定制设计平台
1.智能车间定制设计需求
智能车间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有着不同的个性化设计需求,主要体现在场地、产能、成本控制和遗留装备四个方面(图3):
图3 智能车间定制设计需求
2.智能工厂设计平台:
设计平台的定制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第一,整线快速定制设计平台;第二,软件与硬件仿真集成;第三,行迭代优化。
(1)整线定制设计平台架构方式
整线定制设计平台架构方式如下图(图4):
图4 整线定制设计平台架构方式
(2)软件与硬件仿真集成
软件与硬件仿真集成形成明确的虚拟设计方案后,装备研发、控制系统研发、MES系统研发并行开展(图5)。
图5 装备、模型、监控三视图同步技术
装备、模型、监控三视图联动技术的应用模式如下:
●形成定制设计平台,支持车间快速化定制
●形成集成测试平台,支持整线分布式集成
●形成远程监控平台,支撑工厂透明化监控
●形成模拟运行平台,支持系统智能化管控
(3)设计与执行迭代优化
设计与执行迭代优化是一个闭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图6):
图6 设计与执行迭代优化闭环图
四、线上智能行为分析
智能是指设备依据既定规则、算法与信息输入进行自主选择、决策与行为。设备是没有智能的,管控系统与执行系统赋予其智能。智能的最终体现就是设备的动作,因此,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
1.智能行为分类
线上智能及其使用五类智能行为,分别为响应式智能、指令式智能、自主型智能、自适应智能、自学习智能。
(1)响应式智能
主要特点是作业主体被触发(传感器),进行简易而重复性操作,需预置运动规则。
(2)指令式智能
按照上层系统指令,机械式地执行操作;嵌套使用第一类智能;对操作对象具有一定适应性(操作柔性)。
(3)自主型智能
若干设备构成一个能自主作业的小环境;能检测自身负荷、作业对象情况;具有自主决策功能,以作业目标优化为导向,以智能优化算法做支撑,自动规划动作与运动方式。
(4)自适应智能
依托对制造过程中的优化问题的精准描述与智能求解;依托对产品个性化分布与工业环境变化的充分预测与评估。
●全局优化:从系统级考虑多重优化目标(质量、成本、能耗、工期等)来组织生产;
●闭环制造:能感知工业环境与产品特征的变化,主动调整整线工艺路径与单机工况;
●性能调控:具备自我评估与调校功能,力求执行过程稳定,计划与投放合理。
(5)学习型智能
在第四类智能基础上,进行智能的传播与学习。
●智能装备互联互通,制造系统可获得强有力的分析、学习、记忆与智能传播功能。
●自主规划工艺路径;动态学习工艺参数与资源调配规则;主动预测与分析市场需求;主动解决设计、制造与生产过程的难题与故障。
●智能规划、智能诊断方法频繁使用。
2.什么样的智能最好
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智能,主要有以下两个判定规则:
●越简单的智能越容易实现,运行越稳定
●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应用恰当的智能
五、智能制造系统实施建议
北航的刘强教授在智能制造系统实施方面,有个比较经典的观点,他强调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智能化。关于智能制造系统实施的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奉行的标准
制造系统的选型要奉行两个标准:
●实用主义,即适用就行,不要嫌弃半自动化;
●至简主义,即简单装备,简单运动、简单地实现。
2.来源与去处
考虑好智能的来源与去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对工业过程、制造装备、工艺细节的把握;
●重视对自动执行过程的提炼、抽象与精简;
●准确把握车间智能的需求;
●重视制造单元的智能化;
●重视智能算法(智能的本源)。
3.潜在效益
全面考虑好智能制造的潜在效益,具体如下:
●成本(人力、原料、能耗);
●质量(加工质量、产品质量);
●效率(生产平衡性,人机稼动率,产能释放比);
●交期(计划达成率,交期预测的准确性);
●企业声誉(实力与能力的象征);
●潜在价值(数据,经验的可复制性)。
4.可借用的资源
智能制造可借用社会公共资源:
●引进技术(工艺改善、车间改善、设备升级);
●用好平台(定制设计平台);
●做好人才储备(多途径储备人才队伍);
●开展产学合作。
六、关于智能制造的几点思考
1.智能制造的价值体现
如果把制造企业价值链条比作一副微笑曲线,前端的产品设计、研发、专利、技术、原材料采购等和后端的市场营销、产品销售、物流运输、O2O服务等处于较高的价值水平。制造、加工、组装等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制造企业目前处于附加价值最低的中端(图7)。
在中国,随着一系列智能制造工程的深度实施,微笑曲线有可能将被拉平,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加工、组装等环节将拥有成本、质量与交期优势,并向设计与品牌营造两端延伸;因其不可替代性,将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
图7 制造企业价值链条微笑曲线
2.人口红利消失了怎么办?
“劳动力优势”是典型的智力浪费,中华民族拥有天然的高智商,智力优势才是最大的优势,中国仍然可发挥人口优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智力优势释放的途径之一,亟需引导与有序化。
目前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用工荒、空心化、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大量装备涌现(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带),开始取代人工,装备红利取代人口红利;同时大量的专业化装备研发队伍、大量的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不断涌现,智力红利支撑装备红利。
制造业依托行业化的智能车间定制设计平台,改善专机装备市场的竞争型生态,推动装备行业供给侧向合作型生态改革。
本文根据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刘强在2017深圳智能工厂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中空玻璃智能车间快速定制设计的方法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