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由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90年代初美国的GartnerGroup(顾能公司)是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标准来对ERP进行界定的,其界定如下:
超越了MRP-II的范围和集成功能;
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支持动态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
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ERP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实验室/配方、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
随着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再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由工业经济主要是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近年来,知识经济初显峥嵘,制造业占GNP的比重一直在逐年下降,目前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从鼎盛时期的30-50%下降到20%左右,即使从制造业本身来看,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知识和科技的内容。特别当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大市场竞争环境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杰出者,如果所有的业务全由企业自己来承担,它必然面对所有相关领域的竞争对手。因此,只有联合该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供应链的概念就由狭义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扩展为广义的行业供应链,这种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的供应链所构成的网络。这样,ERP的管理范围亦相应地由企业的内部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配送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者,即整个行业供应链的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就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威廉.哈拉尔在其《无限的资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在21世纪企业单靠自己有限的资源来进行经营是不够的,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他说:企业协作是当代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它使知识和构想得到更大范围的交换和共享,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合理利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
在这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ERP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新型共享,从而大大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之间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例如,在供应链统一的ERP计划下,上下游企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使所有上游企业的产品能够准确、及时地到达下游企业,这样既加快了供应链上的物流速度,又减少了各企业的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还可及时地获得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均能紧跟市场的变化。通过这种供应链ERP管理的优化作用,达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在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演变为这种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在市场、加工、组装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相关业务间的动态企业联盟(又称虚拟公司)。它是指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单个企业可以享用联盟中其它企业的资源。例如配送环节是连接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桥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以它为核心可使这二者的供需连接更为紧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均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来最有效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响应。在它的作用下,供应链上的产品可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地交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并基本上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我国也已开始将这一相关技术列入了国家863/CIMS主题科技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这一课题。
最后,先进的IT技术已为这种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如网络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EDI技术、条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使得各企业在业务往来和数据传递过程中实现电子方式连接;在管理技术上,ERP也为企业提供了从内部到外部各环节上的管理工具,特别是当今的ERP系统,已将上述先进的IT技术融入了自己的系统,例如排名全球首位的ERP软件商SAP公司的产品R/3就具备了上述所有的支持技术和功能,完全可为企业提供这种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联盟管理的功能,以实现社会资源在企业间、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利用。
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管理可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和信息传递,使供应链上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因此,这种供应链管理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最佳选择。
当前市场经济趋向国际化,地域经济趋向全球化,生产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多样化趋势更加强烈,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纷纷求助
ERP管理。据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报告,1996年全球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年销售额超过了50亿美元,而且将持续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外的应用结果表明,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后,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逐步到位,已从短缺经济初步转向剩余经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资源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也逐渐成为明显的趋势。培育消费者的新需求、适应其多样化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企业解困的强大推动力。为此,在管理上要求实行全行业、跨地区的供应链ERP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为产品市场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充分利用社会整体资源,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周期,使产品生产环节进一步向流通环节靠拢,缩短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
我国虽然已有一部分企业在其内部实现了ERP管理,有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迄今为止,尚未在任何行业中形成上下游集成的供应链或企业联盟的ERP管理。目前,我国的产品普遍存在着转移成本和流通成本较高、流通环节过多、市场信息的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和不透明性,导致了产品供给落后于市场和消费的需求,产品质次价高,大量积压。因此,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供应链上ERP管理的范围和水平,才能突破企业“有限”资源的约束、充分发挥高技术和知识的功能、达到对社会资源的“无限”利用,真正从“有限”走向“无限”。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2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