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企业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必然要求对企业的绩效评价由整体绩效评价向企业内部组织单元深入和扩展,并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结合。企业内部各组织单元既是企业价值增加链上的基本单位,又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基本单位。企业的整体绩效是建立在企业内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组织单元绩效的基础之上,但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求和。对企业内部不同组织单元、不同业务流程、不同作业过程的业绩的评价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和趋势。
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使得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的精度不断变化,导致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的信息量激增;与此同时,绩效评价系统的内部各种参数呈现多样性和多视角性,间接数据和无形数据正急剧增加且难以量化。这些因素都使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呈现出复杂性,日趋信息化。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依据更为完善,可参照的具体实例更多,所依据的评价体系更发达,从而对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的绩效评价更加科学。
1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概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于1970年Walter T.Kennevan的一个定义:“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直到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Gordon B.Davis才给出了管理信息系统比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关于企业整体的、财务方面的,不能够完全有效用于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
构建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既有利于满足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尤其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又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企业整体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西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观察性绩效评价阶段、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财务性绩效评价阶段和战略性绩效评价阶段。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基本上只注重企业的财务方面,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剩余收益(RI)、盈余(Earnings)、营业现金流量(OCF)、投资报酬率(ROI)等财务指标,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Wall提出的综合比率分析体系、Dolnason创立的杜邦财务分析法和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PH)。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识到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财务评价的局限性,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被美国学者Kaplan提出并广泛应用。它被《哈佛商业评论》(2003年1月)誉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思想之一。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发展四个方面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21世纪初,Kaplan将平衡记分卡与企业战略管理联系起来,体现出绩效评价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趋势。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是企业整体绩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整体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组织的战略是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在设计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时,遵循平衡记分卡的规则,通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把组织战略目标转化为组织具体目标,再把组织具体目标分解为组织内部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层层落实,使内部组织单元的业务既围绕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又充分利用其资源和发挥其积极性,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增值。遵循平衡记分卡的规则,是构建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2 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基于信息时代战略性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的需要,引入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讯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用系统思想分析、设计和建立的用于评价企业内部组织单元业绩和效率的绩效管理系统。
有许多策略和技术可用来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其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结构化设计有助于开发人员处理程序的规模和复杂性。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和数据流关系为基础,根据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借助于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通过“自上而下”,逐层把系统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独立性,且易实现的模块,从而把复杂系统的设计转化为多个简单系统的设计。划分的模块应该是高度内聚、松散耦合的,即每个模块应该实现一个功能,而且仅实现一个功能;模块间的相互依赖应该最小。本文遵循“高度内聚,松散耦合”这一模块设计原则,以BSC(平衡记分卡)规则将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划分为四大功能模块,也就是四个子系统(见图1)财务绩效评价子系统、客户绩效评价子系统、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子系统、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子系统。
图1 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2.1 财务绩效评价子系统 财务绩效评价子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根据战略确定企业内部组织单元最为合适的财务指标,并据以对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的财务层面的绩效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并输出绩效信息。目前,根据大多数企业的实际,财务绩效评价子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有:a.关于财务效益状况的数据。财务效益状况就是根据投入—产出比较及收入—成本费用比较分析,考察内部组织单元资产经营的赢利能力,即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内部组织单元赢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b.关于资产营运状况的数据。它反映了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其指标有营运能力比率,又称为资产管理比率。营运能力比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c.关于偿债能力的数据。它包括短期偿债能力的数据和长期偿债能力的数据。其指标有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d.