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两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念以来,关于“两化”融合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特别是信息界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两化”融合进行认识和理解。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以期对“两化”融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从而有助于为“两化”融合在各个层面切实有效的推进提供理论基础。
1 两化融合政策演变
与国际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后再进行信息化不同,中国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在工业化还未完成的特殊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国情提出的,因此对两化融合的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了解“两化”融合十分必要。
20世纪末我国制定的“十五计划指导思想”中首次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2001年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一2005年)明确提出:“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对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作了阐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两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以上梳理中可以看出,在2002年以前,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出现被理解为如何对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推动作用。在2002年的党的“十六大”中,为了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提出了使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促进,从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十七大”为了解决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张皮”现象,利用产业融合的“1+1>2”效应,提出“两化融合”,并将其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根据“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演变历程,以“1993—2001”、“2002—2006”、“2007—2010”为时间段(因学者对其研究最初在1993年),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收录的论文作为统计样本,分别以“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进行题名检索,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1993—2010年CNKI收录相关论文统计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10年相关研究共893篇,和2002~2006相比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2 两化融合的内涵
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两化”融合必要性、“两化”定义、“两化”融合的本质及动力四个方面对两化融合内涵进行梳理。
2.1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对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的讨论从1993就开始了,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随后在全球掀起的信息化热潮。此时我国信息系统也出具规模,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学者主要讨论如何处理和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国家信息中心乌家培(1993)指出应使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用工业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瞿世镜(1998)也认为必须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并以信息化为更高发展目标,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化产业结构。
这个是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工业化到信息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应以工业化为目标,信息化只是辅助手段,服务于目标,切不可盲目追随世界潮流,超前发展信息产业(王莉,1999)。
20世纪末我国制定的“十五计划指导思想”中首次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又一次激起学者们的研究热潮。
徐长生(2001)、姜爱林(2002)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两者是源泉与载体的关系。
王述英(2003)等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是递进相关的两个阶段。
姜爱林教授(2004)讨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若干建议。
汪斌,余冬筠(2004)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对信息化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大。
周宏仁(2008)阐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它们的关系是一个渐进发展、由表及里的过程,故应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
综上可以看出,这些学者主要是信息背景的工作人员,学者们虽然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界定不太一致,但都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具有内在联系,信息化对工业化有带动作用,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载体和市场。
2.2 “两化”融合必要性
国内学者周叔莲(2008)通过分析我国信息化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信息技术的特点,提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2008)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内部,一直存在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一对基本矛盾,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了人们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为范围经济发展的必要。
步德迎(2009)认为“两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使然,应根据国情将信息技术渗入到工业产品、管理、技术和思想四方面。
陶长淇(2009)提出推进“两化”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性,“两化”融合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解决工业社会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和跨越。
2.3 “两化”融合的定义
由于发达的国家的信息化的实施一般都是在完成工业化以后,因此其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国内学者也纷纷“两化”融合展开研究,但由于时问尚短,关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的内涵,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姜奇平(2008)以生产方式为视角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生、演变和转化的过程,融合的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
周振华(2008)从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核心是创新,是全社会的系统集成创新。
安筱鹏(2008)认为融合是指产品融合、生产方式融合、产业发展融合、体制融合。
国家信息中心金江军(2008)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全方位一体化的,是信息化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可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衍生产业等四个方面。
周叔莲(2008)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内涵不仅是在工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应用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在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等多个层次实行融合。
史炜等(2010)认为两化融合不是简单的“生产”和“产品”关系,是一个过程、一整套的流程,是为了同样发展目标而促使不同发展路径进行互补的完整的服务体系。
学者们关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的定义,至今没有达成统一,但基本特征是一致的:a.“融合”是一种优化和升级,“两化”融合的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产业竞争力。b.“融合”是一种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化”融合周期是不可逾越的。c.“融合”是多层次和多部门的,在技术、产品、服务、市场等多个层次的全面融合,在IT部门、互联网部门、电信部门和企业的联动。
2.4 “两化”本质及动力
对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本质和内在动力,是一个新的领域与课题。姜奇平(2008)认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融合,融合的本质是强调需求方、差异化、小众市场等等。
周叔莲(2008)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本质,就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里,广泛应用信息设备、产品和技术,做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和信息产业都能够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将军(2009)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力来自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政府引导。
王金杰(2009)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在机制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动态规律和原理;外在机制即为两化融合与市场运行、企业主体、政策体制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 “两化”融合途径及模式
很多学者对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融合途径及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的观点可分为以下几类:林兆木(2002)指出了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关系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结合。
杨冰之(2003)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一定遵循“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既定路线和历史逻辑,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跨越式的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同时重视工业化、信息化各自发展及融合式的发展。
林兆木(2002)更强调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带动工业的发展。
黄永兴(2003)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的2001年的信息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进行研究,得出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叶帆(2004)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提出以其合力的作用带动信息化、工业化的发展。
金江军(2009)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企业一产业互动模式、挑战一应对模式、雁行模式、区域集群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该逐级推进,梯度展开。可以划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适应级、成熟级、优化级五个阶段。
由此可见,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互为条件、互相融合、密不可分。在两化融合过程中要同时重视工业化、信息化各自发展及融合式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大两者之间的兼容、融合和渗透力度,才能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
4 “两化”融合推进的关键和重点
许多学者认为,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关键是找到二者融合的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金江军(2008)指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突破口是制造业,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化的产业衍生并发展新产业。
郭丽君(2008)则认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是突破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并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重点支持汽车、石化、电力、机床、金融等应用电子产品和装备的发展。
还有的学者认为,推进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关键是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主要内容,逐层推进。才能达到信息化与工业化全面融合的效果。
周宏仁(2008)认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需要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新型产业、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观念、融合的管理模式等四个维度进行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童有好(2008)认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要形成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供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途径。并要求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
金江军(2009)提出,信息化要着重与工业化的核心——工业的融合,即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其次,才是要推动信息化与为工业化服务或起支撑作用的产业融合。
综上,学者们认为在推进“两化”融合时应抓住重点,首先在使信息化对传统核心基础工业产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逐层推进,全面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5 “两化”融合的发展研究
除对“两化”融合的内涵、模式等基础研究外,学者们也有对“两化”融合的进一步研究,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姜奇平(2008)认为在制造业中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以产业集群、隐形冠军等形式出现的行业范围经济,同数字化网络的结合,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形势所在。
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者罗荣选(2008)认为“两化”融合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产生1+1>2的效应,并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方向及融合进程中应主意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胥军博士(2008)将对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及政策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与研究。
杜友文、王建冬(2009)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四大要素,指出融合的基础是技术的融合,关键是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纵向保障是管理机制的创新,横向保障是消灭数字鸿沟。并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三角模型。
吉林大学张海涛教授及辛立艳博士(2009)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微观层面融合的价值计量分析中从微观层面对“两化”融合从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信息技术与企业支持管理流程、信息技术与企业核心经营流程三个维度展开研究。
综上所述,从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现状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关系、必要性及融合的模式、方向、途径等相关问题,其中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建议。但也应当看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关系、含义、内容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且往往是工信部门的专家视点。对推动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推进机制、关键路径、影响因素、指标设计及对产业转型的影响机理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同时又处于“五化”的大背景下,要迅速而有效地推进中国各个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上问题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