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近几年走访接触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关于中小生产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所认为生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容易产生的几大误区整理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1、企业信息化主要是为了提高整体效率,不是为了提到个人工作效率。
2、企业化不只是单纯的事后统计。
3、整体效率需要所有的人工作是相对有序的,完全有序也是不太可能的。
4、在发生意外时,系统是可支持及时调整的。
5、要承认计划的变动性,完全希望计划不发生变动是不太可能的。
6、有时计划的变动是被动的,一些外在的因素可能导致原先的计划无法执行,这时需要系统能及时的反应该情况。
7、信息化管理的应该是任务对象(批次),而不是种类,实际物流及生产任务发生后的任务对象之间应该有相关性,而不是独立的。
8、非实际物流或生产及资金流的动作尽可能不要在系统处理的过于复杂或理想化。
9、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可能一步到位。
10、软件的稳定性及扩展性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许多企业信息化的失败的主要因素是因为软件用了一段时间后,速度变的很慢且要调整一些功能无法进行。这也是为什么软件公司一般都不太愿意提供试用的原因。一试,什么问题都暴露了,客户发现软件与他们提供的资料差别实在太大。
11、先要解决企业的主要瓶颈的关键因素,而非减轻个人工作量或加强某些已做的还可以的工作。
例如:假设目前的瓶颈是目前生产计划总是完成不成,且主要是因为物料短缺而不可执行。
那可能的因素有:
1、库存数据不准确
2、计划制定的不合理
3、物料是有,但一时总是找不着
4、计划制定合理,但采购单没有及时形成
5、计划转化成物料需求计划非常困难
6、采购合同及时形成了,但供应商不守信用
7、物料送到了,但总是有质量问题
8、物料是有,但领用后,在车间堆放管理混乱,一下子找不到
也可能以上因素都有,但权重不太一样,如果从保证信息化成功的角度出发,要有以下几个必要因素:
1、企业要确认先解决的问题,分步实施
2、供应商提供的软件是能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且可能分步实施
3、供应商的软件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某些问题需要做一些二次开发,这需要软件有扩展性
实际发生的物流及生产信息是要及时记录的,如果事后记录,会有以下问题:
1、任务间的相关性无法有序协调
2、误导调度人员
3、数据不一致
要及时记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般的ERP或信息系统都是设计成非及时记录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制造业行业性太强,ERP厂商希望能将他们的产品用于所有的行业,所以记录都只是反应一些产品及数量,另外任务单之间也是没有相关性控制的。
制造业的信息化系统应该是一个能应对企业发生非正常情况时的调度系统,而非一个理想化的计划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生产型实施ERP系统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