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阶段评价方法概述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无法衡量,那么你便无法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教授也曾经说过:“你所测评的正是你所得到的”。由此看出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绩效评价就是指企业要根据自身设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能够反映企业历史、当前和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并进行分析、判断、比较、反馈,来对企业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进行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的依据,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员工不断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的动力。对绩效进行评价是用来证明预先设定的目标是否已达到的衡量方法。
对实施ERP 进行绩效评价就是指对ERP 环境下的企业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正在实施或完善ERP系统的企业,为了能够客观并且准确地评价企业实施ERP 的绩效,并推动ERP 系统的进一步应用和实施,就必须能够有一套完善的在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很多企业对ERP 项目都很感兴趣,但要真正的实施它又都望而却步。主要因为实施ERP 是一个大工程,要花费很大的资金和时间,然而当许多企业问起怎样准确、客观、全面评价ERP 项目的实施成效时,目前却尚无定论。
ERP 表面上看是一种管理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是企业管理思想和软件的结合。实施ERP 并不是把一个软件简单的应用在企业中,而是要引起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要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实施ERP 必然会给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各个环节的影响,因此对它的评价绝不能脱离企业经营业绩独立存在。这样看来,对ERP系统实施进行绩效评价绝不仅要对系统和软件本身运行参数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评价ERP 实施后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就是对ERP 实施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绩效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价。
由于ERP 在实施过程中是分阶段来进行的, 对ERP 系统的评价,就是要对ERP 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ERP 的实施分为一个个的阶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在进行了一个阶段或完成了一个子系统的实施时,就要及时的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在此阶段的评价中发现问题,就立马对现阶段或子系统来进行调整、纠正偏差,直至现阶段系统正常运行位置,这样就可以保障每个阶段都运行成功,从而对ERP系统的整体成功在过程中给予了保证。
评价是为了管理,对ERP 项目的评价结合系统的实施过程,逐个对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这样做即有的放矢又做到了顾及整体性。目前很多ERP项目的评价和实施过程是分开的,只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绩效,此时ERP 项目已经完成,但实施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如果项目本事实施的结果是失败的,那么评价就毫无意义,只是走过场。因此,要对ERP 项目进行分几段的评价,当系统成功完成时,再对系统进行整体评价。
ERP 项目分阶段评价,总的思想就是:首先要对ERP 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以彻底的掌握、检查ERP 实施的现状;接下来企业依据实现制定好的可量化的ERP 实施目标及指标,与实施后的成果进行对比,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不足之处,并不断持续改进。也就是要按照ERP 实施的阶段和步骤进行动态性的评价,在这个评价模型中按照ERP 实施过程分为三个评价部分,即:项目准备评价阶段、项目实施评价阶段、项目后评价阶段。
对于ERP 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经常按照计划跟踪评价,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的纠正或解决。在实施中ERP 项目的评价和监督过程应该由ERP 项目的领导小组来完成。或者企业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来评价和监督项目的实施进程,目的就是要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
2 分阶段评价方法特点
1.具有层次性
从信息系统角度说,ERP 是一套软件系统,但不能简单的把ERP 的实施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安装过程。通过阶段评价方法,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视角对ERP 系统的实施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整个评价贯穿ERP 系统实施的生命周期,并且对重点阶段进行了绩效的分析与评价,从而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整个系统的实施状况,对实施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平且评价系统实施的效果,每一阶段的评价结果都要直接影响到笑一个阶段的运行以及绩效评价,并且根据每一阶段的评价情况进行偏差纠正,实现了动态的反馈过程。
2.具有科学性
ERP 的实施很容易带来“生产率悖论”,就是说ERP 实施后,由于带来的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变革反而给企业造成了生产率的下降。这种投资的黑洞是企业陷入了不断的投资确不能得到合理产出的漩涡。阶段评价方法是这样一种评价体系,以统一的战略思想和评价目标对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ERP 实施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科学性。
3.具有完整性
阶段评价方法贯穿了ERP 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选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从而具有评价的完整性。
4.具有可操作性
阶段评价方法在不同阶段建立了评价体系及模型,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一系列可量化的评价方式,使对ERP 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3 分阶段评价方法目标、指标设定原则及方法
3.1 分阶段评价方法目标的设定原则、方法
1.目标设定原则
(1)按照战略层层分解
(2)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相结合。比如像财务这一类指标往往就强调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像平衡计分卡中的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就强调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
(3)指标能持续的在各时期进行计量。例如像NPV 和IRR 这样的预算指标在绩效评价中运用很少。在项目的寿命各期间计算NPV 是不容易的。
(4)所选指标要与目标相一致。
(5)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要达成平衡。财务指标一般来说都是结果导向性的,并不能评价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有与此相配合的过程指标。
(6)指标要尽可能的少收个人行为或个别部门行为的影响,做到从企业整体出发。
2.目标选择方法
一般来说,评价标准的确定可以按照:
(1)根据经验来确定标准
(2)根据企业的财务以及运营记录,运用统计犯法获得平均标准
(3)根据同行业企业的平均数作为标准
(4)选择行业中某企业作为标杆作为标准
(5)根据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作为标准。
这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目前大多数企业运用的应该是预先制定好的预算目标,如果这类预算目标制定的合理并且准备充分的话,是最好的标准方式。有的企业将之前的绩效做为评价的基础,实际上这有缺陷:前后的两个经营时间,企业的经营条件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企业选择外部标准作为标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将行业中最强的企业作为标准,将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管理状况与标杆进行量化评价。
从而驱使企业不断的向行业中最优秀的标准靠近。具有难度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标杆企业以及标杆企业指标数据的获得。
3.2 分阶段评价方法指标标的设定原则、方法
1.指标设定原则
在选择评价的指标时,必须有一个选择的标准,因为每一个指标都一定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选择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就是说企业在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是必须要与自身的战略经营目标具有相关性。企业设定评价目标对绩效进行评价,目的就是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而保证詹磊目标的完成。因此,指标的选择毕业要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不能出现二者抵触的情况。
(2)全面性原则
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应该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全面的评价,这样,要求在选择指标时,要考虑指标体系设计的全面性,考虑指标体系能够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形成的各个方面。
(3)重要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求全面反映企业的业绩情况,但过于全面的指标体系就会使得企业的绩效评价变的模糊不清,所以,在选择指标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顾反映企业的核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基于阶段视角的ERP评价体系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1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