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根据某型飞机总体技术方案要求,机身尾段43~44框间布置有红外/紫外扫描仪探测设备(以下简称探测设备),为同时满足其功能及安全防护要求,机身下部需增设一套保护舱门,探测设备工作时舱门顺利开启,探测设备休眠时舱门关闭对其进行保护。
为提高探测设备舱门设计水平并加快研制进度,通过借助HyperWorks软件中的多体仿真模块MotionView,对其建立了刚体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其运动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将刚体部件替换为柔性体,得到了其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情况,验证了其强度、刚度,并作为进一步优化的依据。
2 探测设备舱门多体动力学模型
2.1刚体模型
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CAD建模法,利用CATIA建立三维模型,并附之材料属性,然后将所有固联的零组件整合成子装配,测量每个子装配的质量特性及其之间运动副的连接点坐标,再将其作为MotionView中BODY的参数输入。而模型的外形通过MotionView自身功能将子装配转换成H3D文件,然后在生产Graphic时,直接以文件形式将H3D文件导入即可。最终模型由20个运动体,24个运动副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探测设备舱门刚体模型
2.2柔体模型
在己建立的刚体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将各刚体部件替换为柔性体。生成柔性体时,首先需要通过Hypermesh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而柔性体部件内部零组件之间的连接,在有限元建立阶段通过共节点或刚性单元固接。图2~图6是要建立柔性体部件的有限元模型。
图2 机架有限元模型
图3 中心轴一摇臂有限元模型
图4 调节拉杆有限元模型
图5 转轴-L型摆架有限元模型
图6 舱门有限元模型
采用模态综合法缩减模型自由度,提取有限元模型的前15阶模态进行柔性体建模,最终建立的柔性体多体动力学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探测设备舱门柔性体模型
3 运动仿真
探测设备舱门按一个正常工作循环进行仿真,即打开舱门(0~30秒)一关闭舱门(30~60秒),省略中间与舱门运动无关的工作过程。
通过*include(“子程序目录”)函数,将设置运动副摩擦系数的子程序读入主程序中。而外载荷按时间曲线输入,方向主要来自Y、Z(舱门外形轮廓与X方向近似平行,因此忽略此方向上的外载),其力值大小根据打开过程中舱门在外载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进行折算。最终可将舱门运动仿真过程分为以下两个工况。
3.1工况I(侧风顺Z轴正向)
当侧风载荷顺着Z轴正向袭来时,对于对称打开的舱门而言,可认为外载施加于右侧门页(图7),而左侧门页受到前者遮挡而不受力,因此其载荷曲线可按图8输入。
图8.1 右侧门页Y向载荷曲线
图8.2 右侧门页Z向载荷曲线
图8.3 左侧门页Y向载荷曲线
3.2工况II(侧风逆Z轴正向)
当侧风载荷逆着Z轴正向袭来时,对于对称打开的舱门而言,可认为外载施加于左侧门页(图7),而右侧门页受到前者遮挡而不受力,因此其载荷曲线可按图9输入。
图9.1 右侧门页Y向载荷曲线
图9.2 左侧门页Y向载荷曲线
图9.3 左侧门页Z向载荷曲线
4 计算结果
本报告多体分析计算使用Altair MotionSolve程序进行。
报告仅给出探测设备舱门在运动过程中,主要数值曲线图及关键部件应力应变云图。
4.1数值曲线图
4.1.1电动机构负载力矩曲线
电动机构负载力矩曲线见图10,其中虚线为工况I力矩曲线,实线为工况II力矩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机负载力矩值,并规定负载力矩顺航向逆时针旋转为正,反之为负向。对比两曲线后可知,舱门打开与关闭过程中,最大负载力矩均出现在工况II,对应时间分别为19.5秒,40.5秒,力矩值分别为27574.8N.mm,27419.5N.mm。另外舱门打开时,在21.3秒之前,负载力矩对舱门开启呈阻力矩,在21.3秒之后,负载力矩对舱门开启呈牵引力矩;舱门关闭时,在38.7秒之前,负载力矩对舱门开启呈阻力矩,在38.7秒之后,负载力矩对舱门开启呈牵引力矩。
图10 电动机构负载力矩值曲线
4.1.2时间一角度曲线
时间一角度曲线如图11所示,其中实线为电动机构角度曲线,虚线为右侧舱门角度曲线,双点划线为左侧舱门角度曲线。由图11可知,两侧舱门打开角度近似相等,约为143.2°,而且两条曲线近似拟合,说明两者同步性较好。另外,在舱门开启末尾阶段,两侧舱门的角度曲线比较平稳,这说明舱门开启角度对电动机转过的角度不敏感,开启机构比较稳健,这种特性非常关键,可有效避免电动机构角度误差或波动对舱门打开角度的影响。
图11 时间一角度曲线
4.2柔性体应力及变形云图
本节给出的应力及变形云图,为两种工况中较大的情况。
4.2.1机架应力及变形云图
机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工况II的连接板上,其值为87.91Mpa。机架的最大变形出现在工况II的止动套筒上,其值为0.56mm。
图12 机架应力及变形云图
4.2.2中心轴一摇臂应力及变形云图
中心轴一摇臂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均出现在工况II的摇臂上,其值分别为257.92Mpa,0.07mm。
图13 中心轴一摇臂应力及变形云图
4.2.3调节拉杆应力及变形云图
调节拉杆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均出现在工况I的舱门右侧第二调节拉杆上,其值分别为246.71Mpa,0.1mm。
图14 调节拉杆应力及变形云图
4.2.4转轴-L型摆架应力及变形云图
舱门左侧转轴-L型摆架组件在工况II时应力出现最大值,其值为131.93Mpa,而最大变形出现在工况I右侧转轴-L型摆架组件上,其值为0.1mm。
图15 转轴-L型摆架应力及变形云图
4.2.5舱门应力及变形云图
舱门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均出现在工况I右侧舱门的合页上,其值分别为26.419Mpa,0.025mm。
图16 舱门应力及变形云图
5 电机负载力矩值及舱门开启角度校核
5.1校核标准
按照Y7Ⅲ-XZ04-812《MA60型飞机H状态红外/紫外扫描仪舱门电动机构技术协议书》的规定,电动机构设计输出力矩值为48000N.mm,取许用力矩值Fb为48000N.mm。力矩值剩余系数η=Fb/Fμ,其中Fμ是计算力矩值。按照Y7Ⅲ-JT04-506《MA60型飞机H状态红外/紫外扫描仪舱门安装技术条件》的规定,两侧舱门打开角度不小于13°,取许用角度为135°。
5.2校核结果
表1 力矩校核结果
表2 角度校核结果
6 舱门强度刚度校核
6.1卫校核标准
材料性能取自《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第3册,强度校核公式取自《飞机设计手册》第9册。零部件强度校核公式为η=σb/σν,其中σb是强度极限,σν是单元的Von Mises综合应力,η是剩余强度。
6.2强度校核结果
表3 各部件强度校核结果
6.3刚度校核结果
表4 各部件刚度校核结果
7 结论
本文应用Hyperworks软件中的MotinView模块,对探测设备舱门进行了多体动力学分析,理清了其运动机理,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并分析了舱门的受力特性,评估了舱门的设计性能,包括电动机构负载力矩值,舱门开启角度,各零部件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及相对变形,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水平,显著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