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信息化前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状况描述性统计
表3信息化前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状况方差分析
图4 预算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4信息化前的预算管理状况描述性统计
以上分析显示,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方面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痼疾不容回避,IT治理的推进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无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5信息化前的预算管理状况方差分析
(3)优化IT治理的瓶颈
我们发现,35. 51%的受访者将“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缺乏明确的战略性要求”列为企业在实施IT治理过程中的关键瓶颈,远远高于其他方面(图5),而且有53. 62%受访者认为国机集团在信息化过程中战略“不明确”或“不够明确”(得分不超过3分)。可见,国机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参与者都深刻体会到,战略规划层层落实是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也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瓶颈,16. 67%的受访者将此列为“信息化建设中的最大困难”。可见,加强内部沟通与培训的对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以上方面对我国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是未来阶段构建中国IT治理模式过程中需着力强化的方向。
图5 优化IT治理的主要瓶颈
图6 国机集团IT治理绩效
2.公司IT治理的初步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经营管理规范性提高的认可度最高,平均达到了5. 93分,这说明集团上下的财务政策(如账套体系、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等)的规范统一是集团信息化管控最为显著的成效所在。其他较为显著的方面还包括:(1)信息化管控支持企业集团优化流程,帮助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的整合(5. 44分);(2)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反馈与处理更具时效性(5. 38分);(3)职能部门与财务工作合作互动,业务流与资金流配合效果良好(5. 38分)。
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对于预算执行是否具有更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4. 82分),受访者的认同度明显偏低。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集团的信息化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很多成效还不能立竿见影。
在影响信息化成效最大的因素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会计信息重视程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财会工作渗透能力增强等方面的改进对企业经营和发展较为重要;而会计智能化、资金监管增强、会计与业务一体化等方面的改进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对会计信息的重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财务分析的时效性以及财务政策的规范性等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说明这儿个领域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巫待通过IT治理的优化为其保驾护航。
3、信息化建设风险与机遇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面临的风险调研中,“网络安全”风险以5. 33分的均分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风险,说明对信息安全的担忧和重视在受访者中形成了高度共识,这也是IT治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另一方面,“消极应用风险”以4. 72分的均分排名最后,可见受访者对企业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营中发挥的作用持乐观态度,认为其信息化流于形式、与经营管理脱节的风险相对较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化建设之后,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图7 国机集团信息化面临风险
图8 国机集团信息化发展方向
展望信息化未来发展前景,如模块化的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智能信息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都是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从图8中我们也可以看,各指标的均分普遍较高,说明人们对信息化的前景充满信心。其中,“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基于数据仓库的智能信息分析”以6. 20分成为集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最大可能方向,说明信息智能、决策智能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第一追求。此外,“从庞大的系统转变为模块化的系统”、“支持企业流程再造”、“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转向客户关系管理”等也得分较高,说明企业管理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始涌现出新的需求和建设高潮。
四、结语与展望
全球IT调查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 2009年10月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IT支出将达到4940亿人民币,从2008年到2013年底,中国IT支出年增长速度为10. 8%,而GDP的年增长速度为7. 7 %。因此,目前阶段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向IT投资要效益,使IT投资真正发挥企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中国企业现代化的历史相对于西方企业要短得多,中国公司治理与西方有先天的差异,因此,简单复制西方企业的做法来实施中国企业IT治理是行不通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IT治理模式,这不仅对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至关重要,同时还能在国际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IT治理是与特定的政治法律、文化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不同制度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治理模式,治理制度安排只有适应制度环境才是有效率的。因此,探索IT治理模式必须深入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
中国经济处在转型过程中,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经理人市场还未形成,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不同企业亦存在较大差异,公司治理状况受到控股股东的性质、行业、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会,2008)。
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尚待完善。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企业要谋求持续健康发展,避免陷入增长怪圈,有效的规范和约束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企业公司治理在发展的进程中,治理主体从初期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发展到90年代中期股东作为治理主体,演进到现在以股东治理为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典型“经济型”治理主体;公司治理的边界也从“无企业边界”到单法人治理边界,再到集团治理边界(李维安,2009)。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们观测到中国企业公司治理前进的步伐,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譬如,面对管理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国企业公司治理乏善可陈。对企业长期增长有利的举措,往往由于对事关管理层薪酬与晋升的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不利,最终难以上马,中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就是明证;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但对管理层自身有利的在职消费却节节攀升,纵观上市公司年报,以业务招待费为代表的在职消费不断扩张,频频引发公众质疑。
因此,IT治理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直面中国企业公司治理薄弱环节,从企业管理控制的实际出发,避免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的“空降兵”式信息系统。有关权限划分、经费开支预算、审批等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固化,确保制度不因人情而流于形式,切实提升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总之,IT治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我们探索。实践过程中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有了IT技术的投入,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有了IT而缺乏治理,同样事倍功半。对此Bill Gates曾总结道:自动化会使高效的行动更加高效;使低效的行动更加低效。因此,在摸索IT治理模式的进程中,我们更多的应把着眼点落实在治理,而不仅仅是IT本身。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企业IT治理现状与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