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科技首席执行官兼全球市场及销售总裁罗叶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针对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发表了看法,认为中国企业应向一体化发展,并同时介绍了高亚科技的相关业务情况。
人物简介
罗叶明,香港人。从威斯康星大学的麦迪逊研究院毕业后,罗叶明在贝尔实验室成为了一名研究员,在此工作的五年时间里,他和贝尔实验室的成员共同研发出UNIX新一代的linkage editor及COFF科技。此后,罗叶明曾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InterWorld、美国佩罗系统公司、美国花旗银行、DEC、Perkins Elmer 以及贝尔实验室担任核心研发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中国有望打破美国软件缺口
罗叶明具有在美国25年以及中国香港3年的IT经验,他对于国内与国外的信息化水平,有着独特的见解。罗叶明认为,美国在软件方面有缺口,而这个缺口是中国有可能突破并赶超的。
罗叶明在其撰写的《第八个管理》一书中指出,在美国要找能管理100人以上的软件项目经理是极难的。美国和全球的软件管理及工程科学的基础是建立于工业时代的实体成果之上,而软件生产和管理的主要元素是智力成果,只有极少部分的管理者能从实践中明白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实际和理论的缝隙,进而更少的人能够令智力成果和实体成果相连接。美国虽然在“管理学”及“软件科技”领域皆处于领先地位,但很少人会留意到上述的大缺口。
由于机构大量信息化的年代与美国不同,中国并无以上问题。虽然中国信息化道路的存在一些不足,如道路分散且系统太多,导致了信息化花费高与信息的分散和不全面,阻碍管理的进步。但是,中国信息化道路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一体化的软件系统解决,中国未来的软件产业还是有无限可能的,中国可以吸取美国的经验,尽快普及最先进的概念和工具,这样还是有望成为软件方面的领头羊的。
企业借助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化升级
那么,打破美国软件缺口,国内企业需做哪些努力?罗叶明认为,从他自身的角度即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在这个进程中,企业要坚持走一体化信息化的道路,努力为中国软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首先,中国企业要走一体化的道路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这也就是说企业在选择软件时要选择一体化的平台系统。针对软件选型问题,罗叶明给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要达到软件产品与业务的吻合。产品的成本是由多个客户分摊的,吻合程度愈高,愈有机会省钱。
第二,应尽量减少定制化与个性化。定制化的成本不是一次性的,定制会增高日后的维护成本。
第三,应该找最匹配及最能支持你业务的供应商。比如,高亚科技的8thManage就是企业一体化较好的选择之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的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完美支撑业务。据悉,8thManage采用的是“一个设计一个系统(ODOS)”架构,功能齐全,包括CRM、PM/PMO、HR、供应商管理、ERP等模块,而且各个功能模块都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数据可达到实时整合。它可以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集成不同的模块,以实现对业务最大的支持,同时可以降低系统集成的成本。作为高亚科技开发的一体化商业管理解决方案,8thManage的优势是充分利用了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平台,从而实现了成本低、性能高的特点,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商业解决方案。
其次,软件厂商要走一体化的产业道路。软件厂商要开发一体化的软件平台系统来适应用户的各种需求。软件一体化平台系统,包括各种功能模块,其中各个模块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协同工作,一体化的平台系统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中国软件应向一体化平台系统发展,应根据企业用户的多种业务需求进行功能定制,达到一体化协同工作。就如高亚科技来说,高亚的8thManage集成了各种功能模块如CRM、HR、ERP、OA、采购管理等,功能全面。高亚科技标榜的是智力型的工作管理,采用美国的经验和设计,中国开发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企业管理每一领域,开发出适合中国企业应用的功能,并且所有的应用都能在同一个设计的构架上运行,高效协同,数据精准实时。
一体化平台化的软件体系,可以打造企业全新信息化平台,中国软件应不断向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不断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一体化构建企业全新ERP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