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出“知理•知己•知彼•知用”八字实施ERP的规范化流程
早期我写的书在选型问题上只提到“知己知彼”,SSA公司的美籍华人顾问刘胜兴也曾这样说过,看来还不全面。实施ERP的企业,员工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ERP,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不是ERP能处理的等等,不能连ERP是什么都不清楚就上ERP;所以前面必须加上“知理”这个流程,也就是必须培训先行。选型以后还必须用好,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又加上“知用”。并且提出:选型是一个流程,包括知理•知己•知彼三个阶段,不能遗漏,更不能颠倒顺序。“知理”是第一个环节,因此培训总是第一位的,不幸的是,国内的培训,杂音太多,误导太多,也是造成ERP成功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出八字规范,为的是易于记忆,便于普及,提高实施ERP的成功率。为此,专门写了一本薄一点的册子《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知理知己知彼知用》,到2015年也有过6次印刷。
2. 讲解了“如何 知理•知己•知彼•知用”,做到授人以渔
《起步》用了比较多的篇幅放在“如何知己”和“如何知用”上。基于“ERP是解决方案”和“技术必须与业务结合”的原则,列出了各自的实施步骤。有“授人以渔”的意思,也是贯彻“ERP项目的命运必须由企业自己来掌控”,实施ERP必须坚持“企业主体意识”原则精神。
2.1 如何知己
“知己”的要点是说清楚“为什么要上ERP?”。
如何知己?《起步》给出的步骤是:企业战略-标杆管理-差距分析-管理诊断-因果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
我国应用ERP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性。企业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ERP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ERP可以解决的?为什么要上ERP?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企业管理高层明白无误地取得一致共识。
为了避免盲目性,实施ERP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经营战略,摆正自身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位置,明确自身的长远发展方向;通过对比(标杆管理-差距分析)看到自身的短板,找出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诊断);这些问题是不是实施ERP可以解决的(因果分析)?是不是该上ERP?完成这些步骤,企业才能说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需求分析),最后明确选用的ERP系统需要具备那些必要的功能(需求设计),带着需求选择适用的ERP产品。
不把ERP当成软件(package),而把它看成是一种解决方案(solution),这是我对ERP实质的理解。企业为什么要上ERP?不是为了攀比,不是为了“挂牌验收”,而是确确实实有许多管理上的问题用传统的手工管理解决不了了,才要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明确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方案,选择真正适用的ERP系统。
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根源,只有企业自己的人员了解得最清楚,也正因为企业员工自己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才能在企业上下的共识的基础上,齐心合力排除万难为成功实施ERP而努力;这是“企业主体意识”的基本点。《起步》提出了企业经营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的关系(p.366),举例列出了信息化措施。
ERP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反映企业对ERP的期望过高的例子,往往是因为这些企业ERP培训不到位,没有真正做到“知理”,不清楚ERP能干什么。要明确ERP能解决哪些?还需要什么其他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战略必须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的需求,这是CIO和CEO取得共识的必要条件。企业的战略需求是企业所有“C”字头高层或董事会共同制定的,是高层的共识并贯彻到基层。了解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是对每位“C”字头高管的个别采访,而是了解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很多书都谈到了需求分析,但是没有具体讲如何做需求分析。《起步》从标杆管理、差距分析、管理诊断、因果分析一步步讲解了做需求分析最基础的方法。明确了问题、问题根源和对信息化的需求才能做出新系统的需求设计。
ERP的前期工作完全可以由企业自己的员工来做。问题只是企业不太清楚要做什么?又该怎样做?因此,必须授之以渔,不仅说清楚要做什么,同时要讲解如何做。《起步》提供的方法尽管很肤浅,但是给出了一个思路。更详细的知识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课程。企业有的问题很可能属于商务机密,因此,由企业人员自己来做分析,更为安全可靠。
“为什么要上ERP?”是每个实施ERP的企业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答不清楚就是盲目,最后难逃失败的厄运。
2.2 如何知用
“知用”的要点是要明确“如何成功实施ERP,实现企业的目标?”。
《起步》给出做到‘知用’的步骤是:解决方案-量化目标-管理变革-业绩考核-高管团队工程。
选择了适用的ERP系统,明确了要解决问题后,怎样才算是问题真正解决了?一定要有可衡量的量化目标,同时要有衡量目标是否实现的尺度和方法。不带着问题实施ERP,没有目标,没有考核指标,各个部门会各行其是,就会迷失方向;盲目地实施ERP项目,注定要失败!《起步》说明了把企业总目标层层分解,成为考核各级员工的关键业绩指标(KPI),按照实施阶段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致,全力投入到ERP实施战斗中。
我体会到手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起步》专门列表做了对比(p.462),这是其他ERP书籍没有强调的。因为ERP是在做一种“过去从来不是这样干”的模式,同传统的思想、习惯、方法、既得利益等等会有许多冲突;必然会遇到顽强的抵制。为此,ERP要优化流程,就要实现业务流程重组;不能因为谈变革可能会吓跑企业用户,就闭口不谈,推行ERP如果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应该老实地告诉企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有阻力,有难度,但是必须克服;同时要告诉企业如何进行变革,做好变革管理,既要推动变革又不要影响正常工作;没有变革的决心是用不好ERP的。
所以还有ERP另一个关键词就是“(管理)创新改革”,我国ERP成功率低下的问题,就在于缺少有改革决心的企业高管团队。
要把传统的手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要重新梳理,要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涉及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习惯、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等等个方面的变革,对部门和个人权益的冲击是实施ERP最大的阻力。因此,不能回避变革;《起步》有一章专门讨论变革管理。
变革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力和障碍,只有由企业的一把手出面,才有可能解决。但是实践表明,实现变革又不是一把手一个人就能推得动的,“一把手工程”的提法会造成误解,把改革的重担和责任全压在一位一把手身上。《起步》第3版把“一把手工程”修正为“高管团队工程”,并单独列为一章(第10章),强调“高管团队工程”是ERP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提法符合英文“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的原意,英文原意本来指的“高管团队”,不是一个人。同时,强调“高管团队”也是为创建企业文化重要内容的“团队精神”树立榜样,避免高层认识和步调不一而影响全局。《起步》非常明确地指出:“高管团队工程”是ERP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无数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论点。
在“知用”方面,根据我的经历,感到必须强调“模拟运行”的重要性,这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必要的实施步骤,《起步》列出了三层模拟,要做到稳扎稳打,逐步深入。
ERP是一种规范化管理系统,从不规范到规范“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为了保证实施的ERP系统不会出现反复,必须制订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policy and procedure),体现“法治”。在我接的受MRP II培训课程中就包括这个内容,有专门编写准则和规程的作业,高度强调了其不容忽视的必要性。
2.3 至于“如何知理”,在《起步》第29.3节谈了我的体会,谈到培训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培训工作也比较细致地谈到一些容易忽略的注意事项。
2.4 在“如何知彼”方面,我列出了选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p.386,图27.1),要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选型不仅是买产品,还要重视售后服务与实施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拓步ERP资讯网http://www.toberp.com/
本文标题: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知理、知己、知彼、知用
本文网址:http://www.toberp.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19541.html