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有企业突然间被推入市场时,其表现就如同妈妈怀里抱大的大孩子,竟不知如何生存。此时,就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来适应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文中朝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也许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朝柴坐落于辽西朝阳是国家一大型企业,拥有员工7000多人。主要生产四、六缸柴油机,目前产品型号发展到350多种(每种机型零件平均900个左右,结构层次多达8层),为二汽和江淮等几十家汽车公司配套。柴油机市场占有率达5成左右。今天朝柴有这样的成绩,也是从以下过程走过来的。
选型好辛苦
市场上好的东西很多,让你喜欢的也很多,但结果往往好的、你喜欢的并不一定适合你,我想大家从平常穿衣就可以感受到。很自然,企业在信息化选型方面更是如此,朝柴在此方面就深有体会。
其实,早在1994年初,朝柴就开始成立计算中心,为了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维护单项管理的同时,逐渐开始了新系统的选型。历时一年多,初步确定两家为重点考察对象,国外某公司及国内北京利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由此拉开了用户考察的序幕,全国各地,典型用户,几乎跑遍。结论是同类型企业无一成功,怎么办?这可是一次绝对的风险投资,最后,确定了国外某公司为首选用户,因为此产品成型,错误少,技术力量雄厚。1996年初引进了该产品,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产品优点的背后有着巨大的隐患,忽略了致命的问题:国内外管理的差别,导致大量的二次开发,巨额的服务费,不是朝柴企业所能负担的。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着双方必须相互位移,以求找到管理与现代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戏剧性的变化开始了,最后又找到了利玛公司。共选其六个模块:系统管理、制造数据、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基础数据的准备
数据是一个系统的“血肉”,有了“血肉”系统才会变得丰满。然而,数据的准备往往也是一个系统实施中最坚巨的任务。

ERP分系统体系结构
在IT行业有句俗语:输入是垃圾,输出的必然是垃圾。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计算中心及相关业务人员投入了漫长的数据准备阶段,因为企业的原有管理,多是概念型的东西,“约”是最常用的词语,一旦具体量化,提供数据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更何况初期的数据准备没有任何成效,枯燥而乏味,还要时不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有形及无形的压力,这时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显得尤为重要,负责项目的老总、中心领导、生产处领导成了我们坚强的后盾,是系统实施的精神支柱。历时半年终告结束。总结起来,编码定义、BOM定义是难中之难。通过基础数据管理运行,能方便地进行产品结构的任意查询,如某一零件都哪些产品需要,需要多少,某一产品由哪些零部件按什么层次组成;产品的工艺路线;工时、材料统计;生产日历设定及其它系统将要用到的所有公用信息等等。
应用效果分析
企业的效益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朝柴来说,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采购计划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库存管理初见成效
基础数据准备的同时,库存管理同时启动。在中心及库管员的共同努力下,一遍遍总结管理流程,使之与系统相适应,一遍遍测试,三个月的努力,试运行宣告结束。半年后,部分库房甩掉账本。通过库存管理,有效地对库存物资进行控制,合理地制定库存的安全储备,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订货量,而在安排采购计划时,尽量减少物资在库的滞留时间,从而降低各类库存量和库存占用资金。该子系统通过对库存超储、积压、盘库等功能,尽可能地减少库存积压。通过库存分析功能,控制库存资金占用。通过ABC分析,加强对重点物资的管理,并为各级生产计划及采购计划提供库存动态的反馈信息。
翻开生产管理新篇章
众所周知,需求计划是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系统在实施中的硬骨头,但它的效益是最明显的,也是最诱人的。只有运行此系统才能真正解决计划的变动性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反应,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用系统计划运行结果指挥生产!
通过计划功能的运行,生产处计划员由原来的15人减至1人;每周两次调度会,变为每月两次;周计划变更为班计划(每天两班),今天可以随时调整明天的计划,甚至下一班次的计划;原来做一次计划2天时间,还只是部分零件,现在运行一次计划只需半个小时;手工计划,缺件、漏件、多件、少件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现在零件的误差率为零,只要你想,螺钉都可以按个供应。提高了计划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指挥性。这样的系统可以随时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使快速反应变为现实。谁抓住了客户,谁就拥有了市场,这是市场经济永恒不变的真理。
采购计划合理控制
采购在计划的运行中同时起步,通过运行此系统,可以随时查看供应商信息,使采购计划真正实现按需合理采购,采购合同的跟踪管理等。
其实,系统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套携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工具,如何用好系统,让其发挥作用,还是企业的管理者。系统无非是把复杂的人的手工算法用机器来实现,解放了人的低级重复劳动,使人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管理效益的高级管理技术中去。市场瞬息万变,管理无定式。千万不要指望一用系统,所有困扰企业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错误的理解。好的管理者是会运用先进技术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归根结底,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明天更美好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用户不断的需求,要求企业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这就意味着ERP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升级。
公司通过此系统尝到了甜头,已在2001年7月启动了二期工程,经过系统调研,又一次开始正式实施利玛的财务及固定资产子系统。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朝柴发展始终坚持的原则。将来企业把整个系统综合运转起来,用户的需求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满足。售后服务将缩短审核周期;运用电子技术三包服务当天办理并不遥远。用户可以在网上自己提出产品需求,由公司通过技术人员运用配置管理,很快加工出你所需求的产品。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客户逐渐成熟起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由理性消费,转为感性消费;由追随式消费,到创新式消费。因此,企业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稳留现实用户的同时,发掘潜在用户。这一切,靠手工管理是无法做到的。ERP这套管理系统充分满足它的需求,同时此系统还有可扩充性。另外,企业要发展,没有先进的管理方式是无法长久生存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2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