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已经决定要在您的企业实施ERP,接下来最自然不过的考虑就是需要什么样的ERP。本书前面已经按照ERP的应用程度和步骤将ERP分为ERP1、ERP2、ERP3,对不同的企业来讲,可能它们会是一个完整的ERP,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实施的步骤。希望通过本节的阐述,能够帮助您根据本企业的情况,确定您需要什么样的ERP。
2.2.1 明确行业属性
当我们谈到企业的行业属性时,一般按照所从事的产品类型会分为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化行业、制药行业、食品行业、流通行业、服务行业等。但是,在我们考虑实施什么样的ERP时,会有另外一种行业属性的划分。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同的行业属性划分,主要是由ERP中最经典的计划方法MRP所决定的。MRP即物料需求计划,在前面介绍ERP123的内容时已经对其计划方式进行过介绍,这里所说的另外一种行业属性,就是根据企业在应用ERP时,到底是否应用MRP以及应用的程度来进行划分的。一般可由此划分行业属性为离散行业、流程行业、混合行业、流通行业、服务行业等。 以下分别对这些行业及ERP123应用的考虑进行阐述。
1. 离散行业
离散行业是指制造企业中的一类企业,他们的最主要特征为: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生物质改变,只是物料的物理形状和组合发生改变,即最终产品是由各种物料装配而成,并且产品与所需物料之间有确定的数量比例,如一个产品有多少个部件,一个部件有多少个零件,这些物料不能多也不能少。按通常行业划分属于离散行业的典型行业有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这类企业也是在整个企业总数中占比例最大的企业,MRP这个经典的计划方法就是从这类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实践中诞生的,由MRP发展成的ERP同样是从这类企业的应用中产生的。
离散行业的ERP应用特征为:可以用物料清单(BOM)来准确描述产品构成,就可以用MRP来作为企业的计划方法。因此,如果您的企业是属于离散行业,那么您就可以先选择ERP1完成财务业务同步管理,再选择升级到ERP2完成销售、生产、采购计划管理,最后再选择车间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升级到ERP3实现您的完整的、生产精细化管理的ERP系统。
2. 流程行业
流程行业与离散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生产过程中物质发生了改变,最终产品与所需物料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容易随生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且最终产品所需物料的种类极少,以至于可以非常简单就计算出来。按通常行业划分属于流程行业的典型行业有石化行业、金属冶炼行业、造纸行业、原料药生产等行业。为说明这类行业最终产品所需物料的种类极少这个特征,可以分别对这几个典型行业进行一个简单分析:金属冶炼行业的最大量的物料只有一两种,如钢铁行业就是铁矿和焦炭,铜冶炼就是铜精矿;石化行业基本上就是石油;造纸业通常是木材;抗生素原料药基本上就是淀粉。
流程行业的ERP应用特征为:没有必要、也不能用MRP来作为其计划方法,因为其物料比较少,且最终产品与所需物料之间的关系也基本上不能用物料清单(BOM)来描述。因此,如果您的企业属于流程行业,那么您可以先选择从ERP1开始实施财务业务同步管理,如果有必要可以在ERP1完成之后,选择用预算管理来代替完成您的计划管理,从而上升到ERP2,最后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及其他功能达到ERP3,实现您的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的ERP系统。
3. 混合行业
混合行业是指一般被认为是流程行业的企业中,产品包装成本占有较大比例的一类企业。这类企业前期生产是流程的,后期包装则是离散的。如果没有前期“原料”生产,是通过购买“原料”来进行包装的,则就是完全的离散行业。按通常行业划分属于混合行业的典型行业有制药行业,化妆品生产、食品生产、酒类生产等行业。这类企业的前期生产与流程行业完全相同,后期生产与离散行业基本相同,但是后期有一个与一般离散行业最大的区别是混合行业的后期生产很少有半制品和在制品,这是由于这类行业的后期都是包装,自动化程度较高,往往都能做到当天投料当天完成。
混合行业的ERP应用特征为:前期生产可以不考虑计划管理,后期生产由于完全可以用物料清单(BOM)来描述产品,所以可以用MRP物料需求计划来进行计划管理。因此,如果您的企业属于混合行业,您可以先选择实施ERP1完成财务业务同步管理,再选择升级到ERP2完成销售、生产、采购计划管理,最后再选择全面预算管理等升级到ERP3实现您的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的ERP系统。
4. 流通行业
流通行业的标志为:不进行产品生产,只进行产品买卖。其企业形态一般有物流公司、批发贸易公司、连锁零售公司等。其中物流公司通常货物的进出量特别大,或许还会涉及到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所以业务管理上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同样,连锁零售公司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零售运作方式,也会有一些独特的管理方式。
流通行业的ERP应用特征为:不管是什么形态的企业,都完全可以选择ERP1来进行财务业务同步管理,都完全没有必要应用MRP。因此,如果您的企业属于流通行业,您可以先选择实施ERP1完成财务业务同步管理。然后,假如您的企业是物流公司或连锁零售公司,则要考虑选择更专业的管理软件来完成您的计划管理,从而提升到ERP2。而如果是普通的批发贸易公司,则可以选择预算管理来替代您的计划管理升级到ERP2。最后再选择全面预算管理等升级到ERP3实现您的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的ERP系统。
5. 服务行业
服务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产品,或者说其产品是一种服务。在这种形态下,通常意义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都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服务行业对于ERP的应用来讲,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典型的服务行业如银行业、酒店业、旅游业、电信业、餐饮业等。
服务行业的ERP应用特征为:由于不涉及产品,采购的只是一些用品,销售的是一种服务,所以基本也可以应用ERP1。因此,如果您的企业属于服务行业,您仍然可以首先选择ERP1完成您的财务业务同步管理。在此之后,根据您的规模考虑选择专门针对您的业务进行开发的专业管理软件来升级到ERP2。最后再选择全面预算管理等升级到ERP3实现您的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的ERP系统。
2.2.2 判定管理信息化程度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革命性工程,其主要内容涵盖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概念,在谈信息化的文章中更是常常出现各种英文缩写,如表2-1所示。
