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Hammer和Champer提出的全新的管理思想。当时世界上著名企业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等纷纷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BPR一直是成功与失败相伴随的,根据2001年英国FCD调查机构对全球600多个BPR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企业在BPR后产生了副作用,30%的企业在实施BPR后无明显效果,成功的BPR项目只占了25%。在国内情况也相似,很多学者开始探讨BPR失败的原因,发现导致BPR失败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业务流程重组会引起组织的变革,流程的变化以及技术的更新,这些变革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对这些新变化的抗拒,最终致使新流程并不能按照预期实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BPR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是如何将新的流程方案付诸实践的,也就是企业如何进行BPR项目的变化过程的。 虽然Hammer和Champy(1993)最初就充分认识到了IT的作用,但当时的IT技术水平对企业运作的影响还不够大。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整个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各行各业无不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冲击,这赋予了IT以更多、更新的内涵,IT的使能作用已经给企业流程再造增加了一些新的可能,甚至于改变企业本身的性质。BPR概念发展是与IT技术紧密相连的。 2 相关理论 2.1 BPR与创新传播理论 学者Swanson(1994)将创新划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受制于信息系统职能任务的技术创新(数据库,CASE);二是应用信息系统来支持管理任务;三是将信息系统和整个核心业务集成起来,对整个业务产生影响,这种创新和公司战略相关。参照BPR研究的相关内容,本文讲的业务流程重组属于第三种创新。 Everett Rogers的创新传播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被广泛用作不同技术创新接受研究的理论框架。他认为采用一种新的技术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知识(knowledge)、说服(persuasion)、决策(Decision)、采用(implementation)和确认(confirmation)。 2.2 BPR与一致性理论 关于信息技术和公司战略业务的一致性,学术界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一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表1总结了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公司战略业务一致性的影响凶素研究成果。 表l 关于IT与公司战略业务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总结 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在于:(1)对于BPR创新采纳的研究集中在决策阶段;(2)BPR、IT和组织绩效之问的关系模糊。因此。本研究将IT和流程统一起来,考虑其一致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采用任务-技术一致模型的思想来综合考虑一致性的影响。 3 BPR价值实现模型 本文在现有的BPR相关理论研究、创新传播采用理论研究和一致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BPR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提出BPR价值实现的概念模型和相关研究假设。 3.1 组织价值实现影响因素 组织价值是指BPR实施后,组织所获得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这里采用Hitt和Brynjoffsson(1996)的定义。将BPR的组织价值从客户价值、效率和盈利能力进行衡量。 本文认为BPR的组织价值由新流程的使用来实现。这是因为BPR的接受(接受或不接受,接受的意愿)都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感知,这种初步的接受信念来自于非直接的经历,而非真正的使用,但是真实的使用可能更会影响价值的实现,但这个关系的研究在相关的文献中并不多(Devaraj and Kohli 2000)。本文认为价值的实现不是一种心理的感知状态,而是最终的执行结果。Kleivn Zhu(2002)就使用电子商务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考核电子商务的价值,而不只是停留在接受的阶段。因此,本文第一个假设为: H1:新流程的使用程度与BPR的组织正相关。 IT技术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通过它能够很快地获得异地的信息,这些信息正是处理业务流程所需要的。IT能力重新定义了市场和组织结构的特点,改变了竞争的规则,重新定义了业务的范围。同样IT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变得非常容易。已有研究表明信息系统的设置必须和流程的特点相一致,才能发挥作用。从流程的观点来看,在设计和实施信息系统的时候,必须减少集成的问题,加强跨组织、跨部门的流程价值。 这里流程和技术的一致性,是指所实施的信息技术能够根据流程本身的特点很好地支持流程运行.从规划层面来看,即信息技术的规划要跟流程所达成的目标相一致。信息技术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特定流程的特性,特定流程对于信息的要求,以及特定流程对于协调、信息共享的要求。 现有研究都倾向于认为一致性会导致组织价值(Irani,2002),或者认为不一致会导致组织无法产生预期产出(Orlikowski 2000)。Nwabueze和Kanii认为,BPR项目高失败率的十大原凶之一就是“流程重组项目不能很好地和企业相一致”(Nwabueze&Kanji,1997)。Richard 2006通过实证调研,发现IT和流程的一致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非常显著。在任务-技术一致模型中,也指出任务技术的一致性将影响组织的价值。 因此,本文第二个假设为: H2:信息技术与流程的一致性与组织价值正相关。 3.2 新流程使用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3.2.1 技术组织环境(TOE)。Tomatzky和Fleischer(1990)提出了TOE模型,该模型分析了三个方面因素影响组织对技术创新的接受、实施和使用:技术自身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本文认为用TOE模型来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重组是合适的。但是南于BPR本身的创新过程受流程设置的限定,技术的特性是通过流程和技术的一致来完全展示出来的,技术的能力是嵌入在所执行的流程上的,因此技术的因素应该是一种复合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技术特性。因此本文将技术的特性理解为技术与流程之间的一致性。这里。新流程的使用程度受组织、环境和技术与流程的一致性三方面的影响。 (1)环境渊素 ①竞争激烈程度。组织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越大,组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欲挈就会越强烈。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组织不得不使用新流程来满足客户,不然就会丧失新流程所带来的优点。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创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而,企业有外在的压力,对新流程也更容易持续使用。 ②政府规章环境是影响创新采用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补贴、税收等手段影响组织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的某些特定流程有一定的标准规范;政府对某些新流程的使用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使得企业有外在的压力和动力去持续使用新的业务流程。 (2)组织因素 ①资源支持程度:如果资源支持程度高,那么组织碰到的困难也会比较容易解决。如新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员工的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系统的持续投入等资源投入都会影响新流程的持续使用程度。 ②领导的支持:BPR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组织领导层对新流程的支持态度影响着新流程的持续使用程度。领导的支持是BPR实施的其中一个关键成功因素。以上两个因子与组织对创新使用的影响已为Rogers等(1983)所证明。 ③初次接受情况: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创新扩散采纳中使用这一阶段的情况.因而组织成员最初对于新流程的心理接受程度对于新流程之后的持续使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初次的接受包括最初对于新流程的理解,最初基于非直接经历对新流程的看法和观念。 (3)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因素 技术的特性是通过流程和技术的一致来完全展示出来的,技术的能力是嵌入在所执行的流程上来的,因此本文将传统TOE当中的T理解为技术与流程之间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对于使用的影响也在任务-技术一致性对于组织价值的关系中得到体现。 因此本文得到如下假设: H3:竞争压力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H4:政府对流程的政策规章管制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H5:组织对于新流程的资源支持程度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H6:领导对新流程的支持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H7:组织内成员对新流程的支持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H8:信息技术和流程的一致性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3.2.2 任务-技术一致性(TTF)。任务-技术一致是指信息技术工具和工作需求的一致,反映了技术辅助完成工作的程度。在本研究中。信息技术工具丰要是指企业实施BPR项目时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它包含两个构面:信息技术属性和业务流程属性。 信息技术属性是指信息系统的支持、增强和定义对成员之间沟通的能力;信息系统对信息处理、共享、整合、结构化、评估的能力和信息系统对任务处理支持、增强和定义的能力(McGrath and Hollingshead,1994;Zigurs和Buckland,l998)。这里用信息技术能力来表述信息技术属性。信息技术的能力越强,越容易支持业务流程,即越容易协调与业务流程的一致性。 流程的复杂性包括输入和输出的不确定性。是流程本身的一个特性;而流程的相互依赖性则是指业务流程的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依赖。一般认为流程的相瓦依赖性越强,组织和部门跨度越大。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 本文主要将流程的复杂性和流程的相瓦依赖性作为流程属性的两个因素。来研究其与信息系统一致性的关系。 因此,本文得到如下假设: H9: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正相关。 H1O:流程的复杂性与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负相关。 H11:流程的相互依赖性与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负相关。 3.3 基于信息技术的BPR的价值实现模型 基于以上论述,得到基于信息技术的BPR的价值实现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业务流程重组项目价值实现研究模型 4 数据分析 问卷主体部分涉及11个变量42个问题。问卷的发放形式主要有委托调查和现场调查方式。一共收到128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14份,因此本文用偏最小二乘建模方法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对于这些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信度和效度分析(并据此略作了模型修正)、描述性统计(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在Smart PLS2.0软件中处理,得到最终的结构模型路径图如图2所示。 图2 业务流程重组项目价值实现研究模型 5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前文提出的部分假设得到了证实。由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BPR的价值实现,并以此为国内正在或准备实施BPR项目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建议,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实证结果的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业务流程重组的组织价值主要通过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来实现,即新流程使用程度与业务流程重组组织价值正相关。 (2)新流程的使用程度受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领导支持和竞争情况因素的影响,即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领导支持和竞争情况因素与新流程的使用程度正相关。 (3)信息技术与流程的一致性受到信息技术能力和流程依赖性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与流程的一致性正相关,而流程依赖性与信息技术与流程的一致性负相关。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业务流程重组的组织价值是靠新流程的使用来实现的。因此,在实施BPR项目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BPR项目的设计,宣传,信息系统实施等前期活动,也应该保证在实施BPR项目之后,新流程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这里,研究中认为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领导支持和竞争压力都能影响新流程的使用程度。因此。企业在BPR实施以后,对于新流程持续实施的关注不应该仅仅在信息系统的使用上面.领导的支持和外界所传达的竞争压力也很重要。其次,通常在流程的设计中组织会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而一旦BPR实施完,组织对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的关注就会减弱,其实.这种一致性的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竞争压力也能影响BPR价值的实现,在实施BPR之后,组织应该依然强调竞争情况的压力,提高新流程的使用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也发现了实证结果与理论研究推导得出的假设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流程本身的复杂性因素对于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影响不显著。 (2)组织的资源支持程度对于新流程使用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3)初次接受情况对于新流程使用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4)政府的政策规章对于新流程使用程度的影响不显著。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本研究的研究阶段是在BPR实施之后,过去一些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在BPR实施的过程中或实施之前。因而一些因素在BPR实施之后的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组织的资源支持程度可能在BPR实施的时候非常重要,即BPR的实施,要有财务,人力,系统等各方而的投入,而等到BPR一旦实施完成,这些都已经投入.因而在BPR实施完成后,这些因素对新流程的使用程度的影响也就不那么显著了。 (2)本研究在流程层面调研,而流程层面受到政府政策规章的影响不像公司层面那么明显。 (3)本研究的问卷被调查者的职位绝大多数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这部分人相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也较强.因而,对于这部分人而言,他们认为流程的复杂性并不是那么高。因而研究结果显示流程本身的复杂性因素对于信息技术与流程一致性影响不显著。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探讨基于ERP业务的流程重组与价值实现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