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出了一份红火的答卷,“火爆”、“疯狂”、“逆天”的业内评价风生水起,不免让人热血于中国电商的蓬勃荣景。尽管质疑声依旧存在,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热潮使舆论的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乐观,作为对电子商务应用有多年实践与研究的宋成玉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不一样的见解。
图1 宋成玉 高级工程师
一、辩证看待电子商务的热效应
尽管2012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那段关于双十一等电商促销的活动仍然让人记忆犹新,讨论似乎也并没有结束,一部分人依旧沉浸在电子商务的“乾坤盛世”之下,一部分则开始惋惜、谩骂、质疑、唱衰,在宋成玉看来对2012年出现的种种电商现象无需过度的紧张,一味的歌颂或是单纯的危机论都是没有必要的,他谈到电子商务大型促销活动如此热火朝天对于一个电商从业人员而言是值得欢呼雀跃的,因为这种火爆是电子商务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见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了电商的强大力量,也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了电子商务成长的标志。
另一方面,宋成玉表示尽管2012年电子商务的成绩单很吸精,但是毕竟电商并不是一个主流行业,在GDP中的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想要帮助中国迅速进入大规模生产和用户自主创新的时代,成为经济的核心还言之尚早。因此辩证的看待电子商务在2012年的“唯美”是必须的,充分认识到中国电子商务的潜力并以稳扎稳打的心态应对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解决法制环境健全、交易环境搭建、配套设施完善、电商信息处理等问题才是迫在眉睫的。
二、制造业电商热潮中的冷处理
1.电商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传统的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制造企业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电商营销的运营主体,交易环节存在不可控因素。制造企业在传统渠道上经营多年,存在很多既定的模式和方法论,面对新兴的电商模式单凭制造企业本身有点捉襟见肘,加之网络销售直接面对消费者交易过程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所以一个制造企业如果不具备电商人才、组织结构调整、平台运营策略、完善的客服体系等等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系统。
2)制造企业电商交易的产品通常是实体有形的需要通过物流等中间环节完成交易。电子商务的“大跃进”式的发展背后是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健全,作为实体交易为主的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业务物流等中间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商运营。目前快递行业的乱象让很多制造企业黯然神伤,无形中让企业信誉和服务蒙受不小的损失,客户体验的严重下滑也成为制造企业入市的一大障碍。
3)制造企业制造柔性较差,电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对柔性制造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制造企业更多的是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模式,面对电商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往往“力不足”,只有完成传统企业的柔性制造发展进程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网络消费需求。
因此,宋成玉认为传统的制造企业在面对电子商务火爆局面的情况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管电商存在很大的机遇,但是传统制造企业的“先天”条件需要审时度势、稳扎稳打、谨慎为之。毕竟制造企业是经不起炒作的“烧钱”时期的,“赔本赚吆喝”也不是每个制造企业所能耗得起的,所以传统企业要开展电子商务还是要着眼于内部,搭建集成的信息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来开展和改善业务,从而提高运营能力,对客户需求高效反馈,在外部提高用户忠诚度,提供特色服务和用户体验。
2.电商若起步,内部需先行
平稳生产是很多制造企业所期望的,打乱稳定的秩序势必会带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服务下降等诸多问题,所以制造企业在参与电子商务运用的时候,需要从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升级及组织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改进、人力资源配备及技术能力提升等多层面来提升企业适应电商业务的能力,要具备互联网下开发、共享、透明的思维,只有内部管理适应电商发展的需要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1)内部管理及组织结构调整。电子商务业务运营过程中势必会带来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的精细化、组织的扁平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涉足电子商务业务之前,企业内部管理及组织结构调整已适应电商业务发展的需要时必须的准备工作。
2)生产方式改进。传统的制造企业生产模式是非柔性、非模块化的,面对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的多变和个性化往往和制造企业传统生产方式相矛盾。宋成玉认为制造企业下一步需要改进的一个方向,即企业如何满足客户或者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需求。制造生产线改造,柔性生产或柔性制造,对制造企业来说是一种锻炼和磨练,只有利用实际的商战或实际的业务刺激其前后台的生产改造,倒逼组织管理、生产模式改进 ,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短期大量订单的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考验。
3)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宋成玉认为,传统的制造企业大都是规模生产,通过提高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生产方式是否适应互联网经济的环境,可能是需要探讨的。如果按照波峰来配置企业资源会出现大量的闲置,如果按照波谷配置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制造企业针对这个问题还需要探讨和研究,面对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很多制造企业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企业改进的方向应该就是模块化,包括物质财富的模块化,功能单元的模块化,生产线配置的模块化,这些可能是传统制造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
4)人力资源配备及技能提升。人们常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电商领域也不例外。传统制造企业缺乏电商专业人才配备,对于网络营销的技巧、市场分析与推广、客户服务技能及客户关系营销、促销活动策划等这些和传统模式大相径庭的业务需要培养一批有着专业素养的人来完成,时刻关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电子商务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以人才储备应该成为制造企业电商业务的先决条件。
3.电商欲发展,策略需得宜
1)自主建设VS第三方平台
目前制造企业在选择电子商务策略的时候通常采取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来运营,但是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根据制造企业自身的行业特性来选。宋成玉分析到,如果是一家营业额在几亿元或者十几亿的民营企业投资一个自有平台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利用有着现成流量保障的第三方平台。但如果是一些大型产品行业,国内现阶段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行业平台的情况下,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自建电商平台来开展业务。但是自主电商并不是建立一个庞大的第三方平台,毕竟现在很多第三方平台还处在亏损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改善内部的业务,积聚资源和整合优势,实现业务运营的升级改造。
2)实体店VS网络渠道
新兴渠道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但宋成玉认为新兴渠道从规模上看还是比较小的,制造企业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肯定还是会比较重视传统渠道。事实上,与实体店相比,尽管网络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种类更多,产品更加丰富,但是很多企业在产品线策略上还是区别很大,网络渠道的冲击可能存在但最终并不会构成对实体的威胁。
3)试衣间效应 and 体验式营销
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消费者对于在实体“试衣”体验,网络购买的模式也日益被接受。业界评论中很多专家认为,“试衣间效应”或者说体验式营销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主流消费模式,但是宋成玉则持保留态度,他认为,现阶段企业可能都在规划将实体店转变为一个展示平台、服务平台、售后平台,无疑这的确是一个消费趋势,并且在一些大众消费品种已经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多数制造企业而言是不会的,加之目前企业实体店也在进行自身经营策略的改革和调整,短期内仍将维持现有的普遍模式。
三、电商与信息化融合的新机遇
传统企业是未来电子商务的主角,传统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的柔性化、分布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组织模式的无边界化,甚至消费者也会参与到生产中来,资源的互相共享,各种形式的“外包”也是制造企业适应电子商务的转变。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传统商务,是要回归商务的本质,回归的主体是传统企业,随着制度的健全、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人力储备及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对我国整体发展的价值就会逐步显现。
宋成玉认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信息化系统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组件,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价值窗口,不同的功能单元又组成了一个价值网络,价值网络利用内部信息化手段柔性组合达到互联网运营、网上协作。尽管电商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应用的定位有所不同,电子商务侧重于上下游供应链的打通,ERP等则更多的是面临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等的管理,但是如果能有效的将两者集成和耦合,企业前台电子商务建立在后台信息系统联通和对接之下,势必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品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