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起重机领域信息化理论综述
信息技术通过与制造业的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完善而成熟的信息化理论体系,这些思想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发制造、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都开始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来建设信息化系统。起重机隶属于装备制造行业,制造业通行的信息化理论对起重机领域来说也是适用的。总的来说,起重机领域的信息化理论大致包括信息化规划理论与信息化应用理论。下文信息化规划理论大致描述了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与适用的方法;信息化应用理论则阐述了具体的信息化应用中所涵盖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信息系统规划理论
信息系统规划是企业整体业务规划的一部分,有效实施信息化的前提是必须把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整体规划结合起来考虑,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信息化战略的同时要从企业整体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全盘考虑信息系统在其中的战略意义。
2.1.1 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根据企业战略,综合企业的全面现状,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同时根据行业情况与企业信息化的最新趋势与成功经验,制定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规划[3]。其中包括确立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与战略,建立信息化组织架构,指出当前面临的现状与需求,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与计划,合理安排信息化的发展步骤,严格控制信息化的实施进度,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搭建信息化系统平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化企业流程,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一)局部开发阶段。当企业刚刚稳定,一些相对关键的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比较强烈,这时企业会应用一些局部的信息化手段,例如财务领域的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是孤立的,仅限于本领域的部分应用。
(二)内部集成阶段。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各业务领域流程交叉,数据复杂,此时最强烈的需求是内部共享信息,这时企业会对各领域的孤立系统进行集成或者整合业务流程,从而打造全集中的统一信息平台。
(三)外部拓展阶段。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后,就会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互动,企业内部的信息要与外部进行联通,或者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外延,此时企业会整合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源。
(四)决策提升阶段。企业的信息已经纳入信息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管理现状一览无余,此时数据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好的决策辅助。
这四个阶段为企业带来了不同的阶段性需求与目标,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要顺应这个客观的规律,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符合自身实际的阶段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政策的连贯性,这需要在规划实施期间不断调整规划的内容,按照确立的步骤实施。首先必须充分分析企业的战略,对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其次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分析,找出业务需求,从而确立优化方案;最后根据信息化战略与需求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信息化规划方案。
2.1.2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业务流程重组(BPR)等,其余的还有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产生/方法分析(E/MA)、投资回收法(ROD)、征费法、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这里主要介绍前三种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IBM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信息规划方法,当时是为了满足内部的系统开发而提出的,目的是辅助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从而满足企业的短期或长期发展目标。企业系统规划法涵盖了面向过程的管理思想,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一种信息化规划方法[20],本文主要采用了BSP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路是:信息系统必须要支持企业的核心发展目标;要顺应企业人员的需求与愿望;对企业信息格式化;要求组织架构的变迁能够适应企业发展。总的来说,BSP关注的是把企业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的全过程。
BSP的作用是帮助信息化规划人员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首先制定出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明确各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子系统的先后开发顺序;其次对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确立业务接口的规范,明确子系统间的数据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
BSP的优点是使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组织机构,使信息系统更具有适应性,保证了信息化规划的政策连贯性。即使未来企业的组织机构发生了大的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BSP是自上而下的一种规划方法,主要的工作步骤为:
1、前期准备。组建信息化管理机构,并设置规划部门,提出规划计划。
2、访谈调研。规划部门深入企业的各业务部门,了解企业的组织职能、业务流程、主要活动和存在的问题。
3、定义企业过程。这是BSP的核心。主要是从逻辑上划分企业为实现某管理功能的各组活动。
4、业务过程重组。在定义企业过程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过程存在的问题,按照信息化的规范要求确定哪些过程应该舍弃,从而从信息化的角度对业务过程进行优化。
5、定义数据类。从逻辑的角度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数据的输入源与输出目标。
6、制定总体架构。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了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主要的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其具体实现可采用U/C矩阵。
