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陈志祥教授
一、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新的问题
1、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环境
在社会经济转型方面,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全球化经济趋于一体化;
- 绿色可持续经济成为共识;
- 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制造行业环境
制造产业升级转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服务型制造、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与智能制造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2、内部问题
虽然内部问题是供应链管理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但是在新环境下问题会更严重。
(1)数据问题
不准确、不及时、不透明(不可视化)、不共享以及数据利用率低。在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企业处理不精确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利用价值。
(2)流程问题
低效率,不可靠,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 不规范与不标准, 缺乏智能,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3)管理问题
缺乏供应链战略思想,企业间协作力度不够强,信息化水平与智能化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精细。
3、外部问题
与内部问题相比,外部问题是新问题,但同时也会激发内部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压力
人力成本与原料成本上升,给制造企业造成很大的成本负担;
(2)产业政策导向的压力
环保以及供给侧改革对制造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3)市场压力
顾客需求、竞争业态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让很多制造企业疲于应对。
二、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应用趋势与策略
1.供应链管理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技术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可视化:信息透明共享,实时监控;
- 智能化:人机互动,智能决策、预警、预测、评价;
- 一体化:跨平台连通性,功能集成性;
- 网络化:分布式架构,功能自治性。
(2)应用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应用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绿色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
- 全球化:全球化采购、 跨国生产与国际分销物流;
- 个性化:个性化顾客需求驱动供应链的个性化运作;
- 社会化:社会化能力与资源共享,共享制造与物流资源。
2.智能供应链管理应用若干问题
何为智能(智慧)供应链?没有统一定义,陈教授认为供应链智能化是供应链信息化的高级化阶段,它包括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的一部分,同时需要更加高级的智能自动化技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智能化。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是智能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工具。
(1)智能供应链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
智能供应链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研发、生产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等方面:
- 产品研发管理:协同产品开发体系,顾客参与产品开发平台;
- 需求与计划管理:智能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系统;
- 生产物流与进度控制:智能生产调度系统;
- 外协订单的跟踪与管理:智能外协跟单系统;
- 产品销售配送:智能配送和物流系统;
- 物料采购与供应:智能协同采购平台。
(2)智能供应链的关键技术
智能供应链的关键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技术:数据收集、存储以及分析技术;
- 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算法技术;
- 数学应用技术:运筹学与统计学;
- 信息技术:信息传输,网络通讯技术;
- 流程管理技术:JIT,TOC,BPR。
(3)目前成熟可用的智能供应链技术
目前较为成熟并在制造企业应用广泛的智能供应链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供应链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比如:射频扫描技术(RFID),虚拟现实技术(VR)-用于定制生产的顾客需求分析,如服装和鞋业,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图1 物流运输智能调度技术
- 物流智能技术,目前供应链的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供应链作业(物流系统作业)层次上,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物流载导航技术(GPS/GIS),自动导轨车物料搬运技术AGV。a.仓储自动化(智能)系统;b.搬运自动化(智能)系统;c.运输自动化(智能)系统。
图2 工厂智能物料搬运与仓储技术
- 利用云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和可视化。
(4)需求加强的智能供应链技术
目前对于供应链决策层次的智能技术仍是一个缺口, 虽然现在的供应链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业务的协同。但是这种所谓的协同并没有智能的成分,仅仅是提高了人为决策的同步性和反应性,但是谈不上真正智能。 在智能决策方法方面, 相当多企业不知道如何用。 智能决策技术包括:智能需求预测技术(需要用到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
- 智能供应链计划(生产与库存计划)决策(需要用到数学优化,智能算法技术,决策分析等技术);
- 供应链运行智能预警监控技术(需要智能推理,专家系统和仿真技术等等),(目前下游供应链,如零售商,电子商务企业在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做商务决策, 京东,天猫在做这方面工作)。
3.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水平的策略
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水平的四个策略如下:
(1)以供应链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为中心不断提高供应链集成化应用水平
a.供应链集成的演变过程
集成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涵之一。从横向上来讲,一般认为,供应链集成从范围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内部分散独立;
- 内部部门集成;
- 企业内部集成;
- 企业外与供应商集成;
- 企业与客户集成等过程演变。
b.流程再造在供应链集成中的作用
供应链集成的本质是资源的整合,而且是有机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资源相加和凑合。 因此,集成需要进行供应链业务的流程再造,通过新的信息技术改变原来的业务运作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自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
(2)以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为中心,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是国家最近几年推动的制造强国战略,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提升不够,为此,需要提高供应链智能水平,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低价值企业向高价值企业转型。许多企业实现了从基本信息化到智能供应链的升级转变。例如,家电企业中的海尔和美的等的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供应链的转型;家具企业中佛山的联邦家私和维尚家具等企业的信息化到智能化升级转型服装企业;服装企业如青岛的红领服装等。
(3)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定制化供应链管理
当今市场的用户个性化比较明显,原来的批量生产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小批量、 定制化的个性化生产需要供应链个性化。推式供应链向拉式供应链以及敏捷供应链转变。个性化定制的实现大概需要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需要强调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 顾客化交互系统:利用云技术,构建在线顾客订单交互系统。包括前端的用户平台以及后台的大数据与智能数据处理。
- 柔性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解决成本高与经济规模问题。
- 敏捷供应:供应商的联动与快速参与。快速反应的供应系统是保障,需求信息要与供应商分享。
(4)以社会合作为中心,实现供应链资源的社会化整合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某些企业可以把自己闲散的生产制造资源、物流资源以及技术与设计资源在网上作为可以共享出售的资源进行互利的互通有无的交换和合作,实现供应链资源的社会化整合。
- 利用政府和行业机构搭建互联网供应链采购、物流与金融服务平台(佛山众陶联)。
- 基于互联网搭建产品设计技术资源的社会化合作平台—众包设计服务平台。制造资源外包服务平台(共享制造),e-works搭建了一个平台叫优制网, 也是一个很好的制造资源社会化共享平台 。
4.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三步走战略模型
根据陈教授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和多年的实践研究,陈教授在去年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信息技术驱动与促进作用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三步走战略模型。该模型针对不同的类型 (规模)特点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三步走,把供应链优化升级分为三个阶段:
- 供应链效率优化阶段;
- 供应链协同优化阶段;
- 供应链增值优化阶段。
- 在这个模型中,不同规模(中小企业、中大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不同成熟阶段的企业应用供应链处于不同的阶段。
本文根据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陈志祥教授在2017年(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