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 SystemsPlanning, ISP)是组织开展信息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合理分配和应用信息和信息系统资源,有效地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应用日益广泛,信息系统规划被定义为/寻求需要建设的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企业战略高度联盟并优于竞争对手的信息系统应用组合的过程。信息系统规划已成为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并逐步成为企业规划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它受到了企业管理者和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研究应用人员的普遍重视。
信息系统应用经过了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三个时代。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事务处理、流程自动化等领域,以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为目的,只起到辅助和支持性作用。与此相适应,信息系统规划一般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其任务是在组织既定的资源、政策约束下,根据组织目标,提出组织现在和将来的信息系统应用规划,以及相应的实施政策和步骤。它包括选择信息系统应用组合、规划基础设施(数据库、技术基础、系统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实施步骤等工作内容。因此,从组织战略出发,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IT发展趋势和组织自身信息系统应用状况,做出相应的系统规划,是普遍接受的规划模式。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战略集合转移法SST、关键因素法CSF、信息工程法IE、应用系统组合分析法APA等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典型方法。其共同特点是按既定的方向和步骤(如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展开信息系统规划过程。
近20年来,信息系统应用进入了战略信息系统时代,著名管理学大师M. E. Porter提出的IT战略竞争优势理论、M. Hammer博士提出的流程再造BPR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的IT管理理论的产生,以及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信息技术应用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相应对信息系统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当前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手段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及特征
(一)信息系统规划目标和任务
信息技术管理理论的发展,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重新认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例如,著名信息技术管理专家Earl从战略管理角度把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归纳为: (1)将信息系统投资与组织目标相匹配; (2)运用IT获取竞争优势; (3)从效率和效益角度对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管理;(4)提出技术政策和结构。著名的战略对应模型(Strategic AlignmentMode,l简称SAM),从战略集成角度,把企业领域划分为四个领域:产品市场、IT市场、组织管理体系、IT应用管理体系。其中,前两个领域属于外部竞争环境,后两个则属于内部运营管理。企业战略(BS)和IT战略(ITS)分别是两个外部领域中的宏观变量,反映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决策;组织基础设施及流程(BPI)、IT基础设施及流程(ITI)分别是两个内部领域中的宏观变量,反映组织内部管理的功能特征。于是,信息系统规划领域可表示如图1:
图1.战略对应SAM模型
利用SAM模型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界定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在外部领域,它涉及到战略管理相关的任务,如分析IT对组织战略的影响,制定或调整组织战略、IT战略,确定组织的信息化应用目标(如获取竞争优势、促进组织变革等);在内部领域,包括组织结构流程的设计与调整,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的选择、设计和规划等。基于战略对应的信息系统规划,其目标就是寻求在这四个领域保持动态平衡的信息系统应用方案。这样把规划的范围由原来的IT领域(IT战略和IT基础设施及流程)扩展到企业管理领域(企业战略和组织基础设施及流程),信息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广义的企业规划。
(二)信息系统规划的特征
传统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静态过程,它主要依靠一些步骤明确、功能单一的具体方法(如BSP、SST等)来完成,以运用信息系统支持实现企业战略为目标,不重视分析IT发展变化对企业战略、组织基础设施及流程所产生的影响。因而随着时间推移,所做出的规划就难于实施,或者落后于技术发展,其结果使规划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指导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战略信息系统时代,企业对信息系统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它具有了新的特征。
(1)一致性。指在企业战略与IT战略制定过程中,其目标相互参照,保持一致,信息系统职能与组织内部需求协调一致。
(2)动态性。信息系统规划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它与企业规划交织在一起,规划与实施相结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调整,循环反复,动态向前发展,共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3)均衡性。在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的集成过程中(BP-ISP集成),信息系统规划、企业规划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要保持相互适应,协调平衡。
(4)复杂性。信息系统规划的对象涉及到企业内外领域全方位的内容, IT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与组织变革的关系等因素,更增加了规划的复杂性。
(5)系统性。由于复杂性,信息系统规划不能仅仅依靠BSP、SST等一类简单的方法,按既定的操作顺序,由少数专业人员来完成。它是各级管理人员及普通用户共同参与、协同工作的过程,是一种包括多种因素(驱动因素、参与者、工作步骤、工作内容、途径等),在内容、过程、方法上统一的系统方法。
(6)柔性。信息系统规划必须考虑到由当前状况发展到目标系统的过程中组织内外环境及IT环境的变化,使各个阶段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连续性,并能适应变化,这样才能保证规划得以有效地实施。
三、信息系统规划框架
在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时代,信息系统规划主要是从操作层面上研究实施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规划技术(technique)、步骤(procedure)和具体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构成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method)一词的基本内涵。