关于发展能力的数据。发展能力就是成长性,是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关于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当前一定时期内资本积累以及保值增值情况的分析,考察未来某一时刻内的成长空间和发展能力。财务评价子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2.2 客户绩效评价子系统 客户绩效评价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使内部组织单元的管理者在平衡记分卡的客户层面,将其使命和战略声明转变为以客户为基础的具体目标,并对内部组织单元的客户层面的绩效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并输出绩效信息。企业内部组织单元为了使整个企业绩效最大化,就必须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顾客绩效评价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有:a.关于市场占有份额的数据。内部组织单元,主要是企业的业务单元的市场占有份额,对于企业在其所处的行业和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些战略性公司,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有时甚至比财务指标更为重要。它的指标主要是市场占有率。b.关于客户获得方面的数据。它反映了内部组织单元新客户和新业务的赢得程度,其主要指标是客户获得率。c.关于客户保持方面的数据。它反映了内部组织单元对已有客户的保持和维系状况,其主要指标是客户保持率。d.关于顾客满意程度方面的数据。企业内部组织单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要,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顾客满意程度不仅表现在质量上,也表现在其他有关方面。反映顾客满意程度的指标有顾客满意度。e.关于客户获利方面的数据。其指标主要是客户获利率。作业成本系统使企业可以衡量个别客户和总体客户的获利率。客户绩效评价子系统的数据有的来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销售与市场子系统,有的来自其他数据源(如市场调查的数据)。
2.3 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子系统 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根据满足股东和目标客户期望的明晰的战略确定内部业务流程的目标和指标,并对内部组织单元的内部流程层面的绩效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并输出绩效信息,同时据此形成企业以及各个内部组织单元全新的内部业务流程。由于内部业务流程价值链模式中包括创新流程、经营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因此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子系统所要处理的主要数据包括:a.关于创新流程方面的数据。它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单元创新流程的效益、效率和时效性方面的数据。其指标有创新周期、研发投入产出率、新产品的销售比率等。对于有的内部组织单元来说,研究和开发不是其价值链上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这方面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b.关于经营流程方面的数据。它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经营流程的时间、质量和成本方面进行衡量的数据。衡量流程时间的主要指标有经营流程周期、产出时间等,采用了及时生产(JIT)流程的也可用制造周期效率进行衡量;衡量流程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次品率、良品率、浪费率、废料率、返工率、退货率等;衡量流程成本因其无实体,比较困难,主要依靠作业成本系统(ABC)。c.关于售后服务流程方面的数据。它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组织单元提供完产品或服务以后的售后服务流程的时间、质量和成本进行衡量的数据。其指标有反应时间、售后服务使用资源的成本、一次成功率等。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子系统的数据有的来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子系统、销售与市场子系统,有的来自其他数据源(如现场专人记录的数据)。
2.4 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子系统 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子系统功能主要是以驱动企业及其内部组织单元学习与成长为目的设计一系列目标和指标,并据以对内部组织单元的学习和发展层面的绩效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并输出绩效信息。学习与成长层面分为三个主要范畴:员工能力;信息系统能力;激励、授权和协作。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子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a.关于员工方面的数据。人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伴随着行为科学的兴起而兴起,目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员工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率。这三个指标也是驱动企业及其内部组织单元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b.关于信息系统方面的数据。要使企业的内部组织单元和员工准确、及时、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方面的信息,就必须有性能良好的信息系统。衡量信息系统能力的指标通常是战略信息覆盖率。c.关于激励、授权和协作方面的数据。内部组织单元要达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全体员工必须万众一心地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授权以及与之协作已成为驱动内部组织单元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指标有采纳员工建议的次数、个人与组织一致性等。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子系统的数据有的来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人事子系统,有的来自其他数据源(如问卷调研的数据)。
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的信息源有内信息源和外信息源。内信息源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如来自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数据;外信息源是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数据,如市场调查数据等。这些数据,有的需要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所有数据经过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程序处理后,存入数据库。当用户请求生成报告时,系统可以打印出书面报告,也可以在用户终端屏幕上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的特性和具体形式的不同,对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数据和指标的需要情况也有所不同,不能全盘照搬对企业整体绩效评价的全部指标,不同类型内部组织单元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要在各个子系统中选取指标对其绩效进行评价(见表1)。
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包括财务绩效评价、客户绩效评价、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学习和发展绩效评价四个子系统。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是按照现代最有影响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的规则加以构建,既体现出对企业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评价的战略导向,又体现出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表1 企业内部组织单元主要类型信息子系统的主要指标
核心关注:拓步ERP系统平台是覆盖了众多的业务领域、行业应用,蕴涵了丰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软件业务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应链、成本、制造、CRM、HR等众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全面涵盖了企业关注ERP管理系统的核心领域,是众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首选的ERP管理软件信赖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