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我国企业应用ERP/MRPⅡ系统的建议
1、ERP/MRPⅡ不能解决企业管理的全部问题 不可否认,ERP/MRPⅡ系统的引进确实为中国企业学习、运用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然而更应当清楚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现实: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包括企业体制改革、经营目标和战略制定等,ERP/MRPⅡ系统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只有在企业解决了观念、机制等问题之后,才能发挥效益。
2、明了系统实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准备引进ERP/MRPⅡ系统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高层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有决心,全力支持;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较好,生产稳定,基础数据齐全准确;企业自身技术支持力量强,有一支集各方面人才的队伍,能够支持系统的实施及维护等;在实施ERP/MRPⅡ系统之前,企业已有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经验,各子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基础好;特别应强调的是,企业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因为系统投资非一次性的,运行中维护、设备更新所需的费用亦不菲。
3、正确选择软件开发战略 调查的企业中有1/2 以上曾尝试自己开发管理软件,最终都放弃了这种计划,软件开发并非制造企业的特长,它属高投资、高风险行业。因此,软件开发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制造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可运行性及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引进较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商品化软件系统,绝非越先进的系统越好。
4、企业应组建好ERP/MRPⅡ实施队伍,培训骨干 建立以主产管理人员为主,计算机技术人员配合的实施队伍,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培训骨干力量、分步进行系统实施。 要注意实施过程中“人”的积极参与,同时努力消除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高度发展、企业管理模式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某一种资源管理软件本身并不是管理系统能否成功实施的决定因素。ERP系统的实施完全是一种“厂长工程”,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还是企业从高层领导到具体操作人员的上下一致,统一思想,一鼓作气,从企业政策规章、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共同创造高度有效的实施软环境。积极推行管理应用系统的主体应该是各层次管理人员,而不是MIS 部门的技术人员。与此同时,对ERP软件运行的结果要严格遵照执行,根除各种过多人为因素干扰所导致的“系统失灵”。
5、强化企业管理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服务中介机构。 根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日前,亟待建立起理论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灌输给企业。为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和培育能够有效为企业服务的咨询队伍。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分散网络化体系架构的形成,企业,特别是非术力量较弱的企业应使其系统的运行及维护等工作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 活跃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市场,将从以下方面促进ERP市场的发展:第一,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管理知识、熟悉企业运作机制、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第二,这些相对独立的结构可以站在比较公平、公正的立场对企业需求和软件进行科学评估;第三,作为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有利于促进ERP市场的有序合理竞争。
6、供应商宜打“国际牌”,走“多元化、升级式、支持型”道路。 首先,中国的开发者应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国外所有做资源管理软件的企业,在市场策略上从来不认为他们的产品单单适用于西方的制度,恰恰相反,他们毫不犹豫地要挤占中国市场这“最后一块领地”。他们从来不考虑国界,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产品局限在一定要适合中国自己的企业这样的一个范围内呢?如果中国开发商不打“国际牌”,使得自己的产品只对中国的企业适用,这个封闭的“O”只能把自己禁锢得越来越紧。 其次,避免几百家企业都聚焦于通用型ERP系统,进行重复劳动,落得个“处处开花,处处不结果”的局面,而应该进入不同行业的企业(如轻工、重工)、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如大型、中小型)、不同侧重的系统功能(如预测、管理会计)等所对应的细分市场来寻找优势。 再次,在企业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提供“搭积木”、“再包装”的系统服务,从“基础版”到“标准版”再到“高级版”。为企业省钱、省力、省时间,为自己赢得信誉,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最后,充分利用“吾国吾民”相互交流准确、迅速的优势,大力扩展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人员培训等“软服务”。
7、积极迎接新挑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 的出现和发展,深刻的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管理观念也随之产生,如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网络化生产体系的出现。这些都对ERP/MRPⅡ系统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实施ERP/MRPⅡ应注意到这些重要变化。
为了促使ERP系统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良性的影响,只靠企业的冷静思考还是不够的。一个健康的市场,还需要供应商、中介机构来共同培育。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可以预见,我国ERP的发展之路,将是前途光明而又道路艰辛。但有着广大企业界、管理界、信息界人士探索现代中国企业发展新路的不懈努力,有理由相信,ERP终将成为新世纪中国企业管理的又一块坚实基石。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第九节 对我国企业应用ERP系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