Earl认为,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过程,不是单纯规划技术的运用,信息系统规划应包括方法、过程和实施三个方面的因素。从方法角度,要明确如何选择应用各种具体方法;从过程角度,要突出规划的过程性及其风格特点,它与组织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风格密切相关;从实施角度,要注重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规划与实施不能脱节。因此,他提出了信息系统规划“途径”的概念。从问题求解的角度看,信息系统规划是在企业运营内外领域和信息技术应用这样一个广泛的空间中,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目标,并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途径”就是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它要求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深远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企业运营目标,并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特点和风格,运用各种具体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按照途径的概念,“驱动”(driver)是引导规划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划过程的出发点,它影响到规划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因此,本文把信息系统规划的途径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二是基于BP-ISP集成关系,三是基于战略对应SAM模型。
(一)基于发展阶段的信息系统规划途径
基于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信息系统规划途径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基本思路是信息系统规划途径与组织的信息系统应用成熟阶段联系起来。著名的Nolan模型、Venkatraman五层模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应用阶段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规划方法,它们对信息系统规划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较典型的是Earl提出的模型,该模型根据企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同程度,把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技术导向、方法驱动、行政导向、业务导向、组织导向等五种途径。
(二)基于BP-ISP集成关系的规划途径
信息系统规划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企业规划BP与信息系统规划ISP的顺序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传统的BP-ISP集成是BP→ISP的单向ISP被动方式,即信息系统规划总是在企业规划之后进行。这种方式下,信息系统作为支持企业战略实现的手段,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改变了这种集成顺序, ISP对BP的作用与反作用被认为是信息系统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
King和Zmud首先研究了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规划的主动与被动关系。认为除了由BP到ISP被动式的顺序规划以外,还有由ISP到BP的主动关系,二者双向互动。在这种关系中, ISP不仅能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而且还能影响企业战略的形成。在此基础上,Teo和King把BP-ISP集成途径划分为行政集成、顺序集成、双向集成和全方位集成四种(表1)。
(三)基于SAM模型的信息系统规划途径
SAM模型是由Henderson和Venkatraman于1993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规划模型。如前所述,该模型把组织对象划分为四个领域(见图1),清晰描述了ISP的工作内容,阐明了“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必须在这四个域中保持动态均衡”这一宗旨,规划过程就是在该四个领域中协调平衡的过程。
当前信息系统规划,影响到了企业战略的形成和BPR等重要环节,这给信息系统规划带来了复杂性。为此, SAM模型提出了以四种战略视角(perspectives)为基础的规划途径(见表2),系统地反映了信息系统规划的复杂性和过程性。所谓战略视角是指信息系统规划的工作对象集合的一个子集,它由规划过程中所关心的核心要素组成,在SAM模型中它表现为相关三个域中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信息系统规划过程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战略视角,最终使企业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在上述领域之间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
四、结语:讨论及研究展望
信息系统规划体系的研究正从以描述步骤为主、功能单一、程式化的具体操作方法,向综合性、层次化、面向过程的系统化方向发展。途径、驱动、方法成为构造当代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体系的基本要素。基于阶段的规划途径,以组织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为驱动,在信息系统规划实践中简便易行。但它也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规划思路,如Earl所言,一个组织在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程中较为成功的时期所采用的方法途径是最适合该组织的途径。Teo和King的集成关系模型,主要在战略管理层次上明确企业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确定组织的信息化目标,但未涉及到运营管理层的内容,因而可操作性较弱;基于SAM的规划途径,将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结合起来,不但重视企业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注重运营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战略与实施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到了信息系统规划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动态性,是内容、过程和方法高度统一的方法体系。
同时我们看到,“途径”不是具体的方法,它只是明确了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方法论层次上的超方法(Meta-methodology)。信息系统规划最终还要落实在各种具体方法上。因此,如何根据不同途径,在规划过程中选择运用适当的具体方法,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研究者历来十分重视理论与具体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近年来,以获取竞争优势为目标的IT/IS应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企业集成建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黄丽华等提出了基于规则和方法的企业过程优化方法,可应用于以IT为使能(enabler)的企业过程建模及优化;杨青等以MID-DLE-OUT途径的基本思想为核心,结合TOP-DOWN、BOTTOM-UP和INSIDE-OUT途径,提出了一种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集成过程的组合模型;张玲玲等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的对象分析框架。然而,这些研究尽管在某一方面是深入细致的,但就整个信息系统规划领域而言,还缺乏广泛性,尤其是在基于战略对应的方法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远不能满足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因此,结合我国实际,对战略信息系统时代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1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