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我学的是机械工程,毕业后做的是工业工程和咨询性质的工作,长期和各类企业打交道;改革开放后,又接受了项目管理和物料搬运与设施的国际合作培训,担任项目经理。40年的学习与工作经验积累,对我理解MRP II/ERP是非常有用的铺垫。
1987年我接受了MRP II培训,用的是APICS的AMES(Applied Manufacturing Education Series)教材;由获APICS-CPIM资格认证、从事MRP II工作15年、做过29个项目的美国DEC公司总部物料经理担任教师;用ASK公司的MANMAN软件来操练;还有一个制造企业作为试点。ERP是MRP II的延续,核心功能和原理都源于MRP II,在这样的培训条件下取得“真经”,对我投入ERP普及教育工作是一个扎实的开端。
但是我对MRP II/ERP的理解还是逐步深入的,拿我最后写的《起步》第3版和早期的著作对比,会发现一些论述上的差异。这些论述有一些是我自己的理解,有的甚至和‘传统/常规’的讲法不一样,是否妥当,还要请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起步》发行了三版,第3版即将第5次印刷。
下面归纳了第3版的一些特点:
1. 追根溯源,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从MRP II到ERP,都是起源于美国,许多近代管理思想和理论也是来自美国,包括精益生产、约束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等。所以必须根据原著来解释ERP和各种管理理论;一定要亲自读一遍原著再结合国情宣讲,自己心里也踏实。
任何论点,都应先找出它的原始出处,领悟原著的真实意图,避免误解。在《起步》里,主要有以下几处是查阅了原著写出的,为的是给读者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概念。
1.1 根据Gartner的原始文献介绍ERP。
几乎所有讲解ERP的书籍,包括国外的出版物,都是简单地提一下“ERP是美国加特纳公司在1990年首先提出的”,至于是怎样提出,原始文献是什么?都没有交代。几乎没有一本著作是依据Gartner的原始文献来解释ERP的,于是就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这种混乱现象对业内理解什么是真正的ERP是不利的。
2000年前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ERP实验室”,第一任负责人是陈伯成教授,我们商议由他以清华大学ERP实验室的名义向Gartner公司北京办事处洪刚先生写信请求提供Gartner公司最初提出ERP的研究报告。
不久,我们收到Gartner公司(亚太)研究部主任Kristain Steenstrup 2001年1月4日写的回信(见下页),同时附来1990年4月12日发布的《ERP: 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 (S-300-339)》研究报告(见下)。
下面是Gartner公司(亚太)研究部主任Kristain Steenstrup的回信:
Gartner的研究报告只有两页纸,但是内涵丰富,意义深远。K. Steenstrup先生的回信特别强调了研究报告中的两个Check List是ERP体系结构的核心。我就是依据这篇文献,经过反复学习和思考,在深刻理解之后,归纳ERP有三个特点,即:
● ERP是一种可用于各类制造业(离散、流程、分销配送、混合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说ERP产品必须能满足各类制造业的管理需求。但是各种制造业类型繁多,有不同的供需模式、不同生产类型、作业规则和业务流程;所以不同ERP产品会有各自的行业定位,功能细节上会有差异以满足各种企业的需求。ERP软件开发设计要基于ERP的原理,但ERP软件不能等同于ERP。
● ERP必须具备图形分析功能,能够支持业绩考核与经营决策。这样BI、EPM将融于ERP系统,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ERP扩大了信息集成的范围(内部集成除销售-生产-供应及财务等核心业务集成外,还应包括产品信息集成和数据采集集成;外部集成包括了客户方和供应方)。从ERP必须实现企业内外信息集成来理解,CRM和SCM将融于ERP系统,ERP实际上就是供需链信息化管理系统。
另外,我在SSA工作时,看到一篇Gartner的Conference Presentation,题目是ERP: Quantifying the Vision,谈到5个问题(见《起步》3版p.4),对理解ERP非常有用。这几个问题是:
(1)是什么促使了ERP的发展?
(2)如何区别ERP与MRP II?
(3)计算机技术对ERP的作用是什么?
(4)ERP具有哪些功能?
(5)用户应如何采用ERP?
