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七月的东莞信博会我接待了许多的企业信息主管,有一家企业的信息主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谈到企业进行ERP产品选型时,他说参加信博会的目的就是考察一下国内比较有名气的软件厂商,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选择一个ERP软件原型,然后针对企业进行用户化开发。我对他的冷静成熟的心态非常赞赏。
如果一个企业期望找到一个百分百适合自己的ERP产品,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一家软件供应商期望开发一套适合任何行业的ERP产品,那也是非常困难的。号称ERP业界领袖的SAP公司,其软件功能之完善、应用面之广泛、适应性之强大为业界人士所称道。SAP软件有六千多个参数可以配置,通过配置这些参数去适应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用户的需求。但同时业界也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整个SAP公司懂得配置这几千个参数的工程师寥寥无几。这种说法是否确切暂且不提,它在一定程度上却说明了即使是SAP公司这样的业界领袖要用商品化的软件去适应不同行业用户的具体需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不妨再从ERP软件供应商发展过程来看这个问题。ERP软件供应商最初都是从项目做起,客户提出什么样的需求,软件商尽量去满足,完全是个性化服务。随着项目越做越多,软件商不断总结相同或相似行业项目的需求,作成一些符合行业特点的标准功能,发展到一定程度,软件商将这些标准功能整理成一个软件产品,作为进一步承接项目的基础。软件公司实施的ERP项目越多,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了解越深刻,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软件产品化程度越高。尽管如此,软件复杂抽象的特点和管理多样性的特点仍然决定了ERP软件不会象家用电器一样商品化,产品化程度再高,它也只能是管理软件的模板,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必然要提供用户化修改。
大家都知道ERP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在这一点上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是通用的,但具体的软件实现不同行业需求就有所不同。就制造业企业核心的生产计划来讲,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流程化等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对于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就有很大不同;再比如销售业务管理特点,大型机电产品和服装、啤酒、食品等日常消费品相比也差别很大。同一个软件要体现很大的行业跨度,需要每个行业配备一个行业特色软件包,通过不同参数配置出适合某个行业的具体功能,这样庞大的软件需要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国内ERP产品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的供应商大多处于做项目的阶段,在某一两个行业积累一些经验,开发出比较成熟的适合该行业的产品已属不易,号称包打天下无所不能的ERP供应商是不负责任的。就目前国内ERP供应商而言,一两百人的规模已经可观,以这种实力去实现员工超过万人的SAP公司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立足于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做精做透的供应商是值得信赖的供应商。
99年10月,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对其会员进行了一次“企业如何购买、选择和使用ERP系统”的调查。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ERP系统时,会依次考虑三个因素:首先是考虑ERP软件提供商用户化的能力;第二是价格;第三是ERP软件的品牌。这一点说明软件供应商能否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是美国ERP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美国的企业管理相对规范的情况下都对二次化开发如此重视,那么在目前国内制造业企业管理不规范,特色突出的条件下,能够提供合理的用户化的开发更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
总之,站在供应商的角度看ERP选型体会更为深刻。首先选择一个最接近企业生产类型的原型软件,这样可以保证软件和企业吻合度较高,缩短实施周期;然后要考虑供应商是否有足够的有经验的实施顾问,能够把握在保持软件原型先进性的前提下提供用户化修改。这两点如果把握好,应该讲ERP选型就是成功的。当然ERP选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ERP实施成功还任重道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从供应商的角度看ERP选型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