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是一种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的效率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近10年来,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咨询和实施已成为广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此类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在系统上线运行前对建设企业而言往往是未知的,即使系统上线运行了也未必能从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准确反映出其应用的实际效果。不少企业和专家由此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出发觉得ERP系统对企业很有用,而有的又觉得没什么帮助。因此,ERP系统的应用对企业运营到底产生怎样的实际作用就逐渐成了企业经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2 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论是在ERP环境下,还是在非ERP环境下,对企业运营产生影响的既有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综合分析起来,对企业运营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从流程和人员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业务流程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仅如此,企业还关注着这种效率是否能够得到持续而稳定的发挥。例如,原材料的采购数量是准确的,并且原材料供应是及时而可靠的;客户订单的交付是准确的,而且能始终保持这种准确性。事实上,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流程的执行效率,同时还关心该效率的发挥是否可以得到持续的保障。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操作的人员。员工本身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对新的技术和流程都有很高的期望和热情,那么当该企业实施ERP系统时,员工会积极地投入系统的建设,这就表现为乐意贡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并积极参与流程优化方案的讨论,或者是认真参加相关的系统操作技能培训等。这直接的结果就是缩短了因启用ERP系统后改变了原有的操作方式而带来的工作上不适应的时间,从而能更早地体现系统应用的效果。
同非ERP环境相比,在ERP环境下,信息系统主要通过系统功能、数据质量和员工操作效率3个方面对运营效果施加影响。无论是系统功能还是数据质量虽然会因其复杂性和准确性的原因而对应用产生影响,但两者实际上也受制于员工操作效率。这是因为当今的大型ERP系统在功能上已经完全能够适应一般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需要,而随着员工使用熟练度的提高,完全可以克服系统应用初期所带来的不适。企业通过招募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加强系统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和培训、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将使ERP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更快、更好的体现。因此,人员操作效率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ERP系统的应用效果,后者又影响着企业运营的效率。
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在进行仿真计算前需建立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在此选择BUC公司为例进行分析。该企业以按客户订单生产特种机床,内部管理规范,且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ERP系统软件,系统功能全面而稳定。根据上述的因素分析并结合一般制造企业的特点,选取下列指标进行研究,即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待处理订单的订货量、待发运量。其中,待处理订单的订货量反映了销售部门订单处理的效率;待发运量则反映了客户订单的交付情况。为了便于开展研究需要对模型做出一些假设。
假设一:客户订单只涉及到一种规格的产品;并且用于装配该产品的原材料不考虑其差异性和采购提前期的影响。
假设二:ERP对销售订单处理流程效率的影响只考虑员工的操作效率,而忽略因数据层面和系统功能导致的效率降低。
基于上述的假设,可绘制出生产企业在ERP环境下运营的系统流程图,因篇幅所限此处不再做具体阐述。
4 仿真计算和分析
以周为单位,对系统动力学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在两年时间内使用ERP系统与未使用ERP系统的情况下对某生产企业运营的影响。仿真计算的输入参数及部分计算公式说明如下:
(1) 客户订货量的估计选取2008年至2011年约3年间的每周销售记录作为输入,利用Arena软件进行拟合曲线分析,可知其周销售量的分布接近对数正态分布(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41,样本的均值为24.8,方差为4.41)。利用函数可对其销量进行估计:20.5+Log-N(4.54,6.87)。
(2)员工效率对于非ERP环境,员工每周的订单处理可采用8-40的均匀分布。而在ERP环境下,员工的订单处理效率由员工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曲线所决定,其计算可用简单生产函数表示。利用问卷调查经由回归分析后,可得如下的公式:lnY=0.3907lnX+2.04025式中,Y为单位时间内所处理订单的订货量;X为时间(单位:周)。
(3)状态标志在模型中使用此标志用于表示使用和未使用ERP系统,分别以1和0来表示。
根据上述参数的输入,对模型做模拟运行后即可得到输出结果。如图1所示,在使用了ERP系统后的2年内,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现金收入)总体上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增长。在销售收入图中,使用ERP系统与未使用ERP系统的曲线基本吻合。
图1 仿真输出——实际销售收入
由于学习曲线的存在,使用ERP系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待处理订单的订货量”增长加快,说明有大量的订单积压未得到有效处理;而到了第二年,积压订单明显减少(见图2),其均值与未使用ERP系统相比降低了71.69%。
图2 仿真输出——待处理订单的订货量
对于应收账款而言,同样是因为学习曲线的影响,在使用ERP系统的最初半年里,波动较大;到了第二年,与未使用ERP系统相比,尽管该指标均值变化不大,但方差减小了44.92%,说明这部分运营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明显降低了(图3)。
图3 仿真输出——应收账款
在模型中,“待发运量”表示有多少订单未得到及时交付。在第二年中,使用ERP系统同未使用ERP系统相比,该指标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下降了22.69%和32.71%,说明不确定性或风险降低了(见图4)。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采用ERP系统后,企业的计划部门可以根据共享的信息利用过去几周的销售数据对客户的需求进行预测,并利用系统进行MRP(物料需求计划)的精确计算,因而有效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履行客户订单的交付。
图4 仿真输出——待发运量
通常认为,采用信息系统管理后,库存量会降低。但在本模型的产成品库存计算的结果中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模型本身根据按订单生产的企业建立,在使用ERP系统后其客户订单交付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准确地进行了需求预测,后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尽管如此,在使用ERP系统的第二年里,原材料库存水平均值比未使用ERP系统时低了11.33%。可见,采用ERP系统后采购的计划水平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5 结论
ERP系统的应用对企业产生的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关联构成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下列的结论:
(1)ERP的应用能够改善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其效果的体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一些运营指标体现为绝对数值上的变化,而另一些则表现为不确定性的降低。
(2)ERP系统应用效果的体现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应用时间的增长,系统对运营管理效率的作用会逐渐得到体现。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探讨了ERP系统影响企业运营的主要因素,并对部分因素作了定量分析。然而,由于样本和篇幅的限制,本文的模型和分析可能不够精确。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考虑包括更多的企业和样本数据,以便使分析指标更加全面,并能对模型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基于系统动力学的ERP应用效果分析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1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