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联总资产达430亿元,为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20强的跨国企业。
长沙中联近年来多次跨地域、跨国界的并购整合,使他们面临着不同公司间管理文化统一的问题。以往长沙中联采用培训或空降的方法实现相互融合,但这种单纯靠人力投入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长沙中联的高层希望采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简化和优化整合并购的企业。
长沙中联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且足够透明的信息化手段,来统一管理各个分子公司和事业部。而王玉坤加盟长沙中联,正是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公司实现透明、高效的集团信息化管控。
在第一阶段,王玉坤的工作重点是OA、PLM和ERP。2008年10月,长沙中联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将自主研发的OA系统换成了从外部引进的一套OA系统,2008年底,OA系统上线运行。王玉坤刚到长沙中联时,对于审批流转时间做过一个测算,平均一个流转需要7到15天,最长的35天没有审完一个流程。现在,正常情况文件流转都在1到4天。目前,OA系统平均在线用户3000人左右,月结网上流程超过10000万个,极大地提高了集团内的办公效率,实现了跨地域的经营的有力支撑。
接下来的PLM的系统,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产品数据整理、录入和校验过程工作量巨大,是很多项目不能继续下去的原因。为此,长沙中联选择了“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和“混凝土机械分公司”这两个集团公司最重要的业务部门,来做此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试点。
这两个事业部,虽然之前已经通过自主开发的系统和应用EXCEL等方式,有一定的产品数据电子化和BOM应用的经验,但是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并不好,研究院和制造部门之间的数据并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因此数据的整理依然工作量巨大。 两个事业部门的业务人员经过4个月高强度的工作,工程起重机事业部的产品数据,录入到PLM系统当中的大约10万条;混凝土机械事业部录入了8万多条。
2009年,长沙中联在两个主要事业部完成PLM系统(TCTCM)的集团统一试点应用。王玉坤曾经对业务部门讲,在信息化系统切换开始的3个月内,工作量一定比原来手工的时候要大,会比原来更辛苦,但是3个月以后,就可以慢慢享受信息化系统所带来的效益和成果了。
接下来的ERP系统,是三者中耗时最长的项目。针对ERP项目实施,长沙中联专门成立了ERP项目领导小组,董事长任组长。集团公司做项目总控制,同步协调集团财务和两大事业部财务及ERP,同时还要协调流程改进,做到全面同步。
自2008年10月份开始,王玉坤就投入到ERP的选型中。2009年3月2日,ERP项目正式实施。在接下来的7个月,完成了需求调查、蓝图设计和蓝图实现工作。同年12月7日,ERP系统在常德制造单元正式上线运行。
2010年,ERP系统的上线进入更为密集的阶段,王玉坤的精力也被占去了大半。今年1月1日和5月1日,ERP分别在两事业部成功上线运行,内控管理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2009年到2010年,长沙中联连续两年的信息化投入都高达一亿元,对此王玉坤表示,公司信息系统的提升和整合,有效支持了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落地,支持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公司经营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实施成功案例:长沙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