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99年的珠啤信息化建设,覆盖了公司所有生产经营业务的管理并已全部上线投入正常运作。应用信息化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集团理顺了业务流程,规范了操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增长。
“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在ERP系统的协力下不再是一句空话。生产管理部门在下达生产指令(创建生产批)时,指定一个生产配方作为生产依据,生产车间严格依照此生产批命令进行生产,并在各工序将实际的物料消耗情况反映到系统中,可以精确地统计出每一个批次产品的生产成本。
间接经济效益
1.信息共享堵住管理漏洞
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差错率。
信息的不能共享给管理造成很大漏洞。例如在客户账目中反映出的3个不同名称客户的资料实际上是同一家客户,这给双方应收账款对帐造成了不少麻烦,客户也多有抱怨。实施ERP后,销售与财务信息共享,每个销售客户均配有惟一编码,从而避免了漏洞,降低了风险。以前由于每天票据量非常大,工作人员逐一核对也相当困难,曾经发现有人利用瓶箱单造假、企图蒙混过关的事情。票据实行编码之后,杜绝造假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流程改造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珠啤集团在实施ERP过程中,对所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整,理顺流程100多个,不但没有产生“消化不良”的苦恼,而且大大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其中销售流程的改变非常具有代表性。过去先由销售公司开单,财务再收款开发票,最后才是客户提货。这意味着开发票时销售成本已进行结转,财务也冲减了库存数量,但有客户会过一段时间再来提货,此前实际的库存数量并未减少。现在对流程进行这样的改造:先由销售公司开出订单,财务收款后出具订货单,客户凭订货单提货后系统自动生成发票,这样就消除了以往成品库存帐、物不符的情况。
业务流程的变化,还在于将过去互相脱节、各行其事的各个环节通过内部网络系统串联起来,信息高度集成。
3.建立上下游电子商务基础
珠啤集团的ERP系统不仅对企业内部进行了彻头彻尾的信息化改造,而且将触角延伸到产业的上、下游,形成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中建立了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完整数据库,为实现电子商务搭建了扎实的基础。在采购管理模块中,珠啤集团给供应商一一建立了档案,从录入采购申请、填写报价单、审批、生成采购订单以及最后确定供应商等过程,均在线完成。无纸化操作杜绝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既减少了错漏的可能,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下一步,珠啤集团还将逐步与大宗原材料供应商联网,使原料供应做到“随叫随到”,从而更有效地压减原材料库存。
同样,下游企业各个客户的基本情况、提货量的大小、应收账款和尚余欠款的金额以及每一笔交易的明细账都被系统登记在案。珠啤集团将实现与这些大客户的联网,实时了解、监控客户的销售情况和库存量,客户进货下单也将告别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直接通过网络实现。
4.实时监控为成本控制安上金睛火眼
成本管理过去是珠啤集团感到比较被动的地方,由于管理部门各自进行成本控制,每个月的成本计算都要到月底盘仓后才能用手工计算出来,既不准确也无法详细到某个具体的批次。等到发现结果异常、各部门组织力量查找原因时,该批次产品的成本升高已成事实。
通过ERP系统,整个生产成本都实现了实时监控,从而能及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各项能物消耗。在成本模块和其它各项模块上线并集成后,系统采用了实际成本管理的概念。每一产品的成本配方被作为实际成本的制定依据,技术管理部门调整生产配方的配料时,实际成本的原材料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改变生产配方的工艺路线时,实际成本的设备资源折旧部分也会相应调整,从而实现了适时变动。同时,一些与设备资源紧密相关的机物料、水电汽、修理费、人工等消耗也作为组成工艺路线的相应资源捆绑到了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对成本管理反馈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可计算的间接经济效益
实施ERP后,由于企业各项管理能够落到实处,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按2004年企业事实生产和销售计算,一年即可增加1.03亿元的收入。
(1)由于考核真正落实到个人,职工责任心大大加强。以灌装厂为例,2004年比上年各种包装材料消耗下降10%,节约77.96万元。
(2)酒损率从1998年的7.94%下降到2004年的3.99%。2004年公司啤酒产量106万吨,酒液成本按1000元/吨计算,与1998年相比,2004年仅降低酒损就节约4187万元。
(3)2002年,通过开展“降耗、节支、增效年”活动,采购成本降低3000万元(2003年以后原材料市场大幅度涨价,采购价没有可比性)。
(4)由于实现了两个零库存的管理,吨啤酒存货量大大降低,仅2004年就节约库存占用资金利息301.4万元。在产成品物流方面,由于产品装卸减少了5个中间环节,实现了“一次性装卸”的目标,相关费用下降0.11元/箱,仅纸箱酒(按年产量106万吨、占总产量50%计算)一项即可节约金额约816.84万元。
(5)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一班次生产成本实时监控,提高了对各种消耗指标反馈的灵敏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消耗,控制好综合能耗,每年节约金额570万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珠江啤酒信息化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