7、确定优先级。对子系统的先后开发实施计划进行编排。
8、报告总结。完成研究分析报告,提出建议书和行动计划。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SF是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1970年首先使用的,1980年MIT教授John Rockart把CSF提炼为信息化规划的一种通用方法[15]。
CSF关注的是促使企业成功的关键作用因素,通过分析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从而进行规划。企业的信息需求一般取决于管理层的关键性成功因素,而这些因素大多是由行业、企业、管理者以及环境形成的。CSF就是通过面谈的形式来分析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从而进行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识别它们的性能指标,从而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规划的方法。它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1、目标识别。
2、识别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识别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5、确定数据字典。
(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是由William King提出的,他把战略目标当作一个由使命、战略、目标或其他变量构成的集合,这些变量常常还包括管理的复杂性或其它的类似改革阻力、环境因素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主要目的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信息化战略目标[33]。一般来说它包含如下步骤:
1、识别企业的战略集。调研确定企业各类人员的结构组成,判别每类人员的诉求与目标、确定每类人员相应的使命和战略。
2、将企业战略集转化成信息化战略。根据企业目标确立信息化目标,通过企业战略集的元素来识别相应信息化战略的约束,根据信息化目标和约束提出信息化战略。
2.1.3 信息系统规划步骤
总的来说,信息系统规划的大体步骤为:
(一)现状分析。规划的前提是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与需求,并了解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自身管理现状和信息化现状有明确的认识。
(二)战略规划。信息化规划部门要根据现状分析确立信息化需求,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政策与纲领,提出信息化战略目标与计划。
(三)架构设计。划分信息系统的结构层次,确立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开发顺序。
(四)确定方案。确定所采用的信息化产品或者软件开发的计划,这常常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考察调研,写出调研报告。
(五)项目实施。按照目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建立项目组织,明确组织职能,确定实施进度,确保风险控制。
2.2 起重机领域主要的信息系统应用
起重机领域的主要信息系统应用,主要是对应起重机行业的关键业务来说的。在起重机行业,最关键的技术部门是设计部门,所以需要应用到二维设计软件和三维设计软件,同时为了便于协同设计或者项目式设计,就需要应用到PLM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此类似,起重机领域的信息系统还包括了ERP、SCM、MES、CRM等主要的信息系统。
2.2.1 设计领域的信息系统
设计软件是起重机企业设计部门必不可少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二维设计软件如AutoCAD等,和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等。CAD软件可以辅助起重机设计师设计图纸,三维软件可以设计立体的图纸甚至制作动画。目前在卫华集团,应用较多的是二维设计软件,三维软件目前正在尝试,实际的使用效果还未展现出来。
图纸的保存与分发在起重机企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则需要人工登记、人工分发,程序繁琐。包括配置清单、工艺文件在内的设计资料覆盖了采购、生产、财务等各个环节,因此这些文件的管理需要一套协同平台来统一管理。
PLM系统既可以容纳二维/三维设计软件,使设计人员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同时也可以把项目资料统一起来,便于保存分发。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简称,这是一种应用在产品研发系统具有协作关系的部门之间,同时也分散在企业多个地点的平台系统,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能够提供产品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38]。
一般来说,PLM包括项目和产品的组合管理、产品的流程管理、产品的数据管理以及其它基本服务等功能。在起重机企业,一般使用到的是PDM/CAPP系统,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是产品数据管理的简称,是用来管理与产品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的,例如零部件信息、设计配置、设计文档、图纸文件、产品结构等,同时也可以保存产品设计相关的过程文件,例如设计版本信息、项目信息、审批流程等。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简称,适用于工艺部门,能够生成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信息。如今PDM/CAPP可以当作现代ERP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设计BOM与工艺BOM作为信息源头,ERP可以把PDM/CAPP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套覆盖设计、工艺、其他业务单元的统一应用平台。
2.2.2 采购物资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
采购物资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一般称之为供应链系统,即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是企业业务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于起重机企业来说,物资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非常高,因此对于供应链的要求相对较高。
供应链包括了对采购需求、采购计划、原材料采购、供应商报价、生产领料、库存管理、整车出库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大模块:计划模块对供应链的整体设计需求进行计划安排;执行模块对具体执行过程如物料管理、生产领用、订单等进行管理;协调模块对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协调;协同模块则提供了供应链门户与流程的集成。
卫华集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统一的供应链系统,目前正在应用的系统大多是单一的采购与库存管理系统,还无法和设计、生产等业务单元形成有机的信息沟通渠道。
2.2.3 生产领域的信息系统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制造执行系统的简称,它可以为生产领域的现场管理提供支持,帮助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进度跟踪、过程管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资源分配与状态管理、生产单元的分配、工序进度管理、文档管理、过程管理,同时还包括各类设备信息的采集、条形码管理等。
