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e-works总经理 黄培博士
嘉宾(自左至右):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T研发部副部长 靳馥光
GE智能平台大中华区 产品经理 童正军
北京元工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丁德宇
大连鑫海智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深行业顾问 石伟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部部长 宋立伟
北京虎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张泽龙
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杜俊志
黄培:请各位分享下您对工业4.0、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理解。
杜俊志:目前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给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企业应用更多是数控中心,智能传感,这些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智能制造更多的体现的是人和设备的实时互动。
张泽龙:其实我认为目前国内甚至是国际的一些大的企业,离工业4.0、智能制造还比较遥远。
宋立伟:工业4.0是很宏观、很好的。但是作为企业来说,首先要了解企业自己的基础是什么,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赶上工业4.0。所以企业首先把自己的观念建立起来,然后制定一个推进计划,根据目标一步一步走,从而慢慢的、逐步的实现工业4.0。
靳馥光:实际上赛轮集团也在考虑数字化工厂,只不过都是在一步步的做,而不是说整个企业多长时间做完。所以现阶段我们在考虑生产线控制、机器人应用等等问题,都在逐步完善之中,这是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石伟:我觉得工业4.0还比较遥远,是继前一段的
ERP、OA、PDM应用阶段之后,又一次应用行业比较大的机会,但要踏踏实实的落地。工业4.0能带来什么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工业4.0能为管理者带来什么价值,给投资方带来什么价值,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丁德宇:智能制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工厂,一个是智能产品。工业互联网更偏重于工业企业在互联网的应用,有点像“互联网+工业”。工业4.0是德国的国家战略,它的内容更宽泛,既包括智慧工厂、智能产品,也包括绿色制造、未来工人的培训、社会问题、能源问题等等。我觉得工业4.0提的很多观点都是比较中肯的,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可以作为企业未来制造信息化一个规划性和纲领性的东西。当然,我们的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就是说要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童正军:实际上工业4.0包括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目前在国内工业4.0的话题非常热,有可能比北美、欧洲、德国还要热。在我看来,工业4.0描绘了一种非常好的远景,可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GE实际上是帮助企业通过在我们一些更具体的技术路线图帮助企业达到智能制造的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确立自己企业的目标,有时候描绘了非常好的蓝图、非常好的愿景,但是所有的愿景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任务目标的改进,脚踏实地用企业实际行动来做,最后达成目标。当企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自然进入了工业4.0。
黄培:请您谈谈MES在制造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靳馥光:我个人认为MES的核心是效率和质量。上不上MES应该根据各自企业的特点来决定。不一定整个工厂都上MES,可以先在单个工序、单个设备或者单个自动化的单元去尝试、去部署,慢慢的扩展到整个工厂的可视化管理。
童正军:在我看来MES还是必要的,一个工厂一定要有管理,原来可能是一些人员在做,实际上这就是很朴素的MES管理。所谓MES,就是把工厂的管理中心放到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的好和坏,取决于用到的工具是什么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MES是有必要的,只是说做到什么程度而已。在我看来,MES系统就是把一些很分散的管理的需求集中到一起,这样就有了共同的数据和需求,这样就更加有机、更加协调。
丁德宇: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倡工业4.0的阶段。我不太同意大家的观点,因为工业4.0是个很好的愿景,它也有很多具体的建议,我觉得都是非常中肯的。我们做MES已经十几年了,第一是全面掌控,即要掌控到细节。第二个是科学指挥,因为整个生产实际上有很多单元,包括工人、生产线等。所以我们提到全面掌控、科学指挥、优化和谐。
石伟:我认为MES在制造业是非常有必要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关于MES的价值来看,它实现了很多的功能。我想强调的是,在座的CIO或者主管一定要在一个总体架构下去找那种最能让你实现价值的地方。
宋立伟:我想用企业的实际数据,让大家自己看到底有没有价值。我们上MES是2007年,那时候我们产量是16万,去年我们产量是60万,从2007年到现在,产量翻了四番,但是库存只有原来的1/10。
张泽龙:刚刚几位前辈都总结了MES在制造业行业是必要性和必需品。企业用MES或是一些其他的信息系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是为了更好让我们判断智能制造和工业4.0,向这些大的方向更近一步。
杜俊志: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MES对质量的要求,从根本上倒逼了企业效益的提升。在这一点上,前面几位领导讲了很多,但我觉得MES最大的价值第一是可视,第二是可控。第三个是生产的可追溯,一方面对生产的设备、人员、产品实现整体的追溯。
黄培:请两位制造业企业,你们在MES实施中碰到的难点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宋立伟:十年前
ERP实施碰到了难点,这几年又碰到了MES的难点。实际上对企业而言难就难在企业决策。但如果企业跟着软件供应商的理念去走,那么将会走到一个死胡同。作为企业,首先要认清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想要让这个软件供应商解决什么问题。其次,企业一定要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把这些做好了,就没什么难的。
靳馥光:刚才讲了技术建设的问题,软件、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我觉得这个技术平台是比较成熟的,应该说在目前的阶段来说,不是太大的难题,包括虚拟化的技术、无线的技术都非常成熟。我们的MES最早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但第三方跟我们之间存在一定沟通障碍。这个障碍不一定是第三方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企业的问题,我们在一些业务、一些流程,很难通过第三方来落地、实现,要花很大的工夫,所以我们选择了自己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设备自动化的设备,很难把数据采集上来,特别是质检设备,非常重要的数据就是需要自己采集。在新设备引进的时候,必须要有信息化部门的参与,在进场之前也要做一些标准化的要求,否者在系统中会存在问题。第二是信息集成的问题,这是现在许多工厂最大的困扰,每个工厂数据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了大概50%的时间在做数据的整理、报表的整理。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MES资讯!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圆桌讨论:数字化工厂与生产过程管控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solutions/1401931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