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云红河集团原料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路
自2003年烟草行业实行工业企业和商业公司分离后,随着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力度的加大,烟叶原料成为影响卷烟企业大企业、大品牌发展,甚至成为关系到卷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生产资源。任何卷烟企业要推进“卷烟上水平”,最为基础的就是“原料保障上水平”。
以上对于红云红河集团也不例外。集团卷烟品牌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优质原料的保障,优质原料的有效保障是集团重点骨干品牌发展的坚实后盾。
并且,为得到质量稳定的烟叶和不断提升烟叶质量,同时解决因云南烟叶原料供应面向全国而带来的产品同质化从而湮灭了云烟原有的品牌优势,决定了红云红河集团不能简单而机械地套用国家烟叶标准,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将集团原料从基地(商业)生产种植,原料采购调拨、工商交接,仓储管理、配方研发、复烤加工、质量检测、投卷烟生产等原料关键管理环节数据信息科学有效的贯穿起来,加强烟叶质量的研究、评价和控制,确保按照卷烟品牌发展规划对体现原料差异化的需求。
正因为如此,集团必须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结合企业品牌发展规划,把对原料的管理提升到战略资源的高度进行规划及管控。对于集团原料信息化管理建设设计思路如图1、图2所示。
图1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路—总图
图2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路—明细图
二、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2010年提出的“以工业为主导、商业为主体、科研为主力,建设品牌导向型原料基地”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方针和“工业企业要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基地烟叶生产全过程”的工作要求,集团根据国家局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精神,为夯实集团原料基础,提高卷烟生产的原料保障能力,以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为动力,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工商紧密合作,协同对原料基地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提升集团以品牌为导向的差异化原料生产能力和重点骨干品牌的原料保障能力。
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是根据国家局“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服务于集团“原料保障上水平”这一总体目标,支撑集团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原料内在品质特性追踪、管控和持续改进的综合信息化平台。
1、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架构设计
通过2010年至2012年对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科技项目的实施,并根据集团ERP原料管理模块和集团卷烟辅助设计系统功能建设情况,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架构如图所示:
图3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架构
通过以上架构设计,实现了对集团原料管理从基地(商业)生产种植,原料采购调拨、工商交接,仓储管理、配方研发、复烤加工、质量检测、投卷烟生产等全过程的追踪和分析:
(1)多层次业务管控:参照原料和基地管理部门管理办法,对各业务进行规范的登记与管理;对现场巡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绩效评估和工作总结的管理;实现基地规划、种植计划、收购计划等各项工作的制定、追踪管理。
(2)原料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根据集团数据统一和信息共享要求,开发ERP、MDM、辅助设计系统数据接口,接入原料仓储投产、原料质量检测与配方投打、生产计划信息等相关数据。
(3)基地管理多元化:实现种植及收购计划的制定;提供育苗、移栽、施肥、采收、烘烤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数据采集、病虫害防治管理及生产回溯应用。并结合原料基地气象、土壤、海拔等生态环境以及水浇地、烤房等建设成果数据和相关评价标准,完成对优质烟区和特色烟区的准确评价。
(4)品牌导向型分析:通过对基地和原料各项相关数据的采集、校验、追踪、分析、归档、管理,支持基地建设成果、烟区现状评价、工业可用性、仓储投产、烟叶库存、质量追踪、库存供需矛盾、工商交接情况等品牌导向分析;并针对每一个业务环节,提供多种明细分类的统计核算报表。
2、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总体功能和业务流程设计
为配合集团品牌导向型原料基地建设和原料差异化战略研究等集团原料日常业务管理与集团原料相关科研课题和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管理需求,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总体功能和业务流程设计如图所示:
共分为10个子系统,包括电子地图展示子系统、现场工作管理子系统、个性化工作平台子系统、原料生产追踪子系统、巡视业务管理子系统、科研课题管理子系统、烟区评价子系统、工业追踪管理子系统、原料综合查询分析子系统、原料发展规划子系统和下级120多个功能模块。
图4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方案-功能设计与实现目标
图5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方案-业务流程设计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