MES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生产瓶颈提供解决方案,实际上它是一种对整个生产车间进行制造过程优化的平台。MES可以提供实时的生产过程数据,并对此做出相应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同时MES又可以跟计划部门和执行部门进行信息互动,从而实现生产信息的集成应用。
起重机行业的生产大约按照大车、小车、机加工进行分类,统一由生产部门进行排产派工,而生产领域需要关注的信息又来源于销售部门、计划部门、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同时生产领料又需要财务部门进行确认,最后产成品又要进入仓储部门。因此,一套能够集成生产数据和生产所需数据的信息系统是起重机企业必不可少的。
2.2.4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
卫华集团的客户遍布国内外,在企业与最终客户中间还有业务员。业务员制是长垣中小起重机企业的一个特色,类似于一种代理制,业务员机制是卫华集团的销售和市场重要保障,因此对于业务员和最终客户的管理也就非常重要。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客户关系管理的简称,它能辅助销售部门对业务员与最终客户进行销售分析、市场营销策划、客户资源管理、业务员业绩统计,同时也涵盖了销售部门的内部流程如合同管理、计划管理等。
总的来说,CRM系统是以业务员/客户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客户概况分析(如客户的层次、风险等)、客户忠诚度分析(如客户的信用、持久与变动情况)、客户利润分析(如客户签订合同的利润计算)、客户性能分析(如客户的分布)、客户未来分析(如客户数量、类别等未来趋势)、客户促销分析(如广告策划、营销宣传)等多个指标来指导企业决策。
2.2.5 ERP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的一套企业资源管理平台,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与执行手段。它最初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新一代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于起重机企业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信息系统,涵盖了财务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等。ERP系统目前在卫华集团应用较为广泛,大致集中在财务、采购、仓储等业务环节,还未覆盖到全面业务环节。
ERP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订货点法到后来的MRP、闭环MRP、MRPII,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现代ERP的思想[29]。订货点法是1940年代提出的,主要管理仓库中的单一品种物料。到1960年代,提出了MRP理论,根据BOM(物料清单)展开技术上相关的物料管理。到1970年代,提出闭环MRP理论,主要管理物料、工艺信息、工作中心的能力等。到1980年代,MRPII理论的提出主要围绕制造环节的物资、技术、能力、人力、资金等要素。到1990年代形成的完善的ERP理论则主要针对集团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对物资、技术、产能、资金、人力、品牌、流程、关系等企业资源的管理。
企业实施ERP可以协调和优化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目标上的冲突,规范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并提高效率,使企业更加灵活、扁平化和高度一体化,为企业的流程创新、流程改进提供技术支撑,使底层业务操作人员能够获得最新数据并了解相关状况,通过授权给实际操作员工,是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与处理。在技术层面上,ERP系统把企业的各类信息统一到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便于进行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维护成本[28]。
2.2.6 行政人事领域的信息系统
最常见的行政信息系统是OA(Office Automation)即办公自动化,它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通过联网协作的方式,把企业内部人员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使他们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OA改变了以往复杂低效的手工与纸质办公方式,实现了全方位的快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功能。一般来说OA系统包括有协同功能、文档管理、内容管理、知识管理、公告与新闻信息、消息提醒、企业门户等。
HR(Human Resource)是人力资源系统的简称,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规划与发展。一般涵盖了员工档案管理、员工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招聘管理、培训与资质管理等。HR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良好的HR系统能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2.2.7 BI系统
BI(Business Intelligence)是商业智能的简称,它可以把企业现有的数据转化为利于决策的知识,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企业合同订单、库存信息、交易账目、客户与供应商来往数据等以及来自外部环境的数据。BI一般包括数据仓库、OLAP(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
目前卫华集团应用BI的系统还不多,但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部分业务比如供应链系统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BI系统来分析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数据信息,在生产计划系统中用来分析产能产量,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用来分析客户资料与业务员业绩等。
2.2.8 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分为C/S与B/S架构两种。
C/S即Client/Server模式,这种模式常常需要一台服务器用来存储数据,同时还需要一台服务器用来管理各种应用与连接。客户端发起请求提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调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以便返回给客户端进行呈现。
B/S即Browser/Server模式,这种模式也需要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与C/S不同的是,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WEB服务功能,以便浏览器可以访问。这种架构很少在前端即Browser中处理事务的逻辑,主要逻辑处理都放在服务端实现。
C/S与B/S的典型区别在于C/S是一种“胖”客户端模式,用户需要安装定制的客户端;而B/S是一种“瘦”客户端模式,用户一般无需安装浏览器或者可以随时随地下载通用的浏览器进行安装就可以使用。C/S模式由于有着定制客户端,所以可以在客户端进行复杂的逻辑演算与丰富的用户交互,而B/S模式则利于维护与更新。
目前对于起重机企业来说,信息系统已经逐步由C/S向B/S进行转移,如OA与HR系统一般是B/S结构的,ERP也开始应用B/S结构,除了需要大量的用户交互或者对实时操作要求较高的系统如设计软件或PDM等,大部分信息系统都开始出现B/S结构的新版本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卫华集团ERP信息化建设研究(连载二)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