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系统成本的不确定性
到目前为止,关于信息系统项目成本的测算和分析都隐含着一个假设,对于给定的项目其成本是确定的,并且在项目一开始作为一次性投入立即发生。尽管这样一种简化有助于降低项目成本定量测算的困难,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假设是不合理的,真实世界的信息系统项目投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1.1 一个真实的信息系统投资情景。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TMIS)建设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在铁路信息化建设规划蓝图中TMIS位于核心地位。TMIS为财务、统计、机务、电务、工务、车辆、物资等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社会化服务、决策支持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运输生产信息。TMIS工程自1992年立项,最初经过专家讨论,工程投资总额估算为9亿元人民币。1994年,TMIS工程正式启动,调整工程预算为15亿元人民币。1997年,再次对TMIS工程预算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投资总额变为25亿元人民币。
1.2 导致TMIS工程投资预算数次大幅度调整的主要原因是:①需求深化。多年来,随着TMIS工程的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应用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刻,在其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因此,使用部门对TMIS的内涵和外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②改革加快。铁路在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到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步伐加快。铁路政企分开和运输体制改革的方向己经明确。TMIS原有设计方案的某些方面无法适应改革后铁路运输组织和管理模式的需求。③技术进步。近年来,以计算机和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此外,众多非TMIS的铁路信息系统的相继建成和投产对TMIS工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个真实的案例充分说明,信息系统项目成本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这种不确定性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和技术等。
1.3 导致信息系统项目成本不确定性的原因。传统的成本模型较多地反映了信息系统的直接投资,忽略了信息系统的间接投资,而间接投资的难以量化是导致信息系统项目成本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信息还是技术,它们自身都难以结合起来创造价值。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与企业自身的观念、组织和管理变革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功效。组织变革具有潜在的高收益,却也伴随着巨大风险。由于组织对待变革的态度不同,学习曲线存在差异,改革成本的定量分析是困难的。组织在引入信息系统的同时,必须对由此而带来的组织变革有充分的准备,彻底整合技术、流程、组织和人员等诸多要素,这一过程的衍生成本是信息系统项目成本不确定性的另一重要原因。
2 信息系统效益评估难度较大
信息系统给企业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管理平台,只要企业能够正确实施和应用,必将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但企业经营的效益是企业使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结果,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效益进行评估必须计算出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信息系统不是企业取得经营效益的决定因素,而只是促进因素之一,不能简单地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归于实施信息系统,怎样测度信息系统带来的效益成为一大难题。
2.1 信息系统隐性效益评估的难度。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可以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信息技术本身带来的高效就是显性效益,而先进管理模式和协同效应则属于隐性效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工作方式得到改变,因而可以直接带来生产、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工、费用、成本的减少等效果,这些显性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隐性效益,一般包括:①数据集成共享;②管理模式;③决策支持;④资源分配;⑤业务管理;⑥供应链管理几个方面,不同的企业差别更大,在评估时经常被忽视或不能准确的度量,怎样测度信息系统隐形效益成为信息系统效益评估的一大难题。
2.2 信息系统长期效益评估的难度。目前信息系统效益评估主要是一些传统的财务计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试图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效益给出数据性描述。但目前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基本还是一个短期的规划,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一般也仅限于实施期间,因此对信息系统效益的评估也只能是短期效益的评估,而且从信息化效益的来源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评估不可能全部以会计方法表示。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为历史性数据,无法据此对信息系统的扩展性成本和效益做出评估,容易漏掉一些软性成本效益因素;而信息系统应用的效益更多的表现为其长远效益,因此,对信息化的评估只能是一种狭义的短期效益评估。
如果单纯从财务报表出发来评估信息系统,就不能正确评估信息系统应用的长期效益,从而会使决策者对信息系统投资做出错误判断,为追求短期效益而放弃长期的投入。所以对于信息系统的长期效益的评估既是必要之处又是困难之处。
3 信息系统效益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的定量评价是非常困难的。ZahirIrani提出企业IT投资效益难以计量,IT项目投资是一种“诚实性的投资”,即投资后不要去追求财务报表的相应产出数字,而要相信其确实有产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晚期和90年代的早期,并行工程(CE)和业务流程再造(BPR)等理论出现,研究了不能单独评价IT投资的效益,而应该综合考虑组织管理变革以充分配合IT投资的必要性等问题,一些企业也已经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追求组织成长需要组织变革”。不幸的是尽管已承认信息系统所创造的许多收益是无形的、战略的,且存在于生产过程的任何地方,许多企业管理者仍然想用现有的财务方法来衡量信息系统对利润的影响。进入到21世纪,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己是不言而喻的。除部分成本节约或者雇员削减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可通过财务评价方法很快地反映出来以外,对于信息系统的大量效益,运用传统经济和财务方法仍然难以在财务数字上显示其效益。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信息系统效益评估的方法主要是一些传统的财务计算方法。所以信息系统的评估存在以下问题:
3.1 企业是一个各种因素集成综合的复杂实体,企业效益无法单靠某一种因素产生。从会计科目上企业的每一笔收入与降低的每一笔成本无法与对企业的各项投入直接挂钩,因此将其分割到不同因素上是很困难的。企业收益由政策、市场、管理、营销,信息系统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很难出现所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因为信息系统投资发生变化而容易地计算出其产出。
3.2 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还会发生大量的隐含成本,因此其成本统计也难以准确。国外大型企业对于此信息系统隐含成本也是由企业CIO等进行估算。
3.3 信息技术早己与管理变革、机械设备、营销策略等融合为一体。如港口装卸的管控一体化设备,从斗轮机、皮带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中控系统、生产统计系统等是一体化的,无法将信息系统与设备等分开计量统计其成本与效益。
3.4 除直接经济效益外,企业信息系统还会带来大量的间接经济效益、无形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信息系统所创造的有效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公共经济产品,其公用性、非排他性等创造的无形经济效益是无法量化的。因此仅仅评价其直接经济效益是片面的。
3.5 企业信息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应该是企业的一种长期战略投资,所创造的是企业的一种长期的战略收益而非快速的经济收益,其效益在评估阶段也许难以确认和量化,这也就是信息化效益的滞后性。
总之,当企业要决策是否要采用一个信息系统项目时,首先要进行大量可行性的论证,在信息系统实施后则要进行效益评价来判断当初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不恰当的信息系统效益评估方法可能为企业带来错误的判断,使企业踌躇不前。企业必须正确认知信息系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估。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ERP信息系统效益评估存在的问题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