或许上表中并未把所有有关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罗列出来,但看起来已经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了。在这样的一堆概念下,如何来判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呢?其实所有这些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信息化内容,即生产技术的信息化和管理技术的信息化。每当谈到企业信息化内容时,都应该清楚所谈的是哪一个方面的内容。惟有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这两方面信息化的集成。然而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向我们展示的是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的信息化程度都还很低,应该没有多少底气来奢谈CIMS,即便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实施CIMS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而这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之所指是清晰的,就是针对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程度。
当然企业生产技术的信息化与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会有一些联系,比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实际上可以自动采集生产数据,产品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可以直接提供规范的产品生产数据。然而,在没有完成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就算拿到又能放在哪里呢?在没有完整的实现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情况下,急于做接口获取这些数据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一般而言,企业都可以先分别独立地考虑这两个方面的信息化实施,当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考虑对它们进行集成。
从管理技术信息化的角度来判定您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从而确定您的企业目前需要什么样的ERP。如果您的企业目前已经完成了财务业务同步管理,也就是意味着已经完成了ERP1,则您应该朝着ERP2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您的ERP,建立您的计划管理体系。同理,如果您的计划体系已经完成,也就意味着已经完成了ERP2,则您的下一个管理目标就是ERP3,建成您的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显然,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在实际判断中或许会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辨析的状态。比如,财务业务同步管理的标志是业务产生的原始单据可以实时自动转变为财务记账凭证。如果仅仅是财务在使用计算机,采购、销售也在使用计算机,但并没有自动产生记账凭证,则或许您必须重新开始ERP1。同样,假如您的计划体系不能实现业务关联,即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都是分别做的,并且与订单无关,则您还是应该重新开始您的ERP2。更甚者,如果您只有财务在使用计算机,可能最好的方式是对财务系统进行一定的完善,同时做好您企业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和管理专业化分工,为您的企业上ERP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2.3 定位管理瓶颈
ERP用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其作用一定要体现在解决内部管理瓶颈上,为此在您上ERP时,应该分析企业的内部管理瓶颈。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企业普遍的管理瓶颈都是在销售管理方面。究其原因可归结到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还没有一个合理的分工,致使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终端客户,这种状况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一定是销售管理问题,销售管理成为企业的生死劫,而生产管理问题则不是其管理瓶颈。而如果社会的产业分工是合理的,则许多生产企业的核心问题就会转化为生产管理问题,因为此时生产企业并不需要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即直接与终端用户进行交易),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以最好的质量按时完成经销商给的产品订单。此时,生产管理、车间管理必然是其经营管理的瓶颈。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在上ERP时都是首先考虑要解决销售管理问题,对于非生产企业就更是如此了。
这里不妨用一个企业实例来说明管理瓶颈问题。该企业是一家全国知名的白酒生产企业,在上ERP前由软件供应商对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内部管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太差,每月的生产计划约有1/3在执行的时候要发生变更。这种变化必然造成包装材料的积压和浪费(近百个品种、数千种包装材料)。同时也造成产成品积压,交货又不及时的矛盾,因为要的品种没生产出来,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暂时不要。这个看起来是生产管理的问题,但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发现,其实仍然是销售管理问题。生产计划之所以发生改变,是由于销售订单改变引起的,该企业面对数千个经销商(当经销商的数量大到如此时,也等于是面对终端客户了),已经无法确定经销商要货的真实性,在没有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情况下,每个经销商的应收款和存货已经无法核实。造成了难以控制的要货请求,乱中生变也就成为必然。
当您决定要实施ERP的时候,一定要定位您企业的管理瓶颈,应该注意绝大多数企业都只能从ERP1开始。当然不要忘记实施ERP所需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实施ERP,更谈不上解决管理瓶颈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