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供应链系统通常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支撑信息系统。供应链的实施可以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建立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机制,使企业能更好地整合和优化利用各种资源,分享和占有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成功实施SCM系统成为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SCM项目实施和行业经验,从规划、选型、实施和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企业如何成功实施SCM项目,为企业提供参考。
1、定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
供应链管理是围绕企业核心,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度、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2、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亦是如此。其中,预就是规划的意思。在企业进行SCM建设时,首先要做工作的就是规划。SCM的规划就是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应用支撑体系的SCM相关功能的规划,这些功能应该满足企业战略的要求,满足对企业业务的支撑,满足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1)企业战略理解
IT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对业务的支持,业务的部署源于企业战略。所以,只有对企业战略的深刻理解,才能抓住企业的核心业务,设计出的IT系统才能更好的支撑业务和经营的需要。SCM的建设也不例外。
(2)企业战略对SCM建设的要求
企业战略的实现越来越多的依赖于IT系统的支撑程度,因为业务部门越来越依赖于IT。业务部门要求IT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鉴于此,企业战略对于SCM建设的要求就会非常明确,SCM支撑企业战略中的那些要素更为清晰。例如:SCM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等价值,这些价值就很好的支撑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3)基于企业战略的SCM的架构
在理解了企业的战略,也明确了企业战略对SCM系统的要求,接下来就要设计SCM的架构,主要指功能架构。功能架构体系的设计,更能清楚地知道每个模块可以支持的业务。做到对业务的支持有的放矢。
(4)SCM功能详细需求
在SCM总体架构设计之后,企业IT部门还要根据整体架构设计其所需的详细功能需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选型做准备。一来IT部门对企业业务对IT系统的要求能心知肚明,二来也能在选型阶段判断供应商的产品和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
3、选型
在SCM规划完毕之后,就进入了产品选型阶段。产品选型的优劣是SCM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进行产品选型,产品选型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不同的实施者和不同的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个产品选型的方法论,供大家参考。
选型可以从公司背景、产品成熟度、解决方案、成熟客户、实施与售后服务能力、技术特点六个维度进行评估,综合分析考虑。下面给出一个示例:
4、实施
SCM这样的关键系统一定是一把手主抓的项目,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推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在实施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项目成功实施呢?
(1)制定合理的计划
项目实施前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项目计划,很多企业抱着快速实施,快速收益的想法,编制了非常紧张的实施计划。往往由于没有考虑到项目实施中的突发问题导致项目延期。一旦项目延期,企业中系统的应用人员和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心理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结果导致事与愿违。项目成功率大大降低。
(2)顺畅的沟通机制
顺畅的沟通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这是一个常见的场景:客户在检查项目阶段成果时,指出曾经要求的某个产品特性没有包含在其中,并且抱怨说早就以口头的方式反映给了项目组的成员,糟糕的是作为项目经理的你却一无所知,而那位成员解释说把这点忘记了;程序员在设计评审时描述了他所负责的模块架构,然而软件开发出来后,你发现这和你所理解的结构大相径庭。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沟通。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沟通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沟通计划决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沟通需求:谁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时候需要,怎样获得。信息发布使需要的信息及时发送给项目干系人。绩效报告收集和传播执行信息,包括状况报告、进度报告和预测。项目或项目阶段在达到目标或因故终止后,需要进行收尾,管理收尾包含项目结果文档的形成,包括项目记录收集、对符合最终规范的保证、对项目的效果进行的分析以及这些信息的存档。
(3)风险控制机制
在SCM项目实施中时常会遇到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等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项目风险的控制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是贯穿项目生命周期始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风险控制机制,预知风险,规避风险。下面介绍几种风险应对策略,以供企业实施过程中参考:
● 规避。通过变更项目计划消除风险或风险的触发条件,使目标免受影响。这是一种事前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在数据移植的过程中澄清不明确的需求、明确资源的需求量和时间、加强与各参与方的沟通,确保项目资金等。
● 转移。不消除风险,而是将项目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的权力转移给第三方。这也是一种事前的应对策略,例如,将数据移植项目的成败交给监理方控制或与用户签定补偿性合同。
● 弱化。将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影响力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例如,在正式的数据移植之前在测试系统上多次演练,增加备份设计等。
● 接受。不改变项目计划,而考虑发生后如何应对。例如当数据移植出现问题时按事先制定好的应急计划或退却计划执行。
5、策略
“实施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项目目标,首先预先根据项目自身特点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策略,以供企业实施过程中作为参考:
(1)项目的实施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定义是制定实施策略的第一步,明确的项目范围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由于软件是相当灵活的系统,应努力尽早地对于项目的范围做出明确的定义,它包括实施的主体、业务领域、业务类型、实施周期和基础技术的范围。
(2)项目分期分阶段上线
SCM项目属于大型项目,要在“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快速见效”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每期或者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实施路线和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的一般顺序是:先基础,再深化,后优化。
经过项目分期或分阶段规划后,一个漫长的、巨大的、难以控制的大型项目就变得可计划、可控制了。项目组实际上是在实施若干个小项目(子系统、期或阶段),每个小项目达到了目标,整个项目自然就达到了目标。相反如果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不进行分期或分阶段实施规划,项目就可能会出现项目周期过长,陷入持久战的僵局之中。
(3)试点上线
采用试点上线策略具有以下好处:
- 在试点范围内对业务解决方案进行实际业务验证,优化业务解决方案,提高SCM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用性;
- 避免出现系统全面上线后问题过多,正常业务受影响,项目失控的局面;
- 系统上线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把项目问题控制一定范围内,使项目风险可控;
- 采用试点上线策略可以减少静态数据准备工作量,快速推动项目上线。
6、小结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和产业急需利用SCM信息化工具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整体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当ERP应用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经济和竞争环境的改变,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无法解决时,引入SCM这种信息化管理技术成为普遍甚至必然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财富500强企业如戴尔、波音、丰田、思科、宝洁、IBM、沃尔玛等业界翘楚纷纷引入SCM的原因。为了应对新形式下的竞争与合作,实现资源在更广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快速流动,企业最紧迫的要求就是要运用SCM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全供应链的资源有效利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如何成功实施SCM/ERP项目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