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调查显示,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从系统的规划实施到业务的应用调试,企业开始面临各式各样的专业性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是此前的信息化应用中不曾碰到的。新问题的出现容易给企业推进智能化建设带来巨大阻力,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不但改变了人与设备之间的关系,也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方式,培养满足企业转型需求的智能化人才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现状及人才需求
针对目前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的现状,国内调查机构中投顾问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87%的企业承认正面临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考虑使用工业机器人来改造生产线。85%的企业表示在未来一年内有可能引入智能制造设备,而在考虑引入智能制造设备的企业中,有37%的企业计划利用机器人进行生产,23%的企业会把新设备投入到数字监测以及应用到控制系统中去,只有10%的企业希望引入数字化智能机床,还有9%的企业考虑使用3D打印技术。对于信息化预算,51%的企业表示计划把整体预算中的至少10%用于智能化产线的改造。
通过对调查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随着智能制造转型的持续推进,企业希望通过智能改造来减少对工人的需求,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改善产品品质来推动产业转型。报告还认为,随着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的持续深入,人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起智能设备的设计、安装、改装、保养工作,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物理系统、新型网络组件进行维护。
所谓“设备易得,人才难求”。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更加注重技术的专业性,熟练工种逐渐减少,能动性岗位会越来越多。为了顺利的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在企业的落地,企业需要储备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智能化人才
美国在先进制造创新网络中的分析指出,美国人才与德国及日本相比缺失了1代到1.5代懂制造技术的工匠级工程师队伍。因此,美国制定了一个计划旨在将从知识到生产技术直接通过创新联盟的形式缩短整个过程。那么,美国尚且如此,中国又当如何?
针对当前智能化人才匮乏的问题,2017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正式发布,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7个制造业人才培养方向,包括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深入融合、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搞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但有了战略具体怎么去实施,对政府和企业双方都仍然是一个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可以借鉴德国在推动工业4.0体系中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学院立方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应对工业4.0 培训形式和内容,德国及国际工业企业与公共机构联合发出“学院立方体”倡议。由德国主导的学院立方体创立初衷是以欧洲南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开发一种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培养方式,为各方提供在线信息,指导技术工人在国内外如何使用技能和知识,通过教授工业4.0 整体组织模型,明确工业4.0 体系架构。
学院立方体为信息通讯技术及工程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任职资格,帮助毕业生联系有意向的工业企业,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云平台技术学院立方体系统中,企业工厂提供在线学习课程并发布空缺职位的类型及需求数量。学院立方体帮助学生获得申请意向职位所需的必要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颁发的证书是建立在标准课程的基础上,能够确保潜在雇主对培训标准的信心,受到良好培训的候选人会被自动推荐给企业。
学院立方体建立初衷主要是面向社会人员。该概念在基于工业4.0 员工素质培训等领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计算机、自动化以及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校可以将学院立方体的培训模式复制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理论联合实际的能力,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二)培训与职业发展模式
由于员工在教育、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工业4.0体系下的企业需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进修和培训机会,增强个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内部学习、外部学习、一般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合也是工业4.0 员工培养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单个员工和企业整体工作间的沟通,员工工作都被按照要求设计成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员工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也被持续检测,工业4.0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员工工作。
在工业4.0 背景下,针对员工任职资格、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推荐以下几种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
1.推广模式方案,包括:用于培训和职业发展的策略,识别员工特定的专业技能外的其他能力,促进不同职业和学术训练,以及不同培训和职业发展课程系统之间的互动;
2.“最佳实践网络”的建立与推广。为确保知识转让的可持续性,建立培训和职业发展“最佳实践网络”是适应需要的竞争性选择;
3.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字化学习技术的方法。数字媒体及在线学习在知识转化及技能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学习者的技术差异大,要求不一样,有必要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辅助系统;
4.任职资格、培训和职业发展措施的综合分析。为提高职业培训效果,有必要开发相应的培训策略、分析方法和管理模式;
5.工业4.0 特有学习内容和跨领域合作的推广。能够实施所有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并能促进所有学科完成系统工程需要的学科间相互理解的立场与方法,这些立场与方法包括战略、业务流程和系统层面。另外,技术和法律间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必要的,法律专家应介入产品早期阶段的研发过程,同样,企业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涉及的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与法律同行进行法律层面的交流;
6.基于IT技术的系统模型。与从零开始开发新系统不同,现实和数字虚拟世界间互作的模型包括模拟机电工程等。
(三)以太网等现代网络课程的设置
以太网具有大量、实时以及远距信息传输的特点,能够适应设备的增减变动,网络架构的扩张,并满足实时跨厂信息传输要求,是工业4.0 实现的关键。在工业4.0 的CPS(Cyber Physical System, 人机物融合系统)下,基于智慧工厂愿景,布建以太网络和基于PC 控制器完成企业工厂全面IP化已成必然。
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知识点包括:以太网的分类与发展(包括标准、快速、千兆和万兆以太网)、以太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包括接口工作模式、VLAN 以及高速以太网等)以及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等。以太网能够实现管理级至现场级的数据传输,只需要运用一种网络技术,无需涉及其他网络技术,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管理能力
工业4.0 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工业4.0 体系的要求,需要构建新的管理制度,例如,数字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现实制造与虚拟呈现结合的管理体系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工业4.0不仅仅意味着技术和生产的转变,而且意味着调整原有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一件大型设备或精密仪器的生产有可能需要整合全世界的资源,需要学科间、行业间、国家间的紧密配合。
在工厂实际运营中,管理人员需要更加专注,特别是针对异常情况的管理。与传统通过统计分析报表检查运行不同的是,在工业4.0 条件下工厂运营的各种异常直接通过APP发到一线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部分高层人员的手机和邮箱中,直接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一时间分析判断,决定是否由一线人员处理或者上报更高层管理人员处理,确保出现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提高效率。
因此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图论、线性规划、约束理论、设备管理以及
质量管理等;建议设置的课程包括:工业管理、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质量控制等。
(五)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在目前的信息时代里,技术更新速度快,升级周期短。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中需要及时更新相应的课程。在工业4.0 条件下,学生需要掌握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
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云技术等。新课程的设置不仅能满足学生对当今世界计算机领域新技术了解和掌握的迫切愿望,同时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培养智能化人才成为企业转型的当务之急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news/1051552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