有机会在外企工作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原始文献和经典著作。可惜我看到的复印件缺了这篇文献的封面,未能把撰写人、时间和编号表明清楚。
1.2 根据Gartner公司的原始报告,阐明“实时企业”的意义
信息集成的目的是实时共享;过时的信息不但会失去价值,而且还可能误导决策。
2001年Gartner公司提出实时企业(Real time Enterprise, RTE)的概念后,国内有软件公司大肆炒作,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实现实时企业,一时沸沸嚷嚷。但是从我的直觉感到社会上炒作的实时企业概念很肤浅,容易造成误解,促使我找到Gartner公司北京办事处,查阅了Gartner有关Real time Enterprise定义的两份报告,整理后写进《起步》的相关章节中(见《起步》3版,p.22~23)。看来,那些炒作实时企业的软件公司,其产品功能要想实现Gartner公司研究报告提出的要求,还需要认真地做大量踏实的工作,而实现实时企业不能忽视协同文化的作用,软件是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
1.3 对ERP II和“ERP过时论”的分析
Gartner 提出ERP II后,国内出现一片“ERP过时论”的鼓噪杂音。当时我想ERP提出还为时不长,怎么会这么快就判了死刑。经过分析原文列出的ERP和ERP II 的区别,觉得ERP II提出的大部分功能都是ERP已经具备的,ERP II只有两点是ERP未曾提及的,就是协同商务和中间件。
现在ERP II已不再提了,ERP II就是ERP。这件事说明即使是Gartner这样的权威公司,也难免会来点“判ERP死刑”之类的炒作,也许这个行业就是有喜欢喧闹的特点。对各种论点一定要注意分析,不可迷信,更不要盲从。我还查阅了techrepublic.com国外网友对ERP II的讨论,对国外业内人士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学术风气深有感触(见《起步》3版p32-),所以写进《起步》里,提倡大家学习。
1.4 根据M. Hammer两版原著,解释业务流程重组和ERP的关系
实施ERP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管理改革,涉及业务流程重组(BPR),但是社会上有些文章把BPR说得非常可怕,说BPR作者M. Hammer提出的“根本”和“彻底”是激进的做法,行不通,所以不能提“重组”,只能是“改进”,提出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另外在ERP和BPR孰先孰后的问题上,也争执不休。
为此,我仔细查阅了《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第1版原著,又在国家图书馆找到Hammer在2001年写的第2版,作者特别说明1版的观点并没有错。其实,作者讲的“根本”是指“从根源上重新思考”,“彻底”指的是“设计新流程时不要有框框”,此时此刻都还是在分析研究阶段,还没有开始行动,因此根本还谈不上什么激进,最多也就是“思想激进”。
Hammer原著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论点,就是:流程重组的必要性是受“客户、竞争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即所谓3C(customer, competition, change),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如果不对不利于竞争环境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就会失去市场和生存的条件,重组(有的文献译为‘再造’)也好,‘改进’也好,都是因为有3C的压力才有流程重组的必要。
我在业务流程重组章节中给出了图示的思维流程;对“理想的”目标和“可行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工作步骤流程图,说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见《起步》3版p442)。这种思维逻辑是我参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物料搬运培训班后的收获。在设计改革方案之前,思想一定不能受任何先入为主的束缚。当时我在设计一个物流运输方案时,选用了企业现有的众多平板车,导师R. Muther(美国著名物流专家)就问:平板车是最好的方案吗?最合理的方案是什么?给我印象很深。进行变革的正确逻辑思维就是不能先有框框。
我在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早期MRP II著作中,编辑为我修改过的一句话:“不要把习以为常的事当成理所当然的事”,简明扼要,很能说明改革不受框框限制的指导思想,我一直沿用。
《起步》举了两个例子(见《起步》3版p446~447),一个是MRP II带来计划层次简化和组织机构扁平化(这是我实施经历中的领悟),一个是供需链协同运作后业务流程的简化(这是从一次Intentia大连会议上得到的启示),说明了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持,有些流程重组是无法实现的,从而在《起步》中设计了信息化和重组的实施步骤(p.444)。这样,我不是孤立地介绍BPR,而是把ERP和BPR结合起来讲解;要有分析,不能简单地回答是与否,表达了我对“先上ERP还是先做BPR”争论的看法。
从上面四个例子来看,我希望在讲解ERP时,能针对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论点起一点正本清源的作用,也希望能普及一种独立思考的学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正本清源 独立思考--ERP是什么?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1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