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为我国的制造业管理带来一系列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许多问题也值得思考。最近走访了几家纺织厂,了解到纺织企业中竟有运行了十六、七年仍然在发挥作用的信息化系统,感慨万千,不禁回忆起整整二十年前纺织行业信息化刚起步时的一段往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纺织工业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对信息化项目给予了拨款和银行贷款的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普及推广。当时政府有一个重要规定:企业要升级为国家二级以上企业必须实现计算机管理!推动力不能说不大。
大约在1986年,京棉一厂刚刚建成了企业管理的微机局域网,造成了很大影响。1987年6月,国家科委在部署"七五"攻关计划时首次列入了纺织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鼓舞。我当时所在的纺织工业部计算中心和北京第三针织厂(简称:三针)一起,承担了"北京三针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及监控系统"的国家攻关项目。那时候,我从德国学习计算机软件归来,还是一名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新兵,负责管理系统课题的工作,感觉压力很大。
当时绝大多数信息化起步的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都是用PC机的DOS系统,采用微机局域网,以DBASEII作为开发工具,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应用软件,国内财务管理软件开始为企业所采用。如地处偏远山区的临沂棉纺厂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PLAN2000局域网,使用DbaseII软件开发了覆盖全厂的MIS系统,真称得上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费力,周期拖得长。重要的是,尽管联了网,但数据库不是集中式,更谈不上分布式,根本达不到数据共享的要求。而在欧洲,企业管理都使用中型机或小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Host-Terminal),应用软件更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德国的Otten毛纺织厂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毛纺织企业,包括纺、织、印染、后整理等全套工序。那时,今天独步天下的SAP刚刚起步,也有过接触,但纺织厂应用很少。该厂使用德国奥伽(OrgaSystem)公司的管理软件TEXIS实现全面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TEXIS是应用MRP哲理和方法的商品化软件,包括合同订单、生产过程、成品原材料库存、采购计划、成本核算、成品发货等模块,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达到不同的管理目的。Otten毛纺厂用它对工厂的销售、生产计划、调度、库存、采购、发货和财务进行一体化管理,并可以连接织物组织辅助设计(CAD)系统,目的是保证交货期,压缩在制品半成品库存,降低原材料消耗,缩短产品设计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加速市场反应。使用后利润提高了百分之五,效益十分可观。
三针时为北京市纺织局下属的国有企业,是国内生产经编化纤产品的重点厂家,有1600职工,3300万固定资产。但是上项目前只有一台长城微机,几乎没有熟悉计算机的专业人员。
面对与欧洲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差距,我们决心在计算机系统平台选择和配置方面有所突破,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但心里不是很有底,特地向当时在电子部计算中心的朱鹏举先生请教。朱老师很耐心地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并推荐了《计算机用户》等杂志上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没有因特网,记得买杂志找文章颇费一番周折,找到两篇,是关于UNIX系统和第四代语言应用的,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我为系统选用了32位U5000小型机,配置了UNIX操作系统平台,关系型数据库和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二是提高开发效率。同时还要妥善解决当时颇为困扰的汉字处理问题,要选择合适的汉字终端、输入方法和编码系统,培训企业职工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286微机刚刚流行,数万元一台,只在机关企业使用,走入家庭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企业职工们都没有用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见过,对"电脑"有一种神秘感。虽然培训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充满了求知的激情,经常废寝忘食,这就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风貌。
开发过程中,应用了MRP的理念,吸取了TEXIS的某些功能,实现了三针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供应管理、生产计划和统计、设备管理、人事管理(那时还不叫HR)和工资发放。重要的是,集中式数据库实现了企业级的数据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另一方面,利用第四代语言,提高了开发效率,系统运行一直稳定、安全,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样保证了三针在一片空白上短时间内全厂的管理系统上线,覆盖了主要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用上了计算机,厂领导可以及时查询全厂的经营生产动态,企业管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管理系统之外,还开发了生产车间的染缸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验布系统。通过PC机仿真终端的形式,与小型机共享数据,完全达到了立项时的要求。系统经过两年运行,1990年在厂内召开了由北京市纺织局主持的项目鉴定验收会。我清楚记得,北京市信息办华平谰先生是专家组长,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远不像现在的鉴定会一团和气。但是最后的鉴定意见给予这一系统模式很高的评价,之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这种UNIX+RDBMS+4GL的应用模式,后来推广到数十家纺织企业,有棉纺厂、毛巾厂、纺织机械厂,甚至还有行业之外的外资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系统运行一直十分稳定,便于管理,安全性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兴起,逐渐被新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所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些人以现在的眼光,认为主机-终端系统落后。的确,字符终端远不如Windows界面友好,操作人员不能脱机使用。但是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安全可靠,全无病毒之忧。直到今日,欧洲一些企业还在使用这一类系统,目前一些流行的纺织厂ERP软件仍然以这种系统作为应用平台,总是有其独到之处。我们问,系统为什么不更新?老外反问:用得挺好为什么要更新?
有趣的是,三年前听说天津一家棉纺织企业的这种模式的系统十四五年后竟然还在使用,简直是个奇迹!
我从此与企业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没有离开这个领域。去年是计算机在我国发展五十周年,但在纺织企业的应用,也就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能够全程亲身参与这一项事业,深有感触,有两大收获和一点遗憾:
首先,信息化实战出人才。当年参加三针项目的同事,像冯国平、翟燕驹、张文、王秀一等同志,二十年来大多没有离开计算机,都是专家和中坚骨干,有的已经成为行业信息化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信息化建设也为三针造就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如今活跃在各个战线上。
其次,信息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二十年前,三针立项时颇费周折,阻力重重。一直不能忘记丁丽云副总工等老同志为项目成功所做的努力。在这二十年中,三针经历了风风雨雨,与一针合并,成为当今的名牌企业-铜牛针织集团。在搬迁到郊区新址之后,成功实施了中纺达的ERP系统,接着又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MES的建设,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平稳前行。
遗憾的是,当年计算机管理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也不可能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发的软件基本沿袭了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没有进行BPR;当时头脑中没有商品化软件的概念,只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定制开发,尽管这种模式推广到数十家企业,始终没有形成管理软件产品,更上一层楼。
值得思考的是,与起步时代相比,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谈到技术,关注的是点对点通讯、COBOL程序设计,为汉字处理所困扰,如今互联网实现了当初人们对网络的梦想,平台化、SOA成为谈论的热点,终端由286PC变成奔4、双核;当时为讲解DIR命令费尽口舌,现在ERP概念家喻户晓,ERP产品如火如荼!但喜中有忧的是,ERP等管理软件在制造业的应用水平提高远没有这样乐观,与服务业相比更是落后了。企业如何通过合理的投入,取得稳定、持续的产出,为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仍然期待有重大突破,许多行业化的深入应用仍然有待开发,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