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动互联应用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6个月之前的移动互联市场和今天相比就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如果我们关注市场中的意见领袖,可以看到他们所注意的话题、谈论的焦点一直在变。
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最近一年以来,移动互联市场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开始从消费级应用转向企业级应用。我觉得对于移动商用市场来讲,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是什么呢?首先,在外部环境上,对于商业应用来讲,无论是从网络、设备,还是技术和生态圈都已经日趋成熟。我记得3G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运营商推广的是3G的固话,也就是在一个普通的话机里面插上SIM卡,它使得电话无须电话线。现在大家对3G已经很熟悉了,预计明年年初4G牌照就会出来,为大量新型移动互联应用商业化的可能性奠定了非常关键的技术基础。
其次就是设备。我们可以看到在购物网站上,移动互联的产品、设备,价格都在不断下降,现在花2000元,就能买到一个非常不错的10寸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
第三是技术和生态圈。云、虚拟化和很多后台技术正日趋成熟。与此同时,今天的销售人员、普通员工都在向自己企业的IT负责人要求能够让他们的业务更加移动化。几年前,这种要求可能针对的是邮件,而现在,他们针对的已经不仅仅是邮件,而是业务。例如,能不能让手机运行一些业务系统?
简而言之,移动互联技术带给企业的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这个市场中没有任何变化,竞争格局相对是稳定的,强者恒强,一旦有新的技术出现,最敏锐的那个人就有可能抓住机会成为市场中的领导者。
因此,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企业内因来看,我们都可以推断,今天的移动互联企业级市场正在发生一场变革,现在,几乎99%以上的企业都会非常关注这个市场,已经或即将采取行动应对新的改变带来的新需求。整个企业级移动互联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企业级移动互联市场的应用既包括之前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通用型应用,比如用手机查看企业邮箱、移动OA、移动CRM、移动业务分析等,也包括移动互联对内部需求的满足,比如分析报表或是视图管理,视图管理移动化就是“老板需求”最重要的体现。
还有一部分我们称之为行业应用市场,可以把它分成3个不同的细分领域:B2C(面向消费者)、B2E(面向企业员工)、B2P(面向企业合作伙伴)。
现在B2C市场相对来说已经成熟,比如银行会有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的HD版,这些都是符合平板要求的。还有一些物流企业,比如顺丰,会有自己的APP,可以支持用户查看订单的物流情况。
B2E市场面向的是类似于可口可乐公司移动应用这样的案例,这些应用和平台是为满足企业员工使用的,比如移动展业、服务过程管理、物流管理、移动执法等。客观来讲,我国各级政府如今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已经比较先进,警察队伍正在普及警务通,这也是非常典型的B2E应用,可以让警员的工作更有效率。
第三个市场是合作伙伴市场,对于需要更广泛的上下游价值链整合的企业,可能会开放一些应用给它的合作伙伴,包括它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以服装行业的订货会为例,有很多服装企业采取加盟制度,它们可能会将全年的衣服样品运到某一个城市的某一个酒店,之后让各级渠道来选。另外,像食品追溯,以联想的“味全”奶制品项目为例,奶粉是快速消费品,联想的解决方案能够保证从生产环节到最终消费者环节的全程奶粉产品溯源。这就保证了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可以更加放心,即便出现问题,也可以进行全程追溯,包括中间的物流环节、仓储环节、销售者、生产日期、销售日期等等。
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新热点通过对这3个市场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现在正是方兴未艾。尤其是B2E和B2P市场,这两个市场除了强调安全性之外还强调要有很强的可定制性,而它们也正是联想非常关注的两个市场。可以预见,B2E和B2P市场将是企业级移动互联的下一波热点。
针对这两个市场,解决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都要解决业务流程的设计问题,这或多或少都会改变或者升级原有的业务流程。这其中有很多是基于传统IT架构的,比如传统的PC机、传统的数据中心加前端。现在,我们要将这些传统应用移动起来,要让整个业务流程跟随员工“随时随地地走”,这时无疑就要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其次要解决的是需要开发应用APP,而且要和企业的核心应用系统做对接,而这就要求定制化,因为很多业务需求很难单纯依靠某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去实现。以交通银行为例,读取二代身份证是一个业务要求,而平板电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此时就必须要解决硬件定制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服务的等级、项目的复杂性和周期。
与B2C市场不同,对B2E市场和B2P市场最重要的要求是平台上线之后不允许出现问题。因为一旦平台出现问题,或者员工使用不了移动平台,业务就会无法开展。比如销售人员手中的终端设备出现问题,无论是硬件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销售人员都将无法再进行操作,当天的业绩、任务和指标就无法完成。
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既包括业务流程的问题,也包括业务流程化的问题以及移动互联基础架构的设计问题。一旦企业打算让整个公司的业务都运行在移动平台之上,就需要全面考虑它的前后台设计,包括软件设计、整个平台架构建设的设计,还有硬件问题、服务问题、业务移动化和运维问题。在联想与IDC联合进行的市场调查中结果显示,对于企业来讲,它们在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并很好地实现了移动互联应用之后,所得到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而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简而言之,移动互联应用可以把“不能”变成“能”。比如,以前没有身份证读取这样的平台手段,工作人员就不能走到客户身边为他办理业务,这就是“不能”。今天我们有了这个设备,就把“不能”变成了“能”!这是很关键的区别。
移动应用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提升决策的速度和科学性。企业的经营目前都是电子化的,评价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低的最关键指标在于它业务运行和管理的实时性。如果实时性不好,只能一个季度出一张财务报表,或者一个月出一张;而如果实时性好,就可以做到一个礼拜出一张,甚至一天出一张。把平台移动化起来以后,企业可以做到实时业务的决策和分析,这些都是由数据支撑的。比如可口可乐,如果管理者需要的话,他可以看到某个具体销售人员某一天的实时工作表现,这就使整个平台不仅“移动化”起来,而且“实时化”起来,于是可以更加方便地提速他的科学决策过程。
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同时还能改善客户体验。现在销售人员拜访客户,不再是空手而去、靠描述与客户沟通,他能够利用移动终端切实为客户展现业务,包括下订单甚至于收付款。这体现了企业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前,销售人员往往是空泛地与客户联络感情,而今天,只要客户有意愿,就可以在现场完成交易。
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降低运营成本,这在交行的案例中非常明显。传统的信用卡申请要填写纸质单据,然后录入,这一过程必需依赖于后台的支持,要有专人去做文档的OCR识别,识别以后校对,校对以后再进行人工处理。企业进行移动化部署以后,这些过程都不再需要。客户在前台使用平板电脑填写的数据是非常可信赖的,而且整个过程没有纸质单据的传输。大规模的信用卡中心,仅计算纸张成本、印刷单据成本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约几百万元,收益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移动互联应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一家领先企业率先使用一项先进的新技术手段,对于客户来讲,对这家企业的形象感知就会更好,就会觉得这家企业更具业务领导力和管理先进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移动互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客户的品牌形象感知度。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B2E和B2P: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新热